俗语“前不栽桑,后不栽柳”,下句是什么却没多少人知道

2019-08-25     这不是历史

孔子之言,唐诗宋词等都是老祖宗留下来的精华,讲述了各个方面的事和物,而俗语虽没有写入教材中,但经过人们口口相传,也传承到了现在,它们大多短小精悍,所体现的内容却非常丰富,常言道:“前不栽桑,后不栽柳”,下句鬼拍手才是精华,却十人九不知。

在封建社会中,大多数人是相信这世上是有“鬼”的,《礼记·祭义》中解释“众生必死,死必归土,此之谓鬼”,讲的是人死后魂归故里,也是“鬼”,古人对蛇神牛鬼等虚幻不存在的东西怀有敬畏和恐惧心理,于是也有了“荆人鬼,越人禨,人莫之利也。”

因此就有五大鬼树的存在,分别是桑树、柳树、槐树、杨树和苦楝,古人非常忌讳一些“谐音字”,像阿拉伯数字“4”的发音是“si”,与“死”,很多建筑或是其他方面,就会避开“4”,桑树也有这个意思,与“丧”谐音,在屋前栽桑树,就似乎是每天在办“丧事”,非常不吉利。

“后不栽柳”是不是也因为谐音的缘故?是的,但它不等同“留”。柳树通常出现在水源多的地方,像河流等,看到柳树不免要想到流水,“柳”和“流”谐音,古人就会觉得在屋后栽柳树,家中的“财气”、“福气”就会流走,也就兴旺不起来了,还有可能招来邪祟,谋财害命等。

“前不栽桑,后不栽柳”的下一句则是“院中不栽鬼拍手”,很多人可能不知到“鬼拍手”是什么?实际它就是杨树,是古人眼中五大鬼树之一,在文章《白杨树》中,有这样的描述:“这五棵白杨枝繁叶茂,一样粗壮,一样伟岸,就像身材魁梧的孪生兄弟一样并肩站立,向着天空擎起一片碧绿云朵。”

杨树长得高大威猛,叶子却非常小,到了晚上,风一吹就会有“沙沙”的声音,而树叶在风中摇摆,人一看去就仿佛是“鬼魅”,就很容易被吓到,而且杨树的树身是白色的,古人办理丧事时都是白色,这就给杨树铺上了一层“不吉利、煞气”的意味。

现在看来,这其实就是迷信的说法,不过人们搬到了大城市,街道上是很难看到这三种树,原因大家应该也了解,不适合栽种,栽了也不一定能活下去,白杨树也通常出现在环境比较恶劣的地方,展现出它顽强的生命力。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fpdZGW0BJleJMoPMBox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