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电影
微米是认真的
前段时间,不管是社交媒体还是小编朋友圈里比较喜欢爱好电影的那个小圈子,都在被一部斩获了戛纳金棕榈大奖的韩国电影刷屏——
那就是韩国导演影史上首次获得戛纳大奖的故事片《寄生虫》。
要说这部电影怎么样,小编也给你们推送过。好,确实是好,而且不是一般的好。
不是因为它拿了奖小编才说它好,主要是确实有目共睹的好。
但是你要说它本身是不是韩国影史上最好的电影没有之一?那就不是了。据小编自己看过的韩影里来算,《辩护人》、《杀人回忆》、《熔炉》等电影都不逊色于它,只不过一部电影就和人的时运一样,有天时地利人和之说,只能说,《寄生虫》的时运正好到了这一步了。
再加上,近年来,各大电影奖项都相对来说尤其偏爱反映社会阶级差距的电影,所以也算是赶上了。毕竟《寄生虫》在深度上,是比另几部电影所涉及到的相对较窄的范围要广一点的。
但是,有些人盲目用一部《寄生虫》就开始感叹我们国家没有好电影让韩国人抢先,那倒也不必。
比如小编今天看了一部中国台湾的电影(别管台湾那边部分的脑残怎么叫嚣,台湾电影就是中国电影,没问题吧)两年前在金马奖评选中惜败《血观音》,然而这部片子在小编心中,就完全不逊色于《寄生虫》。
《大佛普拉斯》
《大佛普拉斯》。
人们把本片称为当届金马奖的遗珠,倒不是因为在暗讽《血观音》名不副实,德不配位,毕竟在小编看来,血观音这部电影的优秀也完全配得上拿一个金马最佳电影奖。
菜埔是一家雕塑厂的夜间保安,家中有一位重病的老母亲需要照顾。肚财是菜埔唯一的朋友,菜埔经常在值夜班的时候把肚财叫过来和他作伴。一天,两人突发奇想决定看一看菜埔的老板黄启文的行车记录仪里记录了哪些影像,希望向来风流的老板能够贡献出一些精彩的片段以解两个独身男人内心里的寂寞之苦。
行车记录仪所记录的影像果然没有让菜埔和肚财失望,但与此同时,两人也发现了黄启文的许多不可告人的秘密。实际上,菜埔和肚财的一举一动皆没有逃过黄启文的眼睛,为了保住自己的地位和名声,他决定采取一些必要的行动。结果出人意料。
人们对于《大佛普拉斯》最后没有获得最佳电影奖的喟叹和感慨,更多的比较类似于当年肖申克的救赎和阿甘正传留到了同一年竞争奥斯卡,最后阿甘正传获奖,肖申克的救赎成为遗珠的类似心情。
说的简单一点,就是《大佛》和《血观音》两部电影实在都很优秀,决策不出来谁好谁坏,所以说最终获得大奖的无奈,只能有那么一位,所以最后经过多种考量,选择了其中一部,另外一部自然会成为遗珠。
但是两部电影在表达这种黑暗面的时候所采取的手法和方式是不一样的。
血观音更多的是通过刻画人物内心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来揭露上层社会的丑恶和冷漠,以及人性之间的阴暗面,尤其是女性角色,毕竟这是一部女性主义题材电影。所以当年它荣获大奖,可能也有一个原因是因为,多年来能够这么透彻的刻画女性角色的电影,真的相当少见,就为了这个也值得一个大奖。
而大佛普拉斯更像是一则用黑色幽默,甚至自我调侃来包装的,形容和刻画这世间最沉重的人性之间的恶意和世间的黑暗的这么一部,以喜剧为外壳的,内核是彻彻底底的悲剧和阴暗的,特别的电影。
故事的主线色彩是黑白的,肃杀的,阴暗的,而故事里的几位底层人士,和导演时不时出现的话外音,反而是充满了黑色幽默,有时甚至是用拍喜剧的方式在拍。这样极端的反差感,反而带出了电影想要强调的终极反讽和反差――用讽刺和幽默作为外壳,讲述一个极端压抑的恐怖故事,这世上还有几件事情比这更有趣呢?
其实这个故事说起来时间线只有短短的一天多讲的故事,也集中在这一天多里,然而其中蕴含的信息量不可谓不庞大。
最简单的也是不需要什么讲解,人人都能看懂的,肯定就是黑白和色彩的对比了,整个故事基本上运用的都是黑白色彩,因为电影是以底层人士的生活作为主线,所以黑白是意味着他们的生活毫无亮点,也没有什么意义,只是日复一日的单调重复着。
然而在他们偷看老板的行车记录仪时,行车记录仪里面的画面全是彩色的。这已经不是什么暗喻了,就是人人都能看出来的,导演的明喻了:有钱人的生活才是彩色的,穷人的生活只有黑白。
抛开这一层,基本上不需要什么理解力,人人都能看懂的明喻以外,电影中那些需要细细品味才能看出来一二的暗喻才更有意思,也更让人觉得这部电影的优秀。
随便举几个例子,比如电影中主要的底层人物代表就是菜埔和肚财,他们也是故事的主角之二,然而,电影中出现过几次的,他们身边的和他们一样是底层人的几个朋友,其实都不是毫无意义的,几乎每个人的人设都有值得推敲之处。
最明显的一个例子就是释迦,从名字上看来就知道他这个人物不是那么简单的二位主角的身边人这么简单。有一种最广泛的认知和说法是,这位在全片几乎没有台词的角色,正是象征着悲悯天下,用俯视视角看着人间发生的一切,可悲可笑的荒唐事件的佛本身,所以他不言不语,不悲不喜,只是静静地看着这一切,悲欢离合的发生。
还有肚财遇害的那一段也非常值得细细品味,小编认为这一段的表现手法相当绝妙。镜头缓缓拉动,从一片草原中慢慢移动,配合的音乐居然是诙谐而幽默的,在一片一望无际的草原镜头拉完之后,伴随着轻松的配乐之声,生前就无人在意的肚财的遗体,就这么静静地出现在了天台上。死后也照样是无人在意。
全片就这么不声不响,但润物细无声的看似好像只拍了一些无关紧要的人物关系和细节,甚至有些地方还显得荒诞可笑,但实际上却精准而极致的反映出了社会阶级固化之下上流社会人道貌岸然的伪君子形象和底层社会人从生到死都无人在意,一生没有任何意义的蝼蚁人生。
当然了,结尾佛像中传出的声音也有很多种解释,每个人心中应该都有属于自己的那一份注释吧。
总的来说,小编认为这部电影完全不输给戛纳最佳电影寄生虫。甚至比寄生虫更加绝妙的是,本片在毫不费力的完成了寄生虫想要表达的所有深层含义的同时,居然还可以做到黑色幽默和反讽用到极致,声色影像的描绘和镜头的运用感也极其巧妙,可谓非常优秀了。
所以说呀,不要因为别人获得什么奖就贬低自己的电影,这个行业永远都会新人辈出,永远都会生生不息地创造出新的高峰。要相信这一点。
而这部电影注定将会被记录在华语电影史上,成为又一部可以拿出来当成例子的绝佳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