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
我们可以看到越来越多
沧桑破落的农村住宅
经由有心人细细雕琢
重现赋予它新的生命力和活力
一砖一瓦
便充满了故事和温度
这样的农村住宅越来越令人向往
就算只是一部分
但至少让我们看到了它发展的可能
这也算是一件很美妙的事情吧~
小编精选了2019年7个评论最佳的
农村民宅改造项目
与大家分享
2019年度最佳“民宅改造”案例
01.雨宅 – 木匠的家
五十年来,渝东传统的新居建造,几乎没有考虑任何朝向,能在不大的用地上,获得有效的建设面积,并满足“罗盘”的指向,显得极为重要。
航拍总图
少年的记忆里,三开间的老宅,总是有大把时光面对夕阳,视线对岸的中心,200年的黄角树,背光成剪影,依然抹不去。而石砌的单榀墙,自制的水泥空心砖,钢筋混凝土预制楼板即为80年代民居的主要建材。
主入口方向半鸟瞰夜景
新的建筑以替代原有的危房,异地重建的选址避开了耕地和林地红线,同时获得了便利的交通,坐落得“刚刚好”。想要房子简单又恰如其分,居住的各个功能被分解后安排在不同高度的场地上,相对独立。
廊道和入口通道
从走道看庭院
半室外茶室
从庭院看餐厅局部
从客厅看向庭院
从客厅看向餐厅
从餐厅看向客厅
可变卧室
厅与阁楼
视频
项目名称:雨宅——木匠的家
项目地址:重庆市垫江县坪山镇求雨堡
竣工时间:2019年1月
建筑面积:195㎡
设计方:小写建筑事务所
主创:李伟、袁媛、李亮
摄影师:何炼 直译建筑摄影
02.上海奉贤南宋村宋宅
故事的缘起是委托人老宋居住在奉贤乡下需要照料的老母亲、年久失修的老屋危房;以及辛苦工作的孝顺儿子老宋在上海城区的住所难以给老人提供舒适独立的居住条件,老人也完全不能适应上海顶层阁楼的蜗居生活。
老宅及老家具 张雷联合建筑事务所
老宋夫妻的梦想是退休后从上海城区回到家乡奉贤南宋村,将老家的危房拆除重建,造一栋适合老年人使用,全家老少都喜欢的新房子,更好的照顾自己已经82岁的老母亲。
设计延续奉贤当地新民居二开间朝南的空间格局,在规则方正的体量中心运用新民居不常用的天井,形成空间和生活的中心。五个有确定使用对象的卧室和不同尺度的公共空间围绕天井布局,形成独立性、私密性和公共性交织互联,兼具仪式感和归宿感的家。
一层起居室和老太太卧室朝南,卧室内仍然使用老太太以前用的雕花木床等老家具,老太太卧室也是全家温馨生活记忆的场所,是讲故事的地方。卧室旁边布置卫生间,尺寸放大的淋浴间可以二人使用,需要时为老人洗浴提供帮助。起居室是全家一起日常使用和待客活动的地方,壁炉是起居室的中心,冬季寒夜围炉夜话,其乐融融。
外孙女婿在奶奶的房间里 张雷联合建筑事务所
穿过房子中心的天井,北侧是餐厅和厨房,开放厨房和餐厅是一个大空间,是大家一起做家务聊天餐聚的地方,根据业主的要求,厨房使用了煤气灶和土灶二套灶具,不会用煤气灶的老太太也能自己做饭。壁炉和土灶形成二种生活方式的快速切换。
起居室
通向二层的楼梯
天井是建筑的中心,它是精神性的,站在天井中间地面镶嵌的不锈钢宋字上,老宋会强烈感知属于他们家的一方天地。天井也是功能性的,建筑北侧的房间都能朝南向通风采光,这里也是一家人户外活动、晾衣休憩的日常场所。
二层楼梯及天光 姚力
二层家庭室一角
建筑单位:张雷联合建筑事务所
地址: 上海奉贤
建筑面积:280 平方米
项目性质:农民自建房-危房拆除重建
主持建筑师:张雷
设计团队:马海依,洪思遥,章程,袁子燕,黄荣
摄影师:姚力
03.长城下的住宅
项目坐落在北京的北侧,长城脚下,房子现有的结构最初建于上世纪中叶, 作为地下仓库使用,储藏该村出产的水果,仓库完全由天然石材建造,体积规模为21x11x4 米的长方形。
建筑外观
业主在用地南侧拥有一栋房子,地形高于本项目,可以俯瞰仓库屋顶,设计的委托范围是将该仓库改造成4间卧室的住宅,也可以被认为是旧宅的扩建。
设计策略主要集中在主要方向:增强储物空间和石墙的特征,将可能多的光线引入室内空间,并保留客户现有住宅的全景。
住宅部分嵌入地形
现有的天然石墙在很大程度上被保留,设计充分暴露天然石墙以体现其自身不可取代的存在感,新的抛光混凝土结构和白色抹灰内墙与其产生强烈对比。
设计充分暴露天然石墙以体现其自身不可取代的存在感
新的抛光混凝土结构和白色抹灰内墙与石墙产生强烈对比
在开放式起居室,定制的开放式壁炉和黑色厨房柜台形成了2个视觉焦点,而车库的木材完成面柔软了起居室的背景。
起居室概览
新屋顶的设计最大限度地引进了自然光,现有的屋顶被两个混凝土楼板取代,这两个混凝土水平向的元素与石墙相互独立,被设置在两个不同的高度。
每间客房均设有私人浴室,卧室由一条通道连接,通过三个台阶与相邻的生活区相连,在卧室的旁边,项目的东南角,一条隧道连接着新房子和现有的住宅建筑。
设计:木答答木建筑事务所
团队:
Margret Domko
Momo Andrea Destro
Amirlin Sunderiya
摄影:Jonathan Leijonhufvud
04.边界住宅
项目位于中国河南省漯河市市郊的村庄,基地在村尽头。
夜景鸟瞰
总平面图
推倒破旧的红砖墙,把他们搜集起来,作为新家的建材;移去原有的盆栽植株,暂时安顿在家门口的田埂旁;松开院子里的水泥地,露出湿润的泥土和青草。围合的这块地里,有一家人几十年的回忆。
主入口
小庭院
设计师在围墙一周上安排了九扇窗,他们大部分位于行走的路径上,形态各异,有的正对内院的向日葵地,为了让花开变成一幅画,挂在墙上;有的歇斯底里得长,为的是截取白桦林的树梢;有的冲破墙角,只为望见更远处的山脉。
主庭院的斜阳
树底下有通往高处的钢楼梯,高处,也就是亭子的屋顶,是一个独立于西侧大平台的小空间,虽然面积不大,视野却异常开阔,向南向西望,都可以看见远处墨绿的树林。
庭院夜景
项目名称:边界住宅
项目地点:中国河南省漯河市召陵区孙店村
设计/建设时间:2016.12-2019.6
建筑面积:180平方米;庭院面积:95平方米
设计单位:里建筑事务所
主持建筑师:郦文曦
设计团队:庞梦霞、来鹏飞
摄影、摄像:映社
05.江西赣州私宅
业主过去在广深打拼多年,但对家乡和田园生活的强烈向往,让她毅然选择回乡常住。项目场地位于赣南山间的村落边缘,背靠山林,静怡安宁。
本案的极简气质与乡村已有的业态差异化,使得设计价值最终释放,超越了邻里的狭隘界限,将“怪异”化解成“新鲜”直至释怀接纳。在如火如荼的乡建大潮中践行了一次理性的回归,为当代乡村生活方式提供了某种参照,在从众与自立之间找到了协调的比例,开掘出一面真实而深刻的心境自留地。
在设计之初,设计师根据村中的主要问题设计了房屋整体的化粪池及垃圾发酵系统。有效解决乡村生活的排污问题,发酵池产生的肥料,还可反哺家中菜园。
设计团队根据业主一家的生活习惯,在首层将餐厅作为入户后的空间中心,与西侧配备了储藏间的大厨房一起,成为业主展示厨艺的完美“舞台”。
简洁利落的线条将各功能区有序分割,容纳更丰富的现代家庭生活。整墙欧松板既是背景结构也形成空间界面,与仿混凝土地砖和明装线管相互映衬,以温暖的纹理平衡着硬朗的工业基调。
项目地址:江西赣州
项目性质:私宅
建筑&室内设计:铭鼎空间艺术工作室
设计师:金丰
项目面积:300平方米
完工时间:2018年10月
摄影师:欧阳云
文案策划:Sunshine PR
06.大理自宅
这是一个设计师为自己设计的房子,这是它从零开始建造的家,这栋房子是真实的、不装腔作势的、清淡而有力的,有光影的。
“家”和酒店不同,她应该像亲人,不刷牙也可以接吻,设计师希望它有烟火气,可以存在那种有秩序的轻度混乱,这让居住者不紧张。
新家里,客厅、餐厅、厨房等功能空间并没有做分隔,烤火不耽误看电视,同时还能享受阳光房带来的明亮。
室内几乎没有什么夺人眼球的装饰,都是从起居出发,用什么就做什么,这种思路源自设计师对“信息量”的控制。
项目名称:王涛自宅
设计方:三月设计工作室
所在地:中国 云南 大理沙溪古镇
项目面积:基地面积272平方米 建筑面积240平方米
建筑与室内设计:王涛
土建现场经理:金勇杰
摄影:侯怿昀 王涛
07.北京延庆“互舍”
后黑龙庙村位于北京延庆海坨山下,夏日青翠的高粱地,和冬季冰封的水漫树林是其典型景观。
互舍的“互”体现在三个层面:首先是新旧房屋的造型“交互”,村庄的传统坡屋顶形式和让人感到舒适亲切的尺度成为了隐形的记忆,在设计中延续。
南北两房交错的位置形成“互”字般的咬合空间,为了使原本逼仄的室内空间体验感放大,南侧的新屋被下挖,人们再通过上升的楼梯进入北房,这样看似多余的“设计动作”让空间因高差变化而变得生动,洞穴般的居住体验也由此而生。
关于材质的“交互”的表达,我们希望能够延续红砖绿窗的记忆。瓷砖这种华北乡村常见的建材表达了村民清洁卫生的朴素需求,“天青色”的瓷砖被选作南房的表皮, 瓷砖绿和砖红形成“大俗”撞色,却充满了火热的生活质感。
第三层“交互”是室内隐藏的一条闭合流线,“圆形”路径似乎也隐喻着“园”。起于入户的玄关庭院,接着看到现代感的南房,继而通过“山谷”步入充满怀旧气氛的北房,通过小洞口爬上露台,从大阶梯上再步入庭院和卧房,完成 “山居巡游”。
巨大的天窗和洞口结合坐卧走行的人居姿态,带来园林分叉。小径般的透视感,阳光在侧墙上“流”下光影的痕迹。
项目名称:北京延庆“互舍”
设计公司:神奇建筑研究室
项目地点:北京
竣工时间:2019
建筑面积:220 ㎡
建筑设计:王冲
摄影:朱雨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