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立秋凉飕飕,晚立秋热死牛”是啥意思?今年立秋是早还是晚?

2022-07-11     小马话三农

原标题:“早立秋凉飕飕,晚立秋热死牛”是啥意思?今年立秋是早还是晚?

今天是小暑后的第五天,“小暑大暑,上蒸下煮”,小暑之后的天气正如这句农谚所说的那样,天气愈加的潮湿闷热,我们就像在蒸笼中一样。天气越是炎热,人们就会越期盼凉爽的天气的到来。立秋是进入到秋季的第一个节气,按照二十四节气对立秋的定义,立秋之后就会进入到秋季,万物开始从夏季的繁茂生长转为萧索成熟,气候也会从夏季的湿热多雨变为少雨干燥。

尽管立秋节气象征着秋季的开始,但是立秋之后酷热的天气并不会立刻结束,炎热的天气还要持续一段时间,在民间有“秋后一伏”的说法,大家都知道,三伏天是全年最热的阶段,三伏天分为初伏、中伏和末伏,根据三伏天的计算方法,末伏在立秋之后的第一个庚日开始,因为立秋节气依然在三伏天,所以立秋节气之后天气还会继续炎热一段时间。每年的年景不同,立秋之后的天气状况也不相同,在民间关于立秋之后天气是否凉爽有这样一句农谚“早立秋凉飕飕,晚立秋热死牛”,这句农谚是什么意思呢?今年的立秋是早立秋还是晚立秋呢?

早立秋凉飕飕,晚立秋热死牛,这句俗语从字面意思来解释,是说如果当年立秋是早立秋的话,立秋之后天气会变得凉爽起来,但是当年的立秋是晚立秋的话,那么在立秋之后天气还会再热上一段时间才能结束,就连不怕热的耕牛也会被热死,虽然这句俗语有些夸张,但是却说明立秋之后的天气炎热程度。

那么立秋的早晚是如何判断的呢?现行的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太阳在回归黄道上(地球围绕太阳旋转的轨道)的位置来制定,也就是说古人将太阳周年平均分成24等分,每一等分对应的是一个节气。二十四节气的计算方法和阳历的计算方法一致,所以二十四节气在阳历上的时间相对固定。早立秋和晚立秋的判断方法,则是根据立秋在农历上的时间,农历是根据月相的变化周期以及参考太阳回归年的来计算,所以二十四节气在农历上的时间并不固定。听农村的老人说,当立秋在农历六月出现时就是早立秋,如果立秋在农历七月,便是晚立秋。

今年立秋的时间是公历8月7日,农历七月初十,根据早晚立秋的定义,今年立秋是晚立秋。之所以会有“早立秋凉飕飕,晚立秋热死牛”的说法,是因为立秋在农历六月,说明当年立秋的时间比较早,虽然立秋之后还会再热上一段时间才出伏,但是因为当年立秋的时间较早,所以立秋之后再热上一段时间天气就会变得凉爽起来。但是当立秋在农历七月的时候,立秋的时间比较晚,不仅整个夏季会显得格外的漫长,同时立秋之后还有一伏,所以整个七月的天气都会很炎热,所以也就有了“晚立秋热死牛”的说法。

立秋的早晚除了会影响到未来的气温走势以外,对农业的影响也很大,在农村还有“六月立秋,样样不收,七月立秋,早晚都收”的说法,意思是立秋在农历六月,农民不管是种植什么农作物,收成都很差,但是当立秋在农历七月的话,农民所种植的农作物都会有一个好的收成。其实这句俗语还是很有道理的,因为当立秋在农历六月的时候,立秋之后过一段时间天气就会变得凉爽起来,但是夏茬农作物对热量的需求较高,天气凉爽的时间较早,农作物的长势就会受到影响,因此收成会变差,但是当立秋在七月时,因为立秋的时间较晚,天气炎热的时间也较长,农作物有了足够的热量来生长,收成自然就会提高。

今年立秋的时间是农历七月,虽然七月立秋象征着天气炎热的时间会很长,但是也正是炎热的时间过长,所以今年农作物生长和产量也就有了保障。关于“早立秋凉飕飕,晚立秋热死牛”这句俗语你是如何看待的呢?欢迎大家回复讨论。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ffd3af95bd5c2dfd637535c3e1ad68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