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着电脑辛苦工作八九个小时之后,你和家人一起追了三集电视剧……晚上十一点,你终于躺在床上刷起了手机……你隐约觉得眼睛干涩,甚至有点儿痛,但你的手仍然刷个不停,眼睛也没有停歇……在这一整天中你的眼睛至少受到三种来自数字设备的伤害,可你并没有察觉。
首先,你的眼球并不直接与外界接触,你每眨一次眼就会在眼球表面刷上一层泪膜。泪膜的存在可以让你的眼球保持湿润,同时可以使角膜光滑,让你更能看清东西。但当你长时间将注意力集中在数字设备所展示的内容中时,就会忘记眨眼,从而影响泪膜产生。长此以往,就可能引起干眼症等眼部疾病。
第三种伤害,就是老生常谈的蓝光。
为了显示内容,数字设备中也不得不含有大量蓝光。相关研究普遍认为,长时间暴露在 400~450 nm 的蓝光之下,可能增加光化学视网膜损伤和年龄相关性黄斑病变的风险;而夜晚该睡觉的时候暴露在 446~477 nm 左右的蓝光下,可能刺激皮质醇生成、抑制褪黑素分泌,使人保持清醒,无法入睡。
数字设备对眼睛的这些伤害(主要是干眼等眼疲劳症状)在西方国家被称为 digital eye strain,意为面对电子屏幕超过两小时后感觉到明显的不适。根据 2018 年的一项研究,由于使用电子设备的人数以及人们使用电子设备的时长不断激增,有相关数字眼睛疲劳困扰的人可能已经超过了 50%,所以其实很明显,解决问题的方法很简单,扔掉你的电子设备,和数字生活说再见吧(不是)。
在这些眼部伤害中,最容易被人们所感知的,就是干眼和疲劳。眼睛干涩、容易疲劳还只是干眼的初期症状,而如果不加以治疗,将可能影响到视力甚至整个眼部健康。作为一种常见眼部疾病,干眼其实跟患者的体质、所处环境、用眼习惯等等都有很大关系,只是近些年来人们对于数字设备的依赖程度加剧了这一问题。
既然不眨眼是数字设备造成干眼症的元凶之一,那么有意识地提醒自己多眨眼就非常有必要了,这也是针对电子屏幕造成干眼的核心解法。
如果是周围的环境太过干燥,则可以试试加湿器或者搬到湿润的环境中去。而如果你本身就容易干眼或者在数字设备的影响下已经比较严重了,就可以试试人工泪液,最好看医生,遵医嘱。
相比干眼和疲劳,近视因为不是一天练成的,所以不那么容易被感知。你可能永远也不知道你周围戴眼镜的朋友之所以近视,是因为近距离看屏幕太多还是看书太多,也许他自己都不知道。
据统计,2015 年全球大约有 23% 的人口患有近视,预计这一数据到 2050 年将达到 50%. 历年的相关数据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近视与电子设备的使用不无关系。
在到处都是数字设备的今天,劝你少用或者不用电子设备已经变得不现实,但你至少还可以用用 20-20-20 原则,每隔 20 分钟让眼睛离开电子屏幕至少 20 秒,眼睛看向至少 20 英尺( 6 米 )远的地方,让长时间近距离聚焦并劳累的眼部肌肉得到放松,这样至少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眼疲劳,以及预防近视。
和近视一样,即便哪天患上白内障或者眼睛黄斑病变,你也难以断定是不是蓝光造成的,因为这和照射的时间、强度都有关系。日常使用数字设备的过程中,我们几乎无法感知到这种伤害。市面上的防蓝光眼镜可以将这种蓝光伤害降低 10.6%~23.6% 左右,防蓝光屏幕也有一定的帮助。
而针对蓝光的另一种伤害——对睡眠的影响,很多人也是无法直接感知到的,解决办法也很简单,在睡觉的时候和睡觉的地方不要用数字设备。
可是手机那么好玩儿,又有几个人能做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