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前首相卡梅伦(David Cameron)出任英国外交大臣,这令国际社会惊讶。美联社日前发表题为《为什么说卡梅伦在脱欧公投后出任外交大臣出人意料?》的文章予以解读。
就重返政坛而言,英国前首相卡梅伦以外交大臣的身份再度“出山”,这比其他大多数人的复出都更具戏剧性,也更出人意料。
2016年英国脱欧公投期间,卡梅伦努力争取英国民众为英国留欧投票,但最终未能如愿。随后他立即辞职,从此退出政坛。
卡梅伦并非下议院议员,他是以非民选的议会上院成员身份重返政府高层的。这虽然并非史无前例,但也实属罕见,因此引发了人们对问责制的担忧。
卡梅伦周一对记者说:"我知道一名前首相以这种方式重新出山并不常见,但我相信公共服务。”
周一,英国首相苏纳克宣布对内阁进行重大改组,卡梅伦加入了由英国前首相们组成的小组,这些前首相离职后又重新在政府担任较低的职位。自十八世纪以来,重新在政府任职的英国前领导人也就十来位。
鉴于卡梅伦在英国脱欧和其他政治决策的遗留问题上仍然存在很大争议,人们对苏纳克的决定提出了质疑。
让我们回顾一下卡梅伦的职业生涯以及人们对他复出的反应:
政治遗留问题
卡梅伦毕业于牛津大学,曾任公共关系专员,2010年带领在野十三年的保守党重新执政。他领导英国长达六年,在他两届任期的第一个任期里,他领导的保守党以不稳定的联盟形式与较小的自由民主党进行权力分享。
卡梅伦43岁时入主唐宁街10号,成为英国历史上最年轻的首相之一,当时许多评论家认为他年轻而有魅力,可以与前工党首相托尼·布莱尔(Tony Blair)相提并论。
与布莱尔一样,他努力引导保守党走向中间立场,拥护“富有同情心的保守主义”,以提高保守党的声望。
但对许多人来说,卡梅伦严厉的经济紧缩政策和举行的脱欧公投仍是其执政时期的两个标志性事件,产生的影响至今仍在英国回荡。
在卡梅伦的领导下,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后英国政府对社会福利以及医疗和教育领域的其他公共开支进行了大幅削减。
他承诺就欧盟成员国身份举行全民公投,以安抚反叛的保守党人并抵御英国右翼政党独立党,然而这一承诺却导致了他的下台。卡梅伦的“留欧”阵营以48%的得票率落败,而包括前首相鲍里斯·约翰逊在内的疑欧派(Euroskeptics)支持的“脱欧”阵营则以52%的得票率胜出。
在一场混乱的分歧后,英国于2020年退出欧盟,而脱欧后棘手的贸易争端仍笼罩着北爱尔兰政坛。
游说丑闻
不久之前,卡梅伦卷入了一场游说丑闻。他被曝私下游说政府官员,试图为一家现已破产的金融服务公司获取新冠紧急贷款。
该公司为格林希尔资本公司(Greensill Capital),卡梅伦从2018年开始担任公司的兼职顾问。后来的游说丑闻引发了保守党内部对其不道德行为的指责,游说规则也被呼吁收紧。
外交大臣的人选为什么是卡梅伦?为什么是现在让卡梅伦上任?
苏纳克政府坚称,卡梅伦是“世界舞台上的知名人士”,可以为这一职位带来“丰富的经验”。
但许多评论家认为,苏纳克让卡梅伦回归的举动是一场回报不定的赌博。
《观察家报》(The Observer)政治编辑托比·赫尔姆(Toby Helm)告诉BBC:“(苏纳克)正试图寻找其他可能更能比他代表平稳政府形式的人。” 赫尔姆同时表示“他(苏纳克)在自己党内可能找不到足够明智的人”。
赫尔姆补充说:“对某些人来说,卡梅伦会是一位能干而有吸引力的外交大臣。但我认为,他的形象以及对他的任命让人感到有些绝望。”
交通大臣马克·哈珀(Mark Harper)在卡梅伦担任首相时曾在他手下工作过,他是称赞此次任命的人之一。
哈珀表示:“考虑到我们面临着乌克兰战争和中东局势的挑战,让一位真正有经验的人担任外交大臣,我认为是一个极好的举措。”
问责制问题
一些人还表示卡梅伦的问责制存在问题,因为他并不是民选的下议院议员,而是一名上议院成员。国务大臣出身于上议院虽然不是闻所未闻,但也很不寻常。
任新职后,卡梅伦不会像在下议院任职那样经常面临质询。
反对党工党成员戴维·拉米(David Lammy)表示:“在当前国际危机的背景下,苏纳克选择了一个未经民选的失败者,而下议院议员甚至无法对他问责。”
下议院议长林赛·霍伊尔(Lindsay Hoyle)表示,“鉴于当前国际形势的严重性”,他正在研究如何确保下议院能够对卡梅伦进行审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