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经常会听到很多有关疾病的名词,常听到的如:咳嗽、过敏、湿疹、鼻炎……每种疾病的表现方式可能不同,有的表现在呼吸道,有的表现在皮肤表面,但说起病因,或多或少与“痰湿”有关。
我们常说,脾胃乃后天之本。
在理想状态下,我们吃下去的食物和水应该全部被脾胃转化成气血津液。
但如果吃的过多、过于寒凉,或者脾胃功能太虚弱,就可能会有一部分食物得不到正常的运化,变成痰湿留在体内,从而形成各种各样的疾病。
小孩子在生长发育的关键期,如果有痰湿,脾胃差,那么也可能出现吃不下、睡不好、长不高、不长肉等等让爸妈担心的症状。
那应该如何在生活中避免痰湿的产生,保护脆弱的脾胃呢?
01.宝妈孕期少食用水果及补品
想让宝宝一出生便有好身体,在备孕和怀孕期间,准爸爸准妈妈就要有健康的身体。
那些自己身体都弱不禁风,却一个劲儿的在抱怨自己家孩子怎么没别家孩子吃得多、长得壮的家长应该好好反思一下了!
备孕的父母平常应经常锻炼身体,而不是常年以坐为主,坐的时间长了就会导致气血不流通,身体就会有很多淤堵,会对宝宝的身体产生不好的影响。
除此之外,宝妈孕期要少吃水果和补品。
不可否认,水果是很有营养的,但食用时应当适量。说到底,大部分水果还是属于寒凉食物。
人类一整天水果的摄入量差不多200g,一个苹果的体积就足够了,吃多了会生痰湿。
吃补品,比如燕窝。这个跟多吃水果是一样的道理,吃多了都生痰湿。一个孕妇身体里痰湿堆积过多,宝宝能不是痰湿体质吗?
02.喂养量应根据孩子的消化能力来定
人体生长发育、新陈代谢所需要的营养,是脾胃消化吸收食物而来的。
而我们所说的营养,不是看吃下去了多少,而是看被脾胃运化吸收了多少。
脾胃健旺,小孩儿的营养才充足;脾胃虚弱,小孩就会没什么营养,这个与吃的东西多少、够不够丰富其实没有多大的关系。
很多家长,特别是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就怕宝宝缺营养,就填鸭式的喂宝宝,有时候即使宝宝没胃口不愿意吃东西,也会给宝宝喂水果、冰淇淋、各种奶制品、大鱼大肉、巧克力等等。
首先,宝宝吃得太多消化不了,本身就会损伤脾胃功能。
其次,经常吃水果、冰淇淋这类生冷的食物,也会伤害宝宝脆弱的脾胃功能。
可以说,现代很多病都是喂出来的,现在的宝宝生活在物质条件丰富的时代,其实根本不需要那么多营养。
至于我们强加给他们的多余的营养,消化不了就会停留在体内,以痰湿等形式留下来,从而引起各种病症。
看到这,有的家长就要问了,那宝宝吃多少是合理的呢?
其实,这个没有一个固定的标准。
我们成年人尚且适量不同,有的一顿吃一碗饭就饱了,有的一顿吃四碗饭还没饱,小朋友也是一样的,食量不同而已。这个不需要去攀比,更不要强行去达到所谓的标准。
中医反对教条,就像我们开始说的少吃水果,并不是指不吃。吃的过多,超过孩子的消化能力是不行的,但完全不吃,孩子也可能会营养不良。所以要根据孩子的消化能力,给合适的饮食。
一个小孩如果身体比较瘦弱,个子矮,但是后天喂养得当,脾胃功能也调的比较正常,慢慢的小孩的身体也会长的很健康的~
健康合理的喂养方式
饮食要均衡,反馈式喂养。
肉蛋奶水果都可以吃,但一定要注意量。家长平时要学会观察宝宝,如果发现宝宝的胃口、大便、睡眠有不对劲,那就要考虑是不是吃的不合适,要不要进行调整。
除此之外,生病时一定要忌口。
宝宝一旦生病,就应该减少营养物质的摄取,让肠胃功能得到充分的休息。
过了疾病关键期的几天之后,如果宝宝开始有食欲,就可以慢慢尝试恢复饮食。这个时候就要注意量的问题,有营养难消化的食物要少一些,如果宝宝不想吃,就千万不要勉强。
03.增加宝宝的运动量
现代人整体上来说,都是严重缺乏运动的,同时吃的东西又营养特别丰富,所以痰湿很容易堆积在体内,形成各种各样的怪病。
因此,应当适量增加宝宝的运动量,家长没事就多带孩子出去玩,跑一跑,不要总是呆在家里玩手机。其实不能怪孩子每天就喜欢待在家里玩这些东西,孩子没找到其他有兴趣的活动,他能不玩这些吗?
给孩子报兴趣班的时候,也不要总是学画画钢琴下棋,要多学学运动。
一个运动量大的孩子是很难积食的,脾胃功能也通常比较强健。
从爸妈的体质、日常的喂养和运动方面去进行改善,就能很大程度上避免痰湿的生成,保护孩子的脾胃,也就从根源上杜绝了很多疾病的发生。
04.小儿推拿调理方案
补脾经
摩腹
推三关
退六腑
揉足三里
揉丰隆穴
如果你觉得有用,记得关注,后续更好看,记得转发给身边的朋友看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