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业务形态的发展,都是基于行业的商业模型演变出来的。那么基于直播生态下的用户运营该怎么做?本文从三个方面与大家谈谈,一起来看看吧。
所有业务形态的发展,都是基于行业的商业模型演变出来的。那么基于直播生态下的用户运营该怎么做?本文从三个方面与大家谈谈,一起来看看吧。
所有的业务形态的发展,都是基于这个行业的商业化模型演变出来的;娱乐直播的商业化本质是主播和用户的关系链沉淀然后进行消费,属于一个供给侧的商业模型。
大白话来说就是用户喜欢主播的内容 然后进行打赏。用户和主播能形成多种关系链;粉丝关系、朋友关系、恋人关系等等,商业化的模型都需要围绕这些关系来做搭建。
2. 直播生态的分类
从呈现的载体来表达直播从宏观层面来看分为两个大的类别:
1)以抖音快手为代表的视频直播;
2)以TT语音以及那些消失的平台为代表的语聊直播。
因为直播生态是属于供给侧的商业化模型。所以视频直播和语聊直播有不同的优劣势。
所以在国内的秀场以视频直播为主,因为国内基建比较完善,且通过产品功能的加持;主播供给是能够跟上的;出海的秀场核心还是以语聊为主,因为受到主播供给和产品侧的影响,语聊类的直播更容易活下来。
二、直播生态中的商业化运营
如今直播生态都在做合规化;合规化的生态中个人理解有三个大的模块“公会主播”“平台”“用户”。
公会主播是整体生态的基石,主播能力强弱决定了这个模型是否能跑通。平台政策是指挥棒,不同场景的激励会让主播产生不一样的动作。
主播的角度是在这里可以获得多少收益,并且需要提供内容服务;用户的角度是在能获得什么东西满足自己需求;运营需要创造更多的消费场景出来帮助主播进行商业化。
三、直播生态中的用户侧运营
在直播生态中是一个很明显的二八法则;20%的用户贡献了80%的营收,甚至可能是贡献了90%以上的营收;运营是无法改变用户本身的财务情况。大白话 手里只有100块钱的人,没办法在平台消费1000块钱。
所以运营的核心重点是怎么发现潜力的用户然后去做运营;整体会分为如下的几个大的步骤:
这是一套万金油的用户运营模型,需要结合直播生态的一些特质来做运营;思考清楚用户的需求是什么,在什么场景下面可以满足用户的需求。
1.1 挖掘:如何发现大R
在用户挖掘的时候需要思考几个问题:
1)什么样的用户具备付费潜力
2)从哪些数据维度来找到这批用户
最后落到实际操作来看是应该分为如下几个步骤:
1.2 转化:付费破冰
用户已经通过前端投流内容进入平台以后,需要思考的是要用户因为什么而付费,怎么样承载更高效。
最后落到实际操作来看是应该分为如下几个步骤:
场景1:用户对于主播的内容满意 会去做一个主动的付费;常见场景,主播来做才艺表演,用户来做打赏。
场景2:给用户送礼包,礼包能给主播增长热度,主播会对他进行感谢,勾起用户的虚荣心引导首次付费。
1.3 提升 :打通成长链路
用户做了付费以后,如何让用户快速的成长起来,需要思考用户的成长路径是什么,是否可以提升效率。
所以需要对于用户的行为成长路径进行破译;通过用户的行为数据 翻译成运营动作;类似游戏中的新手任务,或者常见的签到体系;认为用户完成某个行为到一定数值后,是达到了aha时刻;是会留下来,或者转成一个忠实用户。
最后落到实际操作来看是应该分为如下几个步骤:
1.4 维护:付费用户精细化运营
用户成长起来以后,需要思考用户的为什么会留下,并且持续的去做付费;他们为什么会有这个需求。
R的需求本质也是围绕了马斯洛需求原理;因为有这些需求原理,所以才会有不同的需求产出。
本文由 @西瓜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