睿财经(文/周鑫)京东收购德邦股份的消息落地。这将是继极兔收购百世国内快递业务后,又一业内重磅并购事件。
3月11日晚间,德邦股份发布公告,公司实控人或将发生变更,德邦董事长崔维星将不再是公司实控人,德邦控股仍为公司控股股东,京东集团控制的京东卓风或将成为公司的间接控股股东。公司股票将于3月14日复牌。
据了解,双方将在快递快运、跨境、仓储与供应链等领域展开深度合作,合作后双方将继续保持品牌和团队独立运营,战略和业务方向整体保持不变。
不久前,京东物流刚刚发布了上市后的首份年报。根据财报,2021年,京东物流全年营收为1046.93亿元,增长42.7%;全年净亏损扩大至近157亿元,上年同期亏损40亿元。3月11日,京东物流股价续创新低至 17.78港元/股,市值缩水至1099 亿港元。
对京东来说,德邦的最大价值是快运网络。德邦股份以快运业务起家,主要定位于大件快递与中高端快运市场,是大件领域较为稀缺的全网型直营企业。资料显示,德邦股份成立于1996年,经过在物流领域近25年的深耕细作,现已成为覆盖快递、快运、仓储与供应链、跨境等多元业务的第三方综合性物流供应商。于2013年11月战略布局快递业务的德邦股份,结合自身零担产品优势,以大件快递为切入点,率先推出3-60公斤段的大件快递特惠件产品,致力于为客户提供高性价比的快递服务。
对于京东来说,德邦也的确可以互补其当前的业务。截至目前,京东物流已经覆盖六大物流网络:仓储网络、综合运输网络、最后一公里配送网络、大件网络、冷链网络及跨境网络等,中大件网络一直是京东的弱环。而在2016年5月,德邦股份早已正式上线德邦快递跨境业务,已形成FBA、国际快件、电商小包、多式联运四位一体的产品体系,业务范围覆盖了60多个国家和地区。这正好弥补了京东业务范围不广的短板。
此次收购完成后,德邦在航空资源、干线网络、客户基础上的资源,都将完美补充京东物流的供应链基础,强化其在B端市场的竞争,并有助于继续向供应链上游延伸业务(此前收购跨越速运也是看中了其B网、大件物流网上的核心优势)。更重要的是,这将进一步提升京东物流的外部收入。京东物流高管曾表示,2022年外单业务需要占据京东业务的50%左右,但2021年全年京东物流完全社会化(非外部收入)收入占比仍然不到40%,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若交易最终获批,按收入计算,京东物流将坐稳中国第二大物流公司的头衔。收购跨越速运,一年半后又拿下德邦股份,意味着京东物流全面进军快运战场,对京东物流的实体产业和农村市场都有助力;京东物流也将借助国内资本市场杠杆,开展一系列关联交易和并购,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提升快运业务的规模和竞争力。跨越速运也有可能会装入德邦股份,形成共振,弥补德邦在消费端及空运资源的短板。不过,一旦交易最终完成,“德邦”品牌是否继续保留存在巨大不确定性。
资料显示,德邦股份在2018年成功上市之后。同年7月,公司宣布全面发力大件快递业务,对公司原快递产品进行升级,并以极具竞争力的产品组合和优质服务重新定义大件快递。2019年末又推出全新升级的快运产品——“重包入户”,为60公斤以上的大件包裹寄递客户提供服务,相比传统零担复杂的报价方案,该产品采用清晰明了的首续重报价模式,包接包送,并提供大件上楼、拆包装、打木架等多种增值服务。
在这样的优势之下,2021年上半年,在行业11家主要快递公司中,服务项指标德邦快递连续六个月排名第一,综合排名稳居前三,收入较快增长。
然而,虽然营收逐年上升,德邦股份的净利润却不稳定。
2017年至2020年,德邦股份净利润分别为5.47亿元、7.01亿元、3.24亿元和5.6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3.87%、28.22%、-53.82%和74.39%。
之前德邦股份发布的2021年业绩预告显示,公司全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与上年同期(法定披露数据)相比,预计减少3.78亿元到4.91亿元,同比减少67.00%到87.00%。
对此,德邦股份表示,本期业绩预减主要受外部环境及内部经营策略调整影响。外部环境方面,宏观环境整体景气度有所下降以及大件运输领域竞争加剧,使得公司收入增速放缓,且全年油价处于高位对利润产生不利影响。
也因为德邦日益下坡的净利走向,京东的这一收购并不令市场意外。“收购的消息年前就有在传,德邦最开始是做快运的,行业内服务品质有点‘顺丰’的意思,后来德邦物流更名德邦快递,发力快递业务,但这个转型没转好。”某快递企业相关负责人向记者表示。
5年前,京东CEO刘强东曾表示:“未来国内物流行业可能只有两家快递公司能活下来,一家是京东,一家是顺丰。”京东的“邦”更向大家展示了他试图在快递业洗牌的决心。
据业内人士分析,德邦在2018年正式进军大件快递,可以说是在60公斤以下的大件快递中杀出了一条血路。但本身依靠品牌或者供应链壁垒形成的粘性,远不如直接背靠商流,这种模式形成的粘性更高,在物流寡头中运营的也较为成熟。因此京东借助于这种自身优势收购德邦快递,最终占据零担快递市场,远比自身做要有利得多。
这几年快运市场竞争激烈,红利逐渐降低,传统快递企业利润空间在被不断挤压的情况下,先倒下来的往往是中小快递企业。无网络化、规模化,就难以赢得市场空间,中小快递企业区域网络逐步被蚕食,很难构建自主生存空间,京东收购德邦更在情理之中。
快递行业发展到现在这个阶段,已经进入一个高度的整合期,市场本身在加速分化,如何在行业内部进行整合,企业并购重组可能是一个比较好的选项。这次京东收购德邦的事件,似乎也在告诉我们,供应链形成的壁垒确实有红利期,无自身商流的快运市场,终会被整合,快递寡头的时代,或许会提前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