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一博的男一号被王阳抢了?

2024-06-05     金牌舆情官

“我家哥哥得不到的,别人也别想得到。”用这句话形容,王一博粉丝最近的心理活动,应该是比较贴切的。

《繁花》争议暂告段落,《追风者》却愈演愈烈。

王一博王阳闹这么多天,还以为是王阳抢了王一博的最佳男主角呢。

酱酱紫今天特别去补课了一下前因后果,结果一看,是两人都报了,王一博没有被选上,王阳提名成功。

粉丝坐不住了。

王一博粉丝diss王阳的点,无非就是以下这些点。

明明是男配,怎么可以提男主角?

那就看剧方怎么报选的了。

不说以往几届,就这届而言,同样出演《南来北往》的“主角”白敬亭没有提名,但是“配角”丁勇岱提名了。

再来,人家剧在宣传的时候,王一博和王阳本来都是“领衔主演”。

在剧情简介中魏若来的情节主要在遇到沈图南后开展,并与沈图南形成对照组。无论是头衔还是剧情,片方以“男主角”的身份为王阳申报白玉兰,都是没有问题的。

其实关于男配、女配,几番几番的说法,不过是在粉圈盛行的话术。人家专业的评委会似乎并不以此为准绳。硬要论起番位、主配之分来,回溯白玉兰的历史,凭配角入围最佳男主角的例子,在白玉兰的颁奖史上并不少见。

当年于和伟凭着《纸醉金迷》里的三番男二入围最佳男主角,李雪健则凭着《新上海滩》的三番男二入围最佳男主角。《我的前半生》里靳东一番,雷佳音四番,获得白玉兰最佳男主提名的是雷佳音。

哪怕是王一博自己,也有过这种事。比如《风起洛阳》王一博是二番(一番黄轩),报名金鹰奖最佳男主角;《热烈》王一博二番(一番黄渤)报名金鹿奖最佳男演员;《无名》王一博二番(一番梁朝伟),获得电影频道最受传媒关注男主角奖。

粉丝们喜欢抠字眼,实际上,男主演就是男性主要演员,王阳就是主演,男主演不是男一号。没番位什么事儿。

反派也可以提名吗?

白玉兰评奖看的是演技,反派为什么不能评奖?当年《潜伏》报名白玉兰时,吴站长这个四番男三大反派都提名了最佳男演员。

上纲上线从反派信仰攻击的人都比较偏激,无差别扫射还蛮吓人的。

这么不出圈的角色也可以提名最佳男主演吗?

王一博的粉丝从作品贡献度和角色贡献度diss上了王阳。 他们认为王阳在追风者里的戏份、演技以及对剧集的贡献度,不足以让他以男主角的身份提名。

他们还认为这部剧是因为王一博火的,没有王一博,这部剧什么都不是。而王阳呢?角色不出圈,之前的作品成绩更是乏善可陈。

王一博的粉丝很会站在历史的高度分析总结,他们从王阳以前的作品出发,说他做主演的作品0入围,证明此次王阳是靠着王一博的人气,沾着王一博的光才能侥幸入围。

他们还从《追风者》的作品立意和剧情出发进行论战,他们认为追风者立项就是魏若来成长史。

看到这些话术,还是有点可笑的,也就突然理解了,一段时间以来,影视剧宣传陷入“大男主”“大女主”的桎梏里面太久了。

能打出这样的评论,就是把影视剧作品认定为单人的劳动成果,就是把所谓的人气等同于实力,我们当然不能否认“流量”和人气对作品影响力外延的关键性作用。

但影视作品是集体劳动成果,踩一捧一未免过于偏狭.再者,可以去看一些真实的评论,如果不是这件事情闹的,可能很多人都不太了解这部剧。真正该骂的或许是剧方,想用利用王一博粉丝的时候,拼命溜粉,拉着粉丝做数据。

粉丝在一个个画的大饼后面哼哧哼哧的做数据,真正到了提奖的时候却看到自己的哥哥败北,真的会破大房。

我们理解粉丝爱护自己偶像的心情。

但爱护偶像,靠的不是拉踩同剧组的同事。希望有一天,那些在键盘上敲出星火的小朋友能懂得,如果有同事比你优秀是很正常的事情,可以不祝福,但没必要私下砸人饭碗,还骂人妻女……

不过想想王一博的粉丝还蛮可怕的,拉着谁都撕,比如说梁朝伟。

这个时候,王一博的经纪公司怎么是失语的呢?如果能正确引导都不会这样,这都多少天了,才发声。偶像失声后果还蛮可怕的,某战的例子仿佛还在眼前。

这边建议白玉兰单独设一个王一博奖,且无其他人提名。

搅动舆论者必将被舆论所反噬,正当各方人士不堪舆论之扰,王一博的大粉被禁言了,看来相关方面确实想要“止战”了。

本应皆大欢喜的年终评优沦为一场啼笑皆非的闹剧。

正所谓成也流量,败也流量。不知各大剧方是否要掂量掂量:到底能不能驾驭得住“流量”,运用得当,剧集“引流添彩”,使用失当,则会遭受“不能承受的恶果”。

这边建议还是多重视内容和演技,妄图依赖流量,终会导致如今的尴尬局面。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fbf0a5eecffd9e50e3b40ab264cd0f4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