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清华大学教授化妆成乞丐保护1个咸菜罐子,其中有何隐秘

2022-08-11     史镜说

原标题:1937年,清华大学教授化妆成乞丐保护1个咸菜罐子,其中有何隐秘

1937年11月,清华大学(长沙临时学校)门前,一个衣衫褴褛的乞丐手里抱着个咸菜罐,急切地跟门卫争论着什么。

“我手中有珍贵宝物,必须见梅校长!”乞丐举起咸菜罐,好像真的宝物般在门卫眼前晃了一下,又小心翼翼地抱在怀中。

正值战乱年代,像眼前这种乞丐,门卫见得多了,只不过这个乞丐看起来精神有些不正常。

于是,他打算尽快将这个乞丐赶走,以免喧哗声影响到老师和学生们上课。

恰在此时,梅贻琦校长有事外出,乞丐眼疾手快一把抱住他的胳膊,放声痛哭。

梅校长先是吓了一跳,当他仔细一看乞丐的面容,立即大喜道:“赵先生,终于找到你了!你受苦了啊!”

原来这个乞丐正是从美国留学归来在清华大学任教的老师,因为日军攻占北平,已经失散一月之久的赵忠尧。

而他怀中所抱的咸菜罐中,装有一个特制的铅筒,里面是从美国带回来的50毫克放射性镭。

1927年,赵忠尧远渡重洋,来到美国加州理工学院求学。

1931年,已经获得博士学位的赵忠尧被邀请到剑桥大学实验室工作。在这里,他与老师国际著名原子大师卢瑟福建立了非常深厚的友谊。

1937年10月,日本人攻占北平,立即控制了清华园。赵忠尧与梁思成一起冒险取回50毫克镭,然后分散南下。

赵忠尧一路跋涉数千里,与难民一起逃往长沙。一个多月的苦难历程,使风流倜傥的大学教授变成了一个浑身肮脏的乞丐。

这就是被后世经常提起的“咸菜罐”的故事。

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赵忠尧在西南联大任教期间,正是用这50毫克镭做放射性实验,启发了2代中国核物理学家!

他的学生包括:钱三强、邓稼先、王淦昌、杨振宁和李政道等。(最后两位都是诺奖得主)

1946年,美国在试爆一颗原子弹时,邀请中苏英法四国前去观“战”,赵忠尧成为中国第一个目睹原子弹爆炸的人。

1950年,赵忠尧和钱学森等上百名留美学者乘船回国时,钱学森被美国特工抓到特米那岛关押,而赵忠尧被直接关押到了日本的美军监狱中。

为此,周恩来总理亲自发表声明抗议,在国际巨大的舆论压力下,美国才将赵忠尧释放回国。

回到祖国的赵忠尧,被新中国礼聘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在余生中为祖国的核物理学科做出了杰出贡献。

1998年5月28日,赵忠尧因病逝世,享年96岁。

谨以此文,纪念老一辈科学家对祖国的无私奉献!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fb7fb91ce4d9b557685d763b589d2ae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