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食在广东”,粤菜风味“清而不淡,鲜而不俗,嫩而不生,油而不腻”,是出了名的食不厌精。而广东的宴席风俗,更是广东饮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
说到美食自然离不开好酒,好的餐酒搭配可以称为艺术,让美食的风味发挥到极致。广东人喜好年夜饭搭葡萄酒、朋友聚会搭啤酒,那你知道在各类宴席上,什么样的酒与粤餐最适配吗?
一场别开生面的唐风宋韵夜宴,与中国传统味道碰撞的餐酒搭,一起穿越千年,在梅见夜宴上沉浸式感受 东方雅文化的涟漪吧~
“箫笛合奏,琵琶窃语”,高山流水的古筝声伴奏让人仿若穿梭千年;宾客随着声声清脆的锣鼓和“请君入宴”的吆喝,缓步走入这“桃花源记”的梦空间。
赛博朋克风醒狮以及《将进酒》唤醒了广府人的“DNA”,国潮盛世再现华南。在品鉴的过程中,更是让人赞叹不已,在这里,饮的不仅是美酒,更是底蕴深厚的东方仪式感。
·
西方文化中的干红搭配红肉,干白搭配白肉,似乎已是定式。在中国,却存在着餐酒搭配的空缺。因此梅见花费四年时间钻研,致力于追寻专属中国人的餐酒搭,此次赴粤,更是将梅见中式“佐餐酒”搬上了广府人的餐桌。
餐酒搭配的重点并不是贵,相得益彰才是最重要。梅见讲究“一酒搭一菜”,根据不同的食材运用、烹饪技法等搭配出最适合的中式佐餐酒。
如梅见搭配海鲜可以去腥、搭配脂肪含量高的食物可以解油腻、搭配潮粤菜系中的卤水还能使其香味和风味更加突出,而陈皮梅酒特别适合配餐后甜品。
中式青梅酒与粤式料理餐酒搭配的绝妙组合,是清爽和浓郁之间的互相化解,味蕾的愉悦在每一次举杯中得到满足。 与之相对的,威士忌和红酒等西式酒饮就不太适合搭配中餐,不仅不适合中国人的肠道菌群和饮食偏好,且味道也不是最佳。
这场广府人心中的饕餮盛宴,由知名的 《风味人间》美食顾问林卫辉作为梅见夜宴餐酒搭顾问,诗般的菜品名称让人如痴如醉,运用藏头诗的巧思点出了晚宴“半醺赏粤 对花吟”的主题。
“半月无双饮”
鲜香食欲开
醇香的老火鸡汤将鲜鲍浸熟,加入“金梅见”点鲜成金,鲍鱼的咸鲜、梅子的酸甜、独特的烟熏香气,再配上一杯经典的金梅见。作为一道前菜,它成功勾起了每位宾客的食欲。
“醺风潜入夜”
酸辣海味鲜
数种海味珍馐切丝,加入酸辣配料,作为餐搭的白梅见,选用淡雅的普宁青梅制作,酸甜与菜品中的辣相得益彰海味里裹着鲜甜,酸辣后不忘甘甜。
“赏露弄清香”
海斑酒香溢
白梅见与海斑球的相遇,是果酸将腥气逐渐化解的过程,取而代之的是酒香,略有熏香的金华火腿让整道菜品口感变得更加饱满。席间“仕女”倒入口味清新回甘的青柑梅见,一颦一笑间都凸显出了中式礼仪。
“月下知海意”
鲜甜酸辣全
选用潮汕小青龙的梅见川椒龙虾,用白梅见代替水,将小青龙的腥味杂质带走,搭配来自海拔1800米的高山青梅制作的西岭梅见,白梅见的糖和川椒的辛,鲜、甜、酸、辣一应俱全。
“对焰舞轻盈”
双重梅香化解川味和牛
来自澳洲的M9和牛,运用中式的川式烹法,双子梅见和厚重的牛肉脂气相逢,多余的辣味被一一化解。火焰燃起的瞬间,台上《声声慢》也随之响起,此时端起梅见饮一口,好酒、美食、歌舞均在眼前,今朝有酒今朝醉。
“花缀寒山雪”
浓郁梅香×劲道乌冬
入味的老母鸡汤、松茸和稻庭乌冬的鲜味组合加上梅见制成的乌冬汁,白梅见丰富的果酸让冷乌冬更加劲道爽口,浓郁的梅香让鸡汤更为鲜甜,中和了和牛带来的辛辣口感。
“吟夏沁梅见”
甜味集结号
最后一道甜品是香草味的雪糕,搭配青柑梅酒与柚子蜜调配的甜汁,清爽的梅酒中和了甜味,15年陈皮梅见作为结尾,非常解腻。
广府人所推崇的酒文化与其他地区明显的不同,微醺才是愉悦享受。宴席之上的举杯共饮,来往宾客大多并不相识,但今夜以酒会友,梅见成了其中的桥梁。在这场唐风宋韵夜宴中,我们一同见证了复兴中国传统味道碰撞的餐酒搭。
不仅是最适合宴会的佐餐酒,平日与朋友齐聚,搭配青梅酒也非常适合,度数适中、果香浓郁,是微醺的最佳选择。
而对于爱酒人士来说,无论是自己小酌,还是送人共饮,梅见皆是上上之选。与梅见邂逅,让生活多一点仪式感吧~
*部分图片、资料来源梅见青梅酒官方
今
日
互
动
在评论区分享
#你与梅见青梅酒的故事#
我们将会在评论区选出最动人的五位
送出广东人心意的好酒partner—梅见青梅酒一瓶
四季酒店天吧
HARMAY话梅
YCC!天宜
宜家家居
广州太古汇
东方宝泰
广州文和友
广州K11
时代芳华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