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小时候都有过抠“肚脐眼”的经历,殊不知这个长在肚皮上的“眼”,学名叫肚脐又可以称作“神阙穴”。
简单说就是胎儿出生后,脐带被剪断、愈合、脱落之后留下的疤痕。
很多家长都会告诉孩子不能乱抠“肚脐眼”,不然就很容易肚子疼。
肚脐是怎么形成的?
胎儿在孕妇肚子要想正常发育,就需要不断吸收孕妇的血液和营养,而脐带就是连接胎儿和胎盘的一个重要的纽带。
当胎儿出生的时候脐带会被医生剪断,这样才能将胎儿和宝妈分开,为了避免感染和发炎,医生在剪脐带的时候会留下一小段,大约一周后左右痊愈后就会形成肚脐。
很多老人都告诉孩子:“肚脐通肠道”,平时一定要多注意保护肚脐,如果经常用手抠肚脐就会肚子疼。
事实上这种说法一点科学根据都没有,因为肚脐只是一个紧挨着腹膜的“死胡同”。
但由于肚脐周围的血管比较密集,而且距离心脏也比较近,所以平时最好不要随便抠肚脐。
抠肚脐有哪些危害?
很多小孩子由于好奇心特别强,容易在不经意间抠肚脐,虽然说抠肚脐对身体没有太大的伤害,但还是建议最好不要抠。
因为肚脐皮肤特别薄,而且又没有皮下脂肪支撑,一旦抠肚脐的力量比较大,那么就可能会对心脏造成不良刺激,甚至还会出现腹痛、腹泻等问题。
但由于大多数人的肚脐都是凹陷的,很容易成为藏污纳垢的地方,一旦滋生细菌就可能会诱发脐炎出现。
当发现肚脐上有油泥或其他污垢时,建议应该积极洗澡或用棉签蘸取酒精擦拭,这样才能避免出现一些意外情况。
如何清洗肚脐?
肚脐经常暴露在外很容易藏污纳垢,当肚脐特别脏的时候,就应该抓紧进行清洗了。
事实上清洗肚脐的方法非常简单,可以直接在洗澡的时候顺便清洗一下肚脐,或者是直接用毛巾蘸取温水擦拭肚脐,都可以起到清洁肚脐的效果。
但在清洗肚脐的时候千万不能太用力,否则就可能导致肚脐皮肤受损,这种情况下就可能诱发脐炎出现。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出现,可以用棉签或软布擦拭肚脐,然后再用清水冲洗干净即可。遇到一些比较顽固的污垢时,也不能太过于用力搓洗,可以放上一点沐浴露等到污垢软化之后,轻轻一擦就会一扫而光。
事实上肚脐做为人体中最不起眼的一个部位,非常容易被人们给遗忘。
尤其是对于一些不爱洗澡的人群来讲,肚脐中还会隐藏很多污垢和细菌,虽然肚脐并没有和肠子连通,但受到损伤之后也会影响身体健康。
平时不仅不能抠肚脐,而且还要多注意保护肚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