粘杆处是雍正当年在潜邸时,设置了粘知了的机构。当年雍正年少,夏天读书的时候,知了声音贼吵人,于是他就设立了这么一个机构,专门对付知了。
长大一些的雍正,开始参与九龙夺嫡,这个时候他手里正缺人手,很多他无法在明面上做的事情,必须要有一些人去做,而且这些人必须要对雍正忠心耿耿,为此多年在粘杆处工作的这帮人就成了雍正的间谍。
等到雍正成为皇帝以后,粘杆处立下了大功劳,也就跟着成为了雍正的秘密机构。明朝有锦衣卫,清朝有粘杆处,其实是比较相似的特务机构。
粘杆处的另外一个名字,其实就是血滴子。这玩意儿听到了就慎得慌,可见威力其实是不小的。雍正靠血滴子掌握天下官员们的动态,可以说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
图里琛是康熙的心腹,也是康熙留给雍正的秘密武器。
皇帝身边没有一两个推心置腹的打手,其实很多事情是不太好办的。康熙身边就有一个图里琛,这哥们用起来得心应手,他跟朝臣不同,他不需要考虑国家利益,只需要考虑皇帝个人的利益。
康熙用了很多年,在临终前,他选择将图里琛传给雍正。这可比传家宝管用得多。毕竟传家宝只能贡在那里,可图里琛可以到处拿来用。
雍正该怎么用图里琛?其实这对他来说是一个问题,把图里琛当成一般的大臣,这好像有点说不过去,毕竟他没怎么干过正经事,放哪个部门都不合适。
把图里琛当成真正的自己人,这好像也太仓促了,毕竟从来没有用过图里琛,谁知道他跟你是不是一条心呢?
思来想去,雍正打算让图里琛先到粘杆处里实习一段时间,如果合适的话,就让他带领粘杆处,做个小头目,不合适就直接打发走人。
很显然,图里琛是相当合适的,做打手,咱是专业的。雍正皇帝很满意,所以图里琛就成了粘杆处的核心领导。
诺敏被雍正称之为天下第一巡抚,图里琛能对付得了?
山西巡抚诺敏,积极响应雍正的号召,带头在半年内还了清国库欠款。这可是一件了不起的大事情。
为什么?因为坑儿子的康熙皇帝,给雍正留下的国库,居然是空的,耗子来了都要哭着走的那种。钱都去哪儿了?大部分被手下人给贪了,明面上的账目,基本上都是各地官府的欠款。
各省都亏欠国库银钱,雍正必须要拿出一个方案来追缴欠款。结果问题来了,谁能够起到带头作用,谁肯定能够得到雍正的赏识。
诺敏这个人,他绝对是一个大清官,当了这么多年官,他自认为自己从来没拿过一分不义之财。在这个时候,诺敏还带头还清了大清国库的欠款,雍正那叫一个高兴啊。
于是雍正亲自给诺敏颁发了一块匾额,上面写着:天下第一巡抚。这下子诺敏算是过瘾了,为什么?原来这哥们虽然不贪财,却十分贪恋名利。
他带头做这件事,的确就是为了名利。可有人却不相信,尤其是田文镜,认为诺敏有造假的嫌疑,可是他查不出个所以然来。
这个时候雍正决定让图里琛带着粘杆处的人前去会一会诺敏。这需要很大勇气,因为如果查出来诺敏的确造假,那可不是处置他一个人的问题,那是在打雍正自己的脸,那块匾额上的字迹还没干呢!
图里琛为何要亮出自己粘杆处的身份?强龙难压地头蛇啊!
田文镜是个老实人,他在山西查了一圈,啥玩意儿破绽都查不出来。可是邬思道路过的时候,却道破了天机。
他告诉田文镜,山西国库里的钱款,其实都是从山西各大商户那儿借来的。到期了还是要还回去的。所以只要拖住诺敏他们,再让各大商户到巡抚衙门领钱,那么诺敏的案子就不攻自破了。
这可是个好办法,为此田文镜希望图里琛能够配合一下。图里琛压根就瞧不起田文镜这种死脑筋的官员,这回发现他能想出如此出色的办法,于是也就心悦诚服地愿意为他拖住诺敏一天时间。
这一天是中秋节,田文镜那边让商户们来领钱,而图里琛则在宴会上,将诺敏这帮人给拖住了。这是人家的地盘,你想拖住他们,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诺敏认为自己有可能要暴露了,索性在宴会上让刀斧手都亮相了,很显然,这位大兄弟有点想不开,想要在图里琛跟前动武,杀人灭口不就死无对证了嘛!
图里琛也是吓了一跳,不禁冷汗直冒,在这里被收拾了,那一世英名可就没了。不过人家的人到底多一些,打不过是很正常的。因此这个时候图里琛只能亮出自己的杀手锏,自己是粘杆处的人!这也只是搏一把罢了。
诺敏愿意铤而走险,可山西其他官员没这个胆子。
说到底诺敏只是山西巡抚,这兵马调动的事情,他还是不怎么在行。所以在面对图里琛和他手下带来的那帮勇士的时候,诺敏一时也没了主意。
尤其是当图里琛和那帮勇士把上衣脱了以后,诺敏这帮人彻底被震住了,人家上半身到处都是伤痕,一看就是身经百战的勇士。
真正打起来,不说自己人多打不过,就算是打得过,这里大大小小的官员,也难免会被误杀,这是这些人不愿意看到的。
很显然诺敏最后的底牌都没了,图里琛手里这一票兄弟才是关键所在。有他们震慑着,山西百官什么都不敢做。而亮出粘杆处的身份,其实作用并不大,人家想铤而走险,还管你是哪个部门的?
总结:雍正主动承认错误,这是值得敬佩的。
在诺敏这件案子上,雍正显然是草率了,那个天下第一巡抚的牌匾,赤裸裸地讽刺了雍正的眼光。
不过雍正在意识到错误以后,并没有逃避错误,而是认清了自己的错误,主动承认了自己的错误,这是很了不起的。毕竟没有几个皇帝愿意承认自己做错了事情。
参考资料:《雍正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