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职场裁员大盘点,细数裁员背后的真相

2019-12-11     职场水叫兽


2019年职场上最引人关注的一个词是什么?不是裸辞,不是996,也不是创业和区块链,而是裁员。



2019年裁员已经成为一股风潮,席卷了各大互联网公司。这一年被称为互联网经济的寒冬之年,各大企业为了在残酷的市场竞争和恶劣的市场环境中活下来,不断地减少运营成本,缩小企业开支,这其中最一致的方法就是裁员。


今天,我就带大家来看一下2019年各大公司变相裁员的方式,细数背后的是非纠纷。


01 压榨员工福利,变相逼迫辞职

2019年1月17,知识问答平台“有赞”员工爆料,在年会结束的第二天,公司就开始执行996工作制,加班没有加班费,提前走算旷工,有员工因为害怕丢工作而不敢反映情况。随后,劳动监察部门开始介入调查。


996工作方式是在今年3月27日被爆料出来的,在此之前很多互联网公司员工一直遵循着这种工作方式——每天早上九点上班,晚上九点下班,一周工作六天。


这样的情况并不鲜见,在合法实施的前提下很多人也能够接受。但是加班不给加班费,迟到早退直接算旷工的规定,让人怀疑这么做的目的,不是为了提高企业业绩而是变相的逼迫员工辞职,来减少人力资源开支成本。


除此之外,今年的十月份,华为公司内部的一名HR5000字实名控诉:公司内部评价体系不合理,有研发人员一个月加班160个小时,却依旧被说成不努力工作;海尔集团4名员工饭后午休,被巡查人员拍照后责令一周内办理离职。



这一系列的行为看似是企业对员工的严厉约束,但实际上却是变相辞退员工的借口。换个角度来看,能够保证合理权益的996工作制并不可怕,好歹你还有一份工作。可怕的是你在努力工作,而有的人却在背地里想的怎么辞退你,这才是最让人寒心的。


02 无视员工权益,直接卸磨杀驴


11月23日,一篇标题长达29个字的推文——《网易裁员,让保安把身患绝症的我赶出公司,我在网易亲身经历的噩梦!》带出了网易暴力裁员的事件。


文章作者称自己是入职网易游戏5年的一名员工,因为被确认为扩张型心肌病,被公司知悉后,通过拉低绩效、威胁家人、保安驱逐等方式,强制辞退了该员工,为的是避免进行N+1的离职赔偿。


随后,网易公司对此事件还未做出完整说明,华为又爆出“李洪元”事件。11月28日一份刑事赔偿决定书在网上流传,一位称是华为前员工的李洪元在离职过程中,因为补偿金额发生争议,商议后补偿33万元左右。补偿后,华为起诉李洪元敲诈勒索,于2018年12月16日被拘留,法院认定犯罪事实不清,证据不足,不符合起诉条件,关押251天后将李洪元释放。


在一个企业发展壮大的过程中,不仅有领导者的雄韬伟略,也有每一位员工的辛勤奉献。即使企业经营困难,哪怕是要裁员,也应该给员工一个好聚好散的结束,而不是鸟兽散,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的结局。



我们经常讲企业经营要以人为本,这不仅仅是因为人是最大价值的创造者,也包含着员工对企业文化和经营理念的认同。众志成城,共谋发展,这才是一个企业最大的精神财富。


03 毫无征兆,直接辞退


在今年年初的时候,互联网公司斗鱼和美团就传出了大规模裁员的消息。斗鱼在深圳分公司的海外部门大量裁员,约70人在没有收到任何通知的情况下,被口头传达裁员的消息。


而美团“3分钟辞退”则更为直接。旗下的共享单车品牌摩拜在经历了市场的萎缩之后辞退了30%的员工。其内部员工透露,该次裁员只用了3分钟,直接谈判赔偿金额,如果同意当场签字走人,同意的爽快,还会多加点。


2019年10月中旬,有网友爆料新浪阅读业务线整体裁员90%,下午两点通知,五点离职,离职赔偿现场结账。


相比之前的裁员,这样的方式有种让人“一片茫然”感觉,昨天还在上班,今天就被离职了,不是自己工作不够努力而是不再被市场和公司所需要。毕竟万物生存的法则一向就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所以人走茶凉也是难以避免的残酷现实。但所幸的是给了员工一个体面的离开。


04 裁员的根本原因


据数据机构IT桔子公布的《死亡公司公墓一一新经济死亡公司数据库》显示,截止2019年12月6日,2019年共倒闭327家公司。其中,金融、电子商务冲击最大,本地生活、企业服务次之,教育、文娱传媒等行业更是哀鸿遍野。


尤其是新经济公司,2019年上半年新经济公司共倒闭268家企业,相比于去年的383家,仅今年上半年就占据去年全年的7成比例。有分析人士认为,2019年或将成为新经济由盛转衰的转折点,原先那些想要“燥起来”的各大公司,现在只能低调地告诉自己“努力活下去”。大规模裁员,只是企业不得已之下的“断腕自救”,赚不了钱的部门,所有企业的反应几乎一致——裁掉。


05 面对裁员,我们该做什么


企业裁员是因为公司经营困难,而经营困难是因为市场环境的改变。面对这样的市场环境,国家在努力出台政策支持引导,企业也在纷纷出招自救,但是环境的改变不是一蹴而就的。与其等待被救,不如主动采取“避难”措施。


首先为自己准备一些足够的资金以备不时之需。俗话说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即使有一天现有的职业发生了一些意外,储存的资金还能够支撑一段时间,为自己寻找其他出路。


其次,尝试着去寻找一些兼职副业,不要求能够靠着兼职发大财,但起码不要在一棵树上吊死。发展自己的才能并努力使之变现,即使“天气”有变也能靠着才能养活自己。


最后,请善待你的工作。在这样的就业环境下找一份稳定的工作已经实属不易,在能够保持基本权益的基础上不要过多的抱怨,更不要主动辞职,因为不稳定的市场环境带给个人的将是更大的风险。


我们需要脚踏实地地认真工作,不要过多得担心考虑市场的变化和对职场的影响,毕竟个人对环境的改变微乎其微,我们能做的就是,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2020年努力加油!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fZJZCG8BMH2_cNUgYzY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