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糊肛是什么原因?一定是沙门氏菌病吗?不一定

2019-10-14     开心养殖禽病小助手

点击上方关注按钮,关注我,私信我,回复“在”,获取终生养殖技术指导,聊管理,看养殖,论行情,一起畅谈养殖天下事!土鸡市场快速的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都需要我们不断的积累经验,摸索前行。

土鸡养殖投资成本,相对于肉鸡,比较低廉。一个简单的鸡舍,就开始养殖,养殖户缺乏养殖技术,很多时候养殖户学习到的养殖知识,都来自肉鸡管理,死板的模仿肉鸡管理并不能很好的养好土鸡。

养殖户的鸡,从雏鸡开始就存在问题,土鸡的糊肛的发病率比肉鸡要高很多。我个人将土鸡的糊肛分为两点:人为原因和大环境两方面

人为原因:

看人下菜单,新人,小户不懂,找不到靠谱的供苗商,经常会拿到弱雏。销售旺季,经常会遇到鸡苗以次充好,来满足市场的需求。这样带来的问题,主要有三个方面:

1 沙门氏菌重。

鸡苗不足,外调鸡苗体质弱,长途运输受到风寒影响,甚至收购散户的种蛋进行孵化,都会导致雏鸡沙门氏菌重,鸡糊肛严重,死亡率高。

2 腺肌胃炎。

雏鸡垂直传播腺肌胃炎严重。我就遇到养殖户回来的鸡雏,腺胃水肿,雏鸡饮水多,水泄严重,死淘率30%。这样水泄,泄殖腔附近的羽毛潮湿,也会表现出糊肛症状。

3 长途运输。

很多土鸡苗,长途运输,跋山涉水,才能到养殖户手里,有时候一批苗不够,还会两批苗混参,这个时候会加剧鸡雏脱水。即使在鸡苗箱子中加豆芽,高温,脱水仍然会导致雏鸡死亡。即使没有死亡,也偶尔会出现部分鸡生长过程出现龙骨弯曲,畸形等问题。

这些脱水严重的鸡,回到鸡舍,大量饮水,导致雏鸡肠道水肿,出现水泄,糊肛,严重的诱发肠炎等问题,出现大量死亡。

大环境的因素:

土鸡相比较肉鸡,发展时间短,没有系统的管理,防疫程序,理念落后,硬件差,带来一系列问题。

1 饲料因素。

现在的全价饲料大多数都是肉鸡料或者蛋鸡料,这些饲料都是针对肉鸡或者蛋鸡的生长特性进行研发的。土鸡品种杂乱,体型大小不一,对饲料营养需求也高低不同,在选择营养充分的肉鸡料或者蛋鸡料,小体型的土鸡,吸收不了多余的蛋白,就会排泄出来,表现出糊肛症状。

2 温度波动大。

土鸡育雏舍简陋,保温性差。同时很多土鸡都是用保温灯等方式加温来进行育雏。育雏室局部温度温差非常大,温差经常会超过5摄氏度,这种情况下,很容易诱发雏鸡沙门氏菌,出现糊肛问题。

3 大量使用红糖。

很多新手养殖户喜欢学习,但是不能灵活运用。照搬书本的程序,雏鸡来了以后使用红糖,补血,御寒。这个时候红糖大量使用,导致雏鸡肠道蠕动减缓,出现黑色糊肛情况。

当土鸡出现上面这些问题以后,就会表现出糊肛问题,这个时候很多养殖户不懂的情况下,会大量用药,导致雏鸡肝肾受损严重,死淘率更高。

解决方案:

针对土鸡的雏鸡糊肛问题,我们一定要有对应的应对措施,才能更好的降低损失,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1 鸡雏选择。

专业的人,挣专业的钱。在自己没有好的鸡雏来源的时候,可以选择当地有实力,有信誉的鸡雏代理商,保证鸡雏质量的稳定性,出了问题,也方便沟通解决。不要为了那几毛钱的差价,自己联系不熟悉的孵化厂,可能损失更大,而且不容易维权。

更不要贪图便宜鸡苗,我最近两天就接诊了一个养殖户,买了别人的便宜鸡苗,3000只鸡苗,到货2700只,第一天死亡500,第二天死亡200,第三天死亡100,这样下去其实成本更高。

2 淘汰弱雏。

养殖户养殖久了,都学会了”心狠手辣“,弱雏直接摔死或者淘汰掉。很多新手都是不舍得杀生,等着雏鸡自然死亡,然后再处理。

这些弱雏在鸡舍中,就是传染源,很容易通过饮食,采食,粪便等方式水平传播疾病,感染大群。因此养殖户一定要学会”心狠手辣“。

3 土鸡管理。

土鸡的养殖一定不能照搬肉鸡,保温是育雏的核心,同时注意降低饲料蛋白,可以在雏鸡的饲料中添加碎玉米或者青饲料,降低饲料蛋白。

这样可以减少土鸡的肠道负担,减少糊肛,同时让雏鸡提前适应外界的青饲料,减少肠炎的发病率。

4 合理用药。

土鸡的鸡雏难免有弱雏存在,正常使用阿莫西林,恩诺沙星等安全性高的开口药就可以。不用刻意去用氟苯尼考,痢特灵,土霉素等药物来保证成活率,弱雏该淘汰直接淘汰。

如果前期用这些肾毒性强的药物,成活率会高,但是整体抵抗力下降,甚至有中毒风险,后期饲养难度也会上升,后期死亡一只鸡成本会更高。

当我们了解了土鸡中存在的问题,针对性的修改自己犯的错误,给雏鸡一个更好的生长环境,打好基础,才能获得更好的利润。

如果您有更多养殖问题,可以随时评论或咨询我,一次咨询,终生免费技术指导!!!

点击上方关注按钮,关注我,私信我,回复“在”,获取终生养殖技术指导,聊管理,看养殖,论行情,一起畅谈养殖天下事!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fY52zW0BMH2_cNUgRmz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