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浙江日报》的一条消息“一斤橘树枝,卖出5万元”,一时间将“黄美人”这个品种炒得橘圈尽知。枝条5万元一斤,这可比去年火爆的“明日见”枝条价格(1万一斤)足足高出4倍,火种君不禁感叹,卖苗的太狠,买苗的太疯狂。
随后火种君调查了一番,发现关于“黄美人”的信息太少,只知“源于日本”,亲本信息没有,品种特性不详,只有一些关于口感好一类的主观描述,以及枝条天价的信息。这符合包装炒作新品种的典型“套路”:信息不对称、天价枝条/天价果。
说到这里,火种君为大家盘点一下这些年被热炒的柑橘品种。
值得一提是,以上品种均来自于日本,且均是被浙江象山人“引入”,推向全国。如“甘平”2007年在日本完成种苗登记,2013年象山便有苗商嫁接。明日见的“引入”则更加迅速,2012年在日本登记,2014年便被带到象山。关于“引入”细节,火种君并不清楚。
但火种君知道,因许多由日本开发的高端水果品种种子和树苗,在未经许可的情况下被带出日本,在国外种植后以低价出口,严重影响了日本水果的出口价值。为此,日本农林渔业部已经着手立法,加强对水果种子和树苗的控制,防止非法外流。
回到热炒品种的话题,为什么会有源源不断的号称“特性优良,替代xxx”的新品种被推出呢?
首先,近年不断出现的“柑橘致富神话”,许多人都对新品种趋之若鹜都想先人一步种植成为下一批暴富的人,急切追求财富往往令人失去判断力,很多炒作客也是抓住人的这种心理,进坑的人前赴后继。当然不排除这种创富故事本来就是苗商造出来的,细思极恐。
其次,就是来自苗商的推动。柑橘苗是个巨大且变现快的行业,试想敢卖5万元/斤枝条,一株树可剪20斤枝条,一株树一年理论收入100万元。这是多么恐怖的利润,比种果赚钱快多了。所以过程中也有许多果农加入到自繁卖苗的行列。
还有,这类从日本“引进”的品种得不到品种权保护,也就是象山人将枝条卖出后,那些买家嫁接自繁,一年后同样可以成为卖家售卖枝条。当卖得人越多枝条价格也会随之降低,直到最终烂大街。例2018年明日见只有象山人有枝条,所以可以炒到1.2万,而今年四川地区出现了一大批卖明日见枝条的(去年买枝条嫁接),价格就已经跌到几百元一斤,到了明年相信会更低,直到失去“苗木价值”。而苗商又会“推出”下一个新品种,开始又一轮的操作。
在这狂热的“追新”潮中,也说不清孰是孰非,只能说: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最后,回到开篇的问题:枝条5万元/斤的黄美人,是一场炒作骗局吗?
反正从能获取到的信息看,具备“炒作”的典型特征,但是不是“骗局”火种君就不好下判断了,不排除是个好品种,只是苗商想通过炒作获取更多利益。
对于广大果农来说,面对新品种的应该如何选择,清扬老师对此有过十分中肯的建议,这里送给大家:
果树种植不是一两年的“短平快”项目,而是一个起码十年以上的“大计”。这就要求你必须有长远的决策思路,而不能像育苗者那样“只赶朝夕”。
任何新品种在推广之初都隐藏着巨大的风险,你不知道它在种植中会出现什么样的问题,不知道它在储运过程中会出现什么样的问题,不知道它进入市场后会不会被消费者认可。
你刚接触新品种时,对它的认知最多局限在它的品质,其他问题都是隐性的,你一无所知。其隐藏的风险将在今后的生产中慢慢释放,侵蚀你的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