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女儿猫猫的第一封信
(文/亦浓)
女儿,到今天为止,你已经升入初二,身高上今年的你已经超过了妈妈(估计还有长高的趋势),虽然你的心态还停留在被父母呵护的小孩子的年纪,但从外形上看起来,也算是一个大孩子了。
有些话,妈妈想跟你好好聊聊,但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机会。或许,是因为个性的原因,也或许因为你正值青春期,妈妈有些担心母女两人当面谈话的效果是否尽如人意。
但今早发生的事情,让妈妈做了一个决定,无论如何不能再拖延了,那就先给你写一封信吧,写信这种方式,可以避开母女两人因为一方的不冷静造成的言语莽撞的冲突,也可以通过写信这种形式,让妈妈理清思路,思考充分些,也字斟句酌一些。
对于人生的特定阶段青春期的一些事情,妈妈给你买过一本书,我们可以找机会面对面聊聊。
这封信的主要内容则是针对你最近的学习情况、从你的学业上和说话语气两个方面来分析妈妈最近的感受。
1.关于作业:
今天早上刚上班不到十分钟,妈妈就接到你从学校的小卖部打来的电话。
你说,妈妈你能回家帮我把作文本拿来吗?我忘记带了。
我问你,作文本具体放在家里的哪个地方,你支支吾吾说不上来。
妈妈这心里立马懂了:你不是忘记带了,你是根本就没写作文。你想当然的认为,老师也许不会抽查到你,你可以像之前那样逃过去,心存侥幸的你没有写这一直令你头痛的作文。
但是,因为你连续两周没有彻底完成所有作业,已经成了老师重点关注的对象,所以,你还是被抓了现行。
但在语文老师抽查到你时,你迫于老师的压力,心底惊慌了,就回答的是,忘记带了,老师让你打电话给妈妈,将作文本从家里给你送到学校,也是为了辨别你话里的真假。
我把这些分析电话里跟你说了,“妈妈说的对吗?你现在老老实实回答妈妈,然后,妈妈帮你先想个办法。”
你说是,“你告诉老师,妈妈今天上班很忙,没办法给你送到学校,你明天上学一定带到学校,就这样说吧。然后你今晚将作文补上。这件事到此为止,但你得保证下不为例,今后所有作业务必完成,妈妈不再追究这件事了。”
你说“好。”
在老师面前,你赌了一把,觉得你妈妈我一定会帮你圆谎。
对,你理解的没错,心疼你的我,又一次与你一起合谋,对老师撒谎了!
但是,妈妈为何撒谎?
因为,妈妈不希望你在老师的面前丢掉自尊和面子。
自尊和面子一旦失去,就失去了老师对你的好印象,失去了老师对你这位一直以来的好学生的信任。
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是交往的基础。而这老师对好学生的信任,是学生的基础。青春期的孩子,最希望身边人关注她、重视她,一旦失去了老师对你的信任,你想,老师会继续关注你么?
到时候,敏感的你会感觉到压力和不被重视,这也会导致你更加破罐破摔,那是妈妈最不想看到的。
就像今天作文的事情,老师为何一定要让你打电话给妈妈?为何这么做?
是因为她似乎觉得不该太信任你,因为同样忘记带作业的事情你发生了一次,也因为你已经连续两周周的周末作业都没能完完整整的完成。
那次,妈妈是在与老师的QQ里聊了聊,老师还向妈妈确认过,你到底真的是忘记带了还是根本就是没写?
妈妈当时为了维护你的自尊(帮你圆谎),告诉老师,你确实是做完了,只是可能忘记放进书包里了。
但是,事实呢?
此次你再度抱着侥幸的心里以为老师不会抽查到你,你就逃过了一劫,这样侥幸总有被发现的时候啊。
孩子,妈妈希望今天的这个谎,能够帮助你认识错误和改进的动力。而不是继续采取这种投机取巧,事后圆谎的恶性循环。
还记得你小时候读过的那个故事吗?那个总是说“狼来了”的撒谎的孩子,你现在就成了喊“狼来了”的孩子。
喊“狼来了”的孩子,失去了村民们的信任,最终丢掉了生命。而不经常做作业、却欺骗老师说是忘记带作业的你,其结果也会失去老师对你的信任。
每个人都希望被尊重,而你如果经常撒谎,又有谁会发自内心的尊重你所说的话呢?失去信任很容易,重塑信任很难。
古人云“莫以恶小而为之,莫以善小而不为”。小时候养成什么习惯,大了就很难纠正了,谨记!
每周周五晚上,妈妈都会跟你说,对周末作业你需要列好计划,按计划进度一步步完成,这样才能保证你做作业的过程是专注的,你往往不以为然。
期中考成绩不理想,妈妈帮你分析,数学本来应该是你的强项,但因为你经常性粗心,运算过程中,正号抄成了负号,两位数计算到下一步骤就丢了一个数字……
这是你经常犯的错误,自检时总难以发现,妈妈建议你整理一个错题记录本,经常翻翻,以杜绝类似错误。
你还是不以为然,总觉得这种错误不是大事,“反正都会了呀!”。
从上了初二开始,妈妈发现你的成绩有了轻微的退步,妈妈想着不应该只是计较一次两次的考试成绩,一直安慰你,要做到学会就好。
但现在看来,妈妈这个想法是错误的,因为这样安慰你的结果是,你也不再在乎成绩,总觉得自己还是有能力以后赶上的,开始拖延、不认真,甚至开始迷恋上网,利用手机查看老师布置的英语作业,看着看着就开始点击别的网站。
或者,在作业本旁边悄悄的放上了《哈利·波特》,边做作业便瞄两眼(这还是爸爸发现的)。或者,嗜好动漫的你,经常在草稿纸上画一个美女头像……
这些看起来没多少时间的小动作,却是影响你专注力的大敌,然后,时间偷偷溜走了,然后,你大半夜的开始着急补作业。
这种不专注,直接导致了你做作业周期的拉长,周末时间完完整整的在做作业时间有一天多,你仅仅做完了数学,语文还差一篇作文,剩下5门课的作业全部赶在了周日晚上,周日晚上熬夜到十点多才完成。
而今早你又告诉我作文本落家里了,到最后,居然是作文根本就没写?
好了,妈妈已经说了,下不为例。这个失误到此为止,那我们就不再追究。
对于作业,妈妈希望你今后能够做到:
1)根据作业的量列出计划
每天放学后的作业,根每科作业量列出完成科目作业的先后顺序和节点时间;
2)按所列计划不折不扣的执行;
不允许看手机和课外书(将手机和课外书放在较远的地方,务必避免放在书桌上)
3)每天的计划需要根据前一天的计划完成情况进行改进,争取每天都要提前一点点。
做作业拖拉和周期长,是阻碍你效率的最大难题,你需要通过计划的每日精进来逐步改善。
4)上网时间安排在每周日(两个小时,可以连续,也可以分段,前提必须是完成作业之后)。
2.关于说话的语气:
还记得周六晚上妈妈加班回家跟你的谈话吗?
下班回来后,看到你乖乖的坐在桌前写作业,妈妈很开心,问你完成了多少。
结果你不自然的表情让妈妈心里顿生疑问,继续追问你做了多少作业?你说,一门也没做完。
妈妈一听火气立马就上来了。然后,又不可避免的开启了唠叨模式,关于时间管理、关于计划进度、关于专注、关于不能动辄上网……
越说越气,最后,妈妈不理智的告诉你,“上周日的家长会,你们班主任都说了,现在的女孩子,就知道臭美,家长要多管管,不要因为臭美耽搁学习时间,毕竟现在年纪还小呢!”
你一听,马上抓到了理由“我臭美了么?”
“那倒没有……”我实事求是。
“你都觉得我没臭美,那还说个屁啊!”你蹦出来的这句话让妈妈的心里突然一凉,怎么就“屁”啊屁的?这怎么跟妈妈说话呢!
但作为你妈妈的我居然被顶得说不出话来,为什么呢?因为太伤心了!
也许,你不觉得这句话有什么,至少从你的角度看来,你说的没错,既然连妈妈都承认你没有臭美,那你还唠唠叨叨说什么呢?
也许刚才的你,一直听着妈妈的唠叨本来就很生气了,但因为毕竟理亏了,没找到反驳的理由,这下子居然说你臭美?这个本来就没有的事情,成了你反击的理由,既然早就不能忍了,立马驳回去。
但妈妈也很玻璃心,本来就是唠叨着自我感觉是为你好,结果你却以“屁”给顶回来。
“希望你不要再说这个字,这个字是脏话,妈妈听着你用这个字很伤心。”说完,妈妈就躲进卧室没出息的哭去了。
因为,妈妈毕竟也是一个玻璃心的女人啊,而且,是被自己心爱的孩子说的狠话伤心的女人。
是什么时候开始,那个乖巧的女孩子开始变成这样了?妈妈没有觉得你是变坏了,或许,在每个妈妈心目中,自己的孩子都是最好的、最善良的吧。
但你这句话却让妈妈心里很受伤。伤人的字眼、说话的狠狠的语气,都令妈妈难以接受。
不敢想象,如果你在与别人接触时候,一言不合就用这种伤人的语气来说话会怎样?谁又会像妈妈这样不计前嫌的去爱你?
妈妈爱你,是因为与生俱来的血缘关系,但是外人呢?人毕竟不是脱离于环境和社会而独立存在的啊!
进了卧室静静的流了一会泪,妈妈也有些想明白了,女儿,你说话的语气来自于父母,父母就是儿女的榜样,父母的言传身教,孩子肯定耳濡目染、有样学样啊!要不然怎么说是“现世报”呢?
妈妈前思后想,扪心自问,在家里,我跟你爸爸彼此之间说话的语气也都是以声音取胜,一言不合,俩人就开始比比声音高低,当然,最后都是床头吵架床位和、不了了之。但最后,却给孩子造成了不可逆的影响。这也是“不良家风”的传承吧。
不会平心静气温温柔柔的说话,这是我们应该检讨的地方。
不懂得控制情绪、不懂得好好说话,会直接影响人际交往的气场,这些,妈妈是深有感触的,所以,妈妈今后也会谨言慎行、以身作则,给你一个温柔的环境。
孩子,想说的很多,千言万语一句话吧,妈妈当妈妈也没有经验,为了你的成长,我们做父母的也走了不少弯路,今后,我们共同努力改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