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三斤狗尽人皆知,告诉我们不要看衰人

2019-11-27   山歌说唱

三斤狗”原名李三雄,梅县松南乡小黄沙人,家境贫苦,又骨瘦如柴,村里人都轻视他,给他起个绰号叫“三斤狗”。他因家贫潦倒,也不敢与人计较,只好逆来顺受。年长月久,这个“三斤狗” 绰号就尽人皆知,原名李三雄反而被人遗忘了。

古时有个李三雄,上夜下夜唔相同,上夜人喊他三斤狗,下夜喊他三伯公,名声一下上广东。 若问样般甘稀奇,听我从头讲到尾,李三雄家住在松口,么食么著么床被,骨瘦如柴面又虚。 辈世虽高人看轻,祖公生日坐下厅,新娘入屋门前站,族中丧事局其擎 ,三斤狗变他正名。

“三斤狗”有个儿子,名叫阿发,早年随水客到南洋马来亚大吡 锡矿工人,头两年还有来信,以后便音讯全无了。

三斤狗来受人欺,青菜么帛也赖他,为了减少麻烦事,每日为人守东西,贼古看到也恼他。 (口白)真是人穷人欺,有一日三斤狗么米下锅煮的时候,硬著头向有钱人家梗伯母借米煮,讲尽里好话,一只米都吾能借到,他垂头丧气地回到家里,正在长嘘短叹的时候,忽然,阿梗伯母带等族中的兄弟叔侄到来,大声地吆喝:三斤狗! 三斤狗你入我厅,斗胆偷走我金簪,今日你若唔拿出,打断脚骨斩脚争,看你晓行吾晓行。

有一天,“三斤狗”没米下锅,想起阿梗伯姆是村里的大户,便去向他借米。可是尽管“三斤狗”在阿梗伯姆面前讲尽好话,却一粒米也没借到。“三斤狗”垂头丧气地回到家里,坐在椅子上长吁短叹,不一会阿梗伯姆带着族中的兄弟叔侄到来,厉声喝问:“三斤狗,你竟敢偷我的金钗!”“三斤狗”先是一怔,接着便说:“谁偷了你的金钗!”阿梗伯姆不由分说,便下搜查”。族中兄弟将“三斤狗”的房屋彻头彻尾地搜查遍了,也没有发现金钗,可是,阿梗伯姆仍不死心,一口咬定金钗给“三斤狗”偷走了。“三斤狗”百辩难脱,气愤地说:“到社官坛去誓!”又说:“如果我偷了阿梗伯姆的金钗,行到半路都会跌一跤。”于是。阿梗伯姆和族人随同“三斤狗”到社官坛去发誓。

(口白)什么呀? 雨打芭蕉心还生,我家贫穷骨硬程,我平生不作亏心事,半夜敲门也吾惊,你莫么肉话成羹。 捉你吾倒赖你么差,大家动手来搜查,灶头锅尾翻挪转,灿罐灿瓷踩脚下,只有几片蕃薯渣。 (口白)阿梗伯母死也吾放过,她就说:我介侄今上正还转我介金簪,他走了后,三斤狗你就来借米,么别人再来,介唔是你还有谁人。

“三斤狗”受了冤屈,心中愤愤不平,气得连走路也发抖。当他跨过一条水圳道时,一不留神跌落圳道里去了。于是,大家哗然,都说社官真灵。从此,“三斤狗”便戴上一顶“贼”帽子。

三斤狗万哽难开,就话到社官坛来去咀鬼发誓,如果我系偷里介话,行到半路会跌一跤。 猫野齐粑脱爪难,众人同往社官坛,三斤狗他受冤屈,头晕眼花脚打颤,跌落圳道打滚翻。 众人看倒声连声,阿梗伯母声更尖,大家快来看呀,社官老爷有灵又有眼,三斤狗果然跌倒脚朝天,是他偷走我金簪。

有一年的年三十日,全村上下锣鼓声声,爆竹连连,可是,“三斤狗”连一个钱买猪肉都没有,心急如焚,愧无三牲拜祭祖宗,无奈何硬着头皮向 猪的阿二赊了一斤猪肉,原块放在锅里煮。谁想到这时来了个债主,一登门就开口讨债:“‘三斤狗’,年三十日了,今年的久债该还清了!”“三斤狗”哀声地说:“张老板,年三十日了,我家还没有米落锅,哪有钱来还债呀!”正当这时,一阵风吹来了肉香味,张债主走近灶锅,揭开锅盖一看,便大笑说:“‘三斤狗’,你没有钱还债,却有钱买肉!”“三斤狗”急忙辩解说:“那是赊来祭祖的。”“你要祭祖,我也要祭祖!这块肉当作抵债吧!”张债主说着就把肉抓在手里,向门外走去,正要出门时,听到“三斤狗”叹道:“人家有肉过年,我家无肉汤过年。”“那个刻薄的张债主,听了“三斤狗”的话,回转身来,抓一把炉灰撒在汤里,神气地说:“这汤也要抵债!”

(口白)这个时候三斤狗有口难言,食里生牛肉,被带上了贼古介帽子,更加么人看得起他。 雪欺霜压受熬剪,冷锅死灶难过年,老婆向人赊猪肉,王阿二跟着来收钱,声声么钱马上肉拿还。 (口白)三斤狗猪肉拿转来,我实在么钱买肉来敬祖宗,请你通融一下,过几天过几天我会加倍地还给你,唔做得,过年的猪肉比金子还要贵,赶快把半斤猪肉拿转来。

三斤狗话你知,猪肉落锅煮等哩,王阿二打开锅盖把肉拿来走,正爱起脚出门时,忽听三斤狗自言又自语 (口白)人家有肉肉过年,我家么肉汤过年。这刻薄的王阿二听到以后立即转身,野倒一野灰,撒到汤里面,神气地讲:这汤也是我猪肉煮介,三斤狗两公婆马上在大年三十夜,连汤都么喝上一口,饿著肚子早早就上床睡觉。

半夜里: 忽听一阵拍门声,三斤狗夫妇心着惊,莫非有人又搞鬼,一边猜疑一边听,越拍越急有喊声。 (口白)谁人呀? 三斤狗起身问何人,半夜拍门为何因?拍门之人大声喊,阿爸是我,阿发古转来哩,三斤狗一听马上就开门,喜迎儿子转家庭,抱着阿发泪满襟。

大年三十儿转来,又是喜来又是哀,喜是父子团圆乐,哀是苦衷一大堆,愁云阵阵难打开。 阿发开口问爷哀(父母),什么结头解吾开?三斤狗对儿子讲,儿子,如果你系吾能发财介话。转到家里也会被人看衰。人看衰哪。。。 阿发一听知情由,即向门外打招呼,喂,揩入来!好、好、好,三斤狗抬头看清楚,只见四位壮挑夫,汗如雨下满身流。

四人挑着大皮箱,担竿弯弯百斤上,细细房间放唔帛,还有两担放上床,阿发安慰亲爷女娘。 阿爸、阿妈,愁里苦里爱想开,莫再愁切做一堆,自有水清见石子,自有春风拨云开,你的儿子已经发大财。 三斤狗一听喜若狂,就喊老婆儿子来商量,初一清早同祭祖,脉介东西最排场,征求家人出主张。

(口白)大年大节、三更半夜,哪里去买三鲜,啊,有办法。 午夜一过闹哄哄,家家户户敬祖宗,三斤狗一家也来到,有人就话:三斤狗,你别进祠堂中,门前摆你烂碗公。 三斤狗来气昂昂,迈开大步进祠堂,三盆花边摆桌上,豪光影射照四方,还有一担花边放中央。

有人又话桌不平,三斤狗他一听笑开声,花边拿去垫桌脚,四角垫稳桌就平,几只花边我看轻。 (口白)唉呀! 大家看到眼呆呆,才知阿发发大财,三斤狗身价一下高百倍,上辈下辈走前来,恭恭敬敬笑颜开。 (口白)“三叔”、嗳、“三伯公”、嗳、“三叔公”

嗳 这个喊著三叔公,那个又喊著三伯公,叔公伯公伯公叔公满屋响,公前公后满耳公,祖宗盲敬,大家先敬三伯公。

亲亲热热热热亲亲转家里,左邻右舍送东西,这个送酒送鸡鸭,那个送鲩又送鲤,还话这是小意思。 (口白)三伯公,这一点东西是小意思。族中男女老少,左邻右舍都向三伯公拜年讲好话,三伯公风趣地讲,嘿嘿,去年年辰好啊,狗长肉长得特别快,上夜正三斤、下夜就变三百(伯),搞得大家啼笑皆非。

三斤狗来开心花,初八设宴请大家,每户一人当代表,另请六十岁以上老人家,只有七十三岁阿梗伯母么参加。 (口白)大家就爱问的时候,阿梗伯母的媳妇赶过来,走到三斤狗面前跪下,就讲:三伯公当年我家娘的金簪在大衣柜里边寻倒里,请三伯公多多原谅。 嘿嘿,三斤狗胸有诚祝,就这样说:嗳嗳

你快请你的家娘来俺屋下食饭,俺有礼物孝敬她老人家哪,你看你看,阿梗伯母就来了。

吃哩酒菜食茶烟,每人发块大银元,阿梗伯姆坐壁角,三斤狗请她到面前,众人围著看新鲜。 (口白)三斤狗就话,梗伯姆,我的儿子发了财,俺送你三件礼物来孝敬你老人家哪。 唉呀,唔使讲究。 第一件就是毛巾和面帕,给你洗净面。 多谢! 第二件就是念你老人家年老眼花,我儿子特意从香港买回一副金丝眼镜,给你带光的眼珠。

唉呀,难为你想得周到! 嘿嘿,第三件就唔知你用不用得上,合用还是唔合用,如果你都真真须要介话,也拿去用。 不知有脉介好东西? 三斤狗从皮箱里面拿出一个金光灿烂的东西,大家一看都异口同声惊呼,啊!甘大的金簪。 三斤狗拿出一枝大金簪,大金簪,起码都有两斤零,两斤零,阿梗伯姆双手捧著插不得,面红耳赤极难堪,悔恨当日眼甘瞎来心甘盲。

好个松口李三雄,三斤狗变三伯公,看人唔好看甘死,严冬过后有春风,告诫众人记心中。

这一年三十日晚上,大家都酒肉满合,吃得又饱又醉,可怜“三斤狗”连汤也没有喝一口,饿着肚子上床。半夜里,听到有人敲门,“三斤狗”心惧又是债主来了,不敢开门,只在床上轻声问了一句:“谁呀?”门外说:“爸爸,阿发回唐山来了。”“三斤狗”闻言又惊又喜,当时一跃而起,想去开门,但随即又停了下来,问道:“阿民,你有没有带钱回来,如果没钱,情愿莫回来被人看衰退!”儿子说:“爸爸,快快开门!”“三斤狗”开门一看,阿发手提大提包,后面站着四个挑夫,地上放着四担“番货”,满面笑容。

天还未亮,全村上下响起了阵阵锣鼓声,鞭炮声,人们都到祠堂敬祖公了。“三斤狗”忽听门外有人在说:“大家都敬祖公了,只有”三斤狗“关着门睡大觉。”又有人说:“他穷得连食都没有,拿什么去敬祖公!”“三斤狗”一听,气得胡须都竖起来了,忙对儿子说道:“阿发,听见了吗?如今办三牲已来不及了,我们就拿花边(银元)敬祖公吧!”

不久,“三斤狗”父子捧着两大簸箕银元来到祠堂上,忽听有人说:“桌脚不平,神桌不稳!”阿发即刻拿了块花边往神桌脚下一垫。满厅堂男女老少,目瞪口呆。待问明白,才知“三斤狗”的儿子阿发回来了,顿时情况大变,有人喊“三伯”;有人喊“三伯公”。大家都到“三斤狗”面前恭喜说好话。祭祖结束时,照例要由族中长辈说一两句吉利的话,这一年大家都都推举“三斤狗”代表族中长辈讲话。“三斤狗”也毫不推辞,站在厅堂正中,开口便说:“我们族中大姓人多,年年都难免有老寿,我看今年头等要祭的是,龙扛要买两条,孝帘布要买一副,大铜锣要买一面,你们说对吗?“满堂的兄弟叔侄都连声说:”三伯公话对!”“三伯公话的着!”祭祖回家后,有人送酒,有人送肉来,也有人送原只熟鸡熟鸭来,也有人送大鲩鱼。个个都说:“三伯公,一点意思,敬奉你老人家!”

吃过早饭,全族上下都来给三伯公拜年,正当满堂高兴的时候,三伯公笑哈哈地说:“去年年成好,狗仔也快大,上夜才三斤,下夜就三伯了!”大家哭笑不得。“三斤狗”接着又说:“年初八阿发完福请酒,每家请一个人,六十岁以上的另外加请。但是,阿梗伯姆年过七十,我也不请。”这里大家七嘴八舌,都说阿梗伯姆冤枉好人,难怪三伯公生气。

年初八请酒那天,大家都纷纷劝三伯公买田做屋,“三斤狗”公开表示要先村人造福,出钱买社官坛那块地,废掉社官坛,办公公益事业。大家凡有后都拍手叫好。

自此以后,村里凡有红白好事。都请“三斤狗”坐上席喝酒。“三斤狗”也不谦让,每次吃完酒总是边抹嘴巴边笑着说:“打帮我的儿子。虽然这样,请他喝酒的人还是接二连三,越来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