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一个国家电影行业最重要的是什么?年轻电影人的储备。
就好比是中国电影从第四代到第五代再到第六代一样,正是有了这些电影人才构成了中国电影的历史。
如今怎样才能发掘和培养年轻电影人,让他们成为中国电影的新力量,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近几年国内开始出现了很多电影公司,他们与年轻电影人展开合作,制作视角独特的作品。
为此,我们特别企划了《中国电影新力量》,独家专访了像“工厂大门”、“黑鳍”等多家电影公司新贵,看看他们如何为中国电影注入新鲜血液。我们将以专题的形式探秘电影公司背后的创始人,请他们来聊一聊对于中国电影,他们想做出何种改变。
第二期的主人公是黑鳍的创始人王子剑,请他给黑鳍从初创至今7年的时光做个总结。
作者|春光
年初,章宇和马丽主演的电影《东北虎》在黑龙江鹤岗杀青,这部电影背后的出品方之一正是黑鳍。
谈到这部电影的时候,王子剑信心十足。有一天,章宇跟他一起吃饭,就跟他讲,对《东北虎》同样很有信心。
《东北虎》是黑鳍2017年新作发布会七个作品中第二个落地的项目,第一个落地的项目是此前入围过FIRST影展的《马赛克少女》。
今年黑鳍的动静并不大但动作却很多,除了上面两部电影以外,还有四个电影项目。郑陆心源的《她房间里的云》获得平遥国际电影展“WIP添翼计划奖”;《东北虎》导演耿军新项目《刺客与明信片》以及夏昊的《23号》,入围今年海南岛国际电影节H!Action创投会;黑鳍与法国、荷兰、希腊联合制作的纪录片王申《石史诗》也入围了国内外多个创投。
绕不开的“争议”作品《马赛克少女》
黑鳍出品的电影《马赛克少女》入围了今年FIRST影展长片竞赛单元,在首映之后关于影片评价引起了一场风波,王子剑为此在微博上发了一段长文。
在这场风波过去3个多月后,王子剑本人在聊到这的时候,依旧意难平。《马赛克少女》涉及的是一个关于少女遭受性侵的故事。
在制作过程中,他表示自己时常处于焦虑情绪中。其实他与导演翟义祥尝试过很多不同版本,比如章节体等等,而这个最终版本,同样做了多维度的考虑。“从制片角度来说,为了平衡表达的新意,审查和公共层面的传播,我们最后还是选择了相对冒险点的方式完成作品。因为起初我们想塑造不太一样的女性受害者形象,她不是完美受害者,希望借此能引人警醒和讨论,中间走偏过,不过最后又回到了最初的想法。相比起让观众完全共情或享受叙事,有更多人真正去关注受害者本人和冷静讨论其背后的社会问题更为重要和迫切。”
王子剑觉得,如果电影只在一个单一层面互动的话,是很无聊的一件事。《马赛克少女》还是完成了他与导演翟义祥最初想做的东西,并通过一种相对高质量的方式传递给了观众。
“我们接受两极的评论声,只不过其中掺杂了很多戾气,这事我们没有见过,也是一次警醒。”
实际上《马赛克少女》在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做世界首映后,像综艺杂志(Variety)和银幕杂志(Screen Daily)等外媒都给了正面评价。
“这里有一个逐渐显现的观影分层的新情况”,王子剑把现在的电影观众分为四类:
第一种是学者型观众。这类观众不会仅停留在电影本身去分析和理解电影,通过电影展开的部分是最有价值和影响力的,甚至要站在舆论反面去批评和反省。
第二种是专业型观众。这部分观众看电影会带着纯粹的立场,我们谈纯粹时,其实谈的就是情绪化,他们有人以“评论”为生,有人只是就事论事,也许批评本身并无批评的价值,但却很重要。
第三种是产业型观众。他们包容性更强,多数时候很宽容,有时是因为产业关系复杂,有时只是觉得做电影不容易,能帮则帮,最多不骂呗。
第四种是普通观众,容易被引导,构成很复杂,大众趣味与小众趣味的界限也愈发模糊,可能会被随时修正,对于普通观众而言,电影仍是娱乐消费大于文化产品的属性。
说回到《马赛克少女》,花了很长时间拍电影,但没有与仍在不断发生的社会问题产生联系,王子剑感到很惋惜。
目前这部电影仍停留在审查阶段,何时能与观众见面,王子剑没有回答。
备受期待的信心之作《东北虎》
聊完前作,笔者接着问了黑鳍出品新片《东北虎》的近况。
说到这个项目,笔者在2012年就听身边人谈起过,那时候还没有黑鳍这家公司,该片的导演耿军也只是在独立电影圈有名气。听说耿军是想找孙红雷当男主角,后来也就不了了之了,现在的章宇和马丽已经是后话了。
作为导演耿军的第一部院线电影,王子剑很看好《东北虎》。在《东北虎》之前,黑鳍与耿军合作过《轻松+愉快》,该片入围过金马影展4项提名,并在圣丹斯电影节获得评审团特别奖。
在王子剑看来,《东北虎》在文本上很成熟,在作者趣味非常突出的情况下,叙事脉络仍是扎实和精彩的,他们后期推进项目的过程很顺利。
演员在这部片子里表演有很大的发挥空间,黑鳍对流量、热度、明星的敏感度很低,演员能不能胜任角色、能不能演好才是最重要的。
在接触过多位演员后,结合年龄、档期等因素,决定用章宇担当男主角。章宇跟王子剑和黑鳍的另外两位合伙人都是酒友,但从没合作过一个项目。当时他看过剧本对这个项目称赞有加,最终在酒桌上就把事儿给定了。
《东北虎》女主叫美玲,至于找谁跟章宇演对手戏,也颇费心思。演员马丽是王子剑通过另一位制片人谢萌的朋友牵线联系的,聊过两次后女主终于定下,甚至 合同还没弄完,马丽就开始工作了。
马丽在片中的角色与开心麻花有着很大不同,在片中她饰演一个寻找老公小三的侦探。马丽在现场很专业,也很信任导演,导演想要什么情绪,想要哪种表演方式,她都能准确给到。
尽量不做“中间”的电影
不管是《马赛克少女》,还是《东北虎》,体量都不很大。“小”对于王子剑来说,代表着自由。
“黑鳍接下来不想做“中间”的电影”,他所谓的“中间”指的是既得是一个作者电影,又得有市场考虑,还要兼顾一个好的工业制作水准。
在他看来,预算为500-1000万左右的电影很尴尬,一定会受到资本的牵制,同时表达也会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不敢不狠,又不想太通俗,体量小,市场包容它的可能性也小。
黑鳍今年还有《她房间里的云》和《不要再见啊,雨花塘》两部新片拍摄完成,都是女导演的处女作,成本很小,风格耀眼。王子剑明白自由表达的代价是什么,他也不想拉太多资方下水。
黑鳍要不然就做大体量的作者电影,要不然就做特别小的,以大养小,没有中间。王子剑觉得这样会保证黑鳍的活力。
对于黑鳍这样的小公司来说“量化”同样重要,“一个项目是否需要超支,性价比最高的超支是多少,在什么时候超支最合适,这其实都是可以在早期就量化的数据 。” 王子剑拿《东北虎》举例,在开拍前,他们给导演7天试错的时间,导演用这7天的试错期,与演员、剧组进行磨合。在实拍《东北虎》的时候,这 7天对素材起到了极大的作用。
王子剑说,《东北虎》的制片机制很健康,每天的拍摄工作结束后,会组织核心主创一起看素材,每天会花大量时间根据初剪素材讨论影片的调性,分镜,表演等等,制片组在现场根据讨论情况给出拍摄方案,也会不断地判断进度是不是在控制范围内。
“尤其是在拍摄初期,风格上的东西还在尝试,这样做非常即时有效,如果觉得素材不对或不够好,第二天马上就有新方案的安排,有问题了就马上解决。”
让观众相信黑鳍
如果控制“体量”是黑鳍维持生存的手段,那么求“新”就是黑鳍未来发展的根本。
王子剑说,黑鳍出品的电影一定要“新”,微观上要新,宏观上也要新。即便是更古典的电影类型,也可以通过一种“新”的角度和美学进行当代的创作。
如果把“新”继续拆分,可能也会包含“危险”“不安全”这样的关键词。他解释道,“这个危险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危险,而是在美学上的侵略性,它会撼动某些坚固的东西,不是在安全的常识范围内思考,但只有体量“小”才能完成运作。”
像黑鳍这样的制片公司,必须要强调性格,才可以让公司走得更远。
在采访的最后,笔者问王子剑给黑鳍的未来定下了什么目标。
他回答得很实际,首先,黑鳍要活下去。2019年是黑鳍的第7个年头,他希望公司在第十年之前做出一部让他自己最满意的作品,一部让观众满意的作品,达成一种双向的信任关系。
他希望,等公司到第十年的时候,从黑鳍的作品序列里,看到的不仅是公司的变化,也有当下的变化。即便外面的世界一直在变化,黑鳍输出的价值观也不会变。
“我们不要停下来,即便大家都走,浪潮也走了,我希望黑鳍仍然是最后一个在做这件事的,黑鳍活在海里。喜欢黑鳍电影的人,他们通过我们的电影获得安全感和达成共识,我们也会不停地和电影亲吻与纠缠,因为这是做这件事的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