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航天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坦然面对失败,最终掌握卫星回收技术

2020-04-23   航天君

众所周知,自从人类掌握卫星发射技术,太空就成为了人类一直想要探索的未知之地。尤其是在冷战期间,美苏两国之间的军备竞赛自然也是加速了世界航空水平的发展,我国自然也不甘于落后,因此在钱学森先生的主持下开始发展极具我国特色的航天事业!

正在攻关卫星回收技术的科研人员

如何能够回收已经发射的卫星一直是尖端技术。在卫星通讯能力不发达的年代,各国只能通过回收卫星,才能够获取遥感卫星或者间谍卫星所拍摄的资料,所以我国急需攻关卫星回收技术。

美国无疑是太空探索的先驱者

美国作为全球航空实力最强的国家,自然也是首个开始研发卫星为首技术的国家。对美国而言,美国一直希望能够利用卫星对前苏联进行侦查,所以只有掌握回收技术才能够收回卫星所拍摄的照片。

美国的航空技术首屈一指

从1959年2月开始,美国开始“发现者”系列卫星的发射工作。由于卫星返回技术尚不成熟,强如美国也连续经历了7次失败,最终才在第8次成功回收卫星。随后前苏联也成功进行了卫星回收技术的试验,这意味着美苏两国的卫星可以毫无忌惮的在全球范围内收集各国的情报。对于我国而言,首颗卫星“东方红”号还没有发射。

长征-2号运载火箭

在“东方红”号卫星成功发射之后,我国的卫星发射技术日渐成熟,加上科研人员的攻关,我国于1974年9月12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开始了首次可回收卫星的发射试验。但是正如前文所述,即便是美国都经历了多次失败才掌握相关技术,我国的首次回收试验因为运载火箭的暗伤,导致火箭发射升空20秒后发生爆炸。

成功回收的卫星

但是试验的失败并没有阻碍科研人员的热情,在充分进行了论证和寻找问题后,我国又于1975年11月26日开始了试验。而此次试验无疑是非常成功的,我国最终在三天后成功收回了这颗遥感卫星,这距离“东方红”号成功发射过去仅仅5年。而在整个试验中,我国还建立起了配套的深空检测体系,这意味着我国可以在地面随时监测自己发射的卫星。随着“远望”系列监测船和其他地面监测站的建立,现在我国的卫星监测体系已经变得非常完善和强大。

中国航天未来只会更加强大

航天事业的发展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在上个世纪我国无论是经济还是基础科学都非常落后,这也导致我国在航天事业的发展中经历了许多的挫折。而正是这一次次的失败和挫折,为我们积累的丰厚的经验。相信只要我们正视错误和挫折,中国航天将会更上一层楼。今年以来,我国罕见遭遇了两次发射任务失利,但失利不会影响中国航天人奋勇冲锋的拼劲和闯劲,后续我国还将进行空间站,火星探测,嫦娥5号等多次重大科研试验任务,压力无疑更大,难度无疑更高,在经历过失败后,目前的科技人员更需要的是鼓励和支持。失败并不可怕,害怕失败才可怕,还有2个小时就将迎来我国的第5个航天日,让我们在航天人的节日里,为航天科技人员鼓劲打气!

作者:H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