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肉鸽养殖可以说存在比较广泛的群众基础,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饲养的肉鸽品种约有20多种,分布在国内不同地区的养殖场,且每个品种有着不同的品种特性,比较常见的饲养方式有散(群)养和笼养两种。
上世纪70年代以前国内的肉鸽养殖基本上采用的都是散(群)养的方式,养殖的鸽舍一般要求与地面隔离,一般养鸽户都是将鸽子放入统一的空间进行饲养管理。有条件的养殖场会精细些将整栋的鸽舍分成许多小的空间,每间的面积大约在8-10平方米,饲喂种鸽20-30对,肉鸽的产蛋、孵化、及育雏均在这个空间内完成。肉鸽散(群)养时鸽群的活动空间相对较大,鸽子也可得到充分的运动,有利于其体质的增强。充足的光照和新鲜的空气,更有利于肉鸽保持良好健康的体魄,从而增强自身的抵抗能力,也利于肉鸽提高自身的生产性能。
但也存在一定的不利因素,散(群)养的方式的鸽舍投资成本相对较大、房间的利用率较低,饲养管理上也不太方便,养鸽户无法观察掌握到每对鸽子的动态和生产情况,体质相对较弱的鸽子会出现营养不良等问题。散(群)养时鸽子之间会出现个相互啄斗的现象,正在交配对的鸽子极易受到其他鸽子的干扰,影响其受精率。另外鸽舍内的饲料、饮水和保健砂等也极易受到污染,极易诱发各种疾病。鸽子之间频繁的接触易于疾病的传播,鸽病也不易被及早发现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