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思录》可以称得上是一本奇书。
因为:
温家宝总理说他把《沉思录》天天放在案头,每天都在看,可能读了有100遍。
美国总统克林顿称《沉思录》是除《圣经》外对他影响最大的一本书。
乔布斯说他17岁时读到了《沉思录》的片段就影响了他的一生。
《沉思录》的奇,不仅在于对各国政要名人的深刻影响,这本书的作者和流传本身也是一段传奇。
《沉思录》是公元2世纪后期古代罗马皇帝马可·奥勒留传下来的一部个人哲学思考录。
马可·奥勒留半身像
奥勒留是西方历史上少有的明君,不仅善于领兵打仗、治理国家,对人生的思考同样深刻。这或许也是他在位时罗马帝国首度出现两帝共治却没有出现内斗情况的原因吧。
《沉思录》现在应该算得上是畅销书,不过很多人翻开这本书读了之后觉得看不太懂,都是一篇篇的平常道理,没什么意思。因为这本书本身是奥勒留写给自己的,并不打算给别人看。
《沉思录》长达十二卷的内容都是奥勒留对于生命、死亡、信仰等哲学问题的思辨,是他在行军打仗的间隙,鞍马劳顿中写就的。《沉思录》的书名也是后世人取的,因为奥勒留并没有命名它,多数的手稿或是没有题名,或是加有“为自己而作”注脚。
也是,谁会特地给自己的日记取名字啊。
要理解《沉思录》,需要先要了解斯多亚学派。奥勒留是斯多亚哲学流派的代表学者,因而《沉思录》中处处都体现了斯多亚哲学的思想。
斯多亚哲学是西方众多哲学流派中的一支,在现代哲学中不太受大众关注,因为研究者觉得斯多亚哲学没有什么体系。但其实西方古典哲学流派传授给人们不止是系统的理论知识,还有各派别不同的生活启示。
斯多亚学派对人们的要求是:遵从自然而生活,或者说,按照本性生活
理性是人类独有的思维方式,理性认识是人和禽兽最本质的区别。所谓“本性”便是指一种普遍的理性,“自然”即是指宇宙运行的规则,受理性支配。人是自然的一部分,“遵从自然而生活”就是遵从理性认识,与自然和谐共处。
奥勒留写作《沉思录》的过程也是对自己的反思和锻炼,将斯多亚派中学习到的为人处事的理念实践应用到日常生活中。
即使身处高位,奥勒留依旧每天提醒自己,皇袍贵重也终究会腐败,皇权诱人也会消逝,荣耀权利不过都是过眼云烟,最重要的是内在的品格和思想。奥勒留对此有清醒的认识:“属于身体的一切只是一道激流,属于灵魂的只是一个梦幻,生命是一场战争,一个过客的旅居,身后的名声也迅速落入忘川。”
阿馆还节选了《沉思录》中的一些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环境难以改变,学会适应你命中注定的环境;爱你命中注定所要遭遇的人,而且是要真心的爱。
“对东西发怒是毫无意义的,因为它们毫不介意。
“不要为将来担忧,如果你必须去到将来,你会带着同你来到现在时一样的理由去的。
“要知道一个人只能死一次,也只能活一回;一个人能剥夺的,只有现在。
当然任何思想都不是绝对的,《沉思录》的自省、克制是它的特点,有人甘之如饴,有人视如敝屣,但不可否认的是哲学对于人生的意义。
“一个人靠什么指引呢?唯有哲学。”
这正是《沉思录》历经千年仍然能击中每一位阅读者的原因。
藏书馆本期【达人讲书】已上新《沉思录》课程解读,当你陷入人生迷茫的困境或是烦躁不安时,或许可以到《沉思录》里找找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