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快速获得化解冲突问题的关键钥匙?| 你需要了解个案概念化九框架

2022-08-08   简单心理

原标题:如何快速获得化解冲突问题的关键钥匙?| 你需要了解个案概念化九框架

豆瓣有个热门话题 “让你感受很好的心理咨询师,具备什么样的特点”。

热门回答中,提到了及时反馈。

有个豆友分享了TA的故事:

我的心理咨询师像是一位外科医生,可以迅速看清问题本质,几句话就能点醒我。他的冷静、客观和专业让我对他的信任值持续上升。

咨询结束前的几分钟,我鼓足勇气,告诉他内心隐藏已久的一个秘密——在这个陌生人面前,我显露了内心最阴暗的一面。

心理咨询与治疗能否成功帮助到来访者,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咨询师与来访者能否建立起一种公开、信任、合作的互动关系。当咨询师关注来访者的感受,并且这种关注非常即时到位时,来访者会越喜欢对方,安全、信任、温暖的工作同盟就更容易建立。

但建立一个良好的同盟关系,并非易事,尤其对那些没有掌握个案概念化模型的咨询师来说,面对来访者的滔滔不绝与情绪展露,不能及时抓住重点,自然也做不到像故事中的咨询师一样,迅速看清问题本质,点醒来访者。

为什么很多咨询师的脱落率居高不下,跟个案概念化做不好有很大关系

认知行为疗法创始人之一的梅肯鲍姆博士说:在他55年的从业历程里,逐渐发现一个问题:他训练治疗师中有25%的人得到了50%的效果,也减少了50%的脱落。

这25%的咨询师有两个特点:

1、在建立个案概念化模型时,能使用和来访者合作的方式

2、通过提问的艺术让来访者参与到治疗过程中。

这两点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以航行举例,一个不会个案概念化的咨询师,就像一个没有航行地图的船长,没有方向与目标,自然也不会想着如何省力的出发了(对咨询师来说学会提问也是省力的出发)。

01

什么是个案概念化?

想要理解个案概念化,我们需要来解决两个问题:什么是个案、什么是概念化过程。

个案:在进行一对一心理咨询、或者家庭治疗的过程中,接触到的来访者、来访者夫妻家庭,属于个案。

概念化过程:利用心理学的理论对来访者的情况进行理论假设,它回答了“来访者为什么会成为现在的状态”这个问题。

个案概念化并不是个一次性步骤,这是一个基于手头资料的持续修订过程。就像船长会不断使用地图以确保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一样,咨询师也应该不断检查自己掌握的资料以及这些资料在多大程度上支持你的假设,并不断重新调整。

个案概念化的水平是评估咨询师发展的重要指标,经验丰富的咨询师除具备精熟的咨询技巧外,应该有能力依据自己的理论倾向形成对来访者问题的诊断以及处理策略。

  • 如何进行个案概念化?

  • 过程中有哪些注意事项?

  • 哪些问题是需要重点提问和关注的?

如何进行个案概念化?

过程中有哪些注意事项?

哪些问题是需要重点提问和关注的?

梅肯鲍姆博士总结了个案概念化九个框架,又称9Box(9框架法),可以有效解决这些问题。

这9框架中不仅点明了每一步需要做的具体事情,而且列出了提问话术参考模板及注意事项,不仅给你“地图”,还教你“省力策略”。

助你从理论轻松落地到实践,堪称“保姆式”教程,非常适合新手心理咨询师、精神科医生及心理临床工作者。

02

个案概念化九框架

Box1&2:收集来访者的背景资料或接收治疗原因

参考提问话术:

“你为什么来这里呢”(痛苦、症状、当下和过去)

“当……时,情况是否特别糟糕”,“但当你……时,它往往会改善”

“它是如何影响你的(在关系、工作等方面)”

Box3:共病或同时出现的精神和生理问题及其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参考提问话术:

“此外,你还经历了(挣扎着)……”

“这对你日常生活的影响是……”

Box4:维持并可能加剧个案的行为和情绪挑战的过去和当下的压力源

参考提问话术:

“你正在经历的一些因素(应激)似乎会维持你的问题……或使问题加剧(变得更糟)的因素似乎是……。(当前/生态应激源)”

“不仅是现在,这种情况已经持续了一段时间了,这一点从以下几个方面可见一斑……”(发展性应激源)

注意四类压力源的例子:

1. 日常烦恼:人际、经济、医疗、法律和新冠疫情相关的压力源

2. 生态和环境:生活在暴力、贫困、无家可归、歧视、微侵略和气候变化的“高风险”地区

3. 发展性:累加的负面童年经历(Adverse Childhood Experiences , ACE)暴露史,直接或间接的创伤和受害经历,以及个人损失经历。

询问患者,在经历了这样的创伤伤害和损失后,会留下什么挥之不去的影响?这样的经历,患者对自己、他人和未来得出了什么结论?将这些内容写在报告中。

4. 精神病理家族史和创伤的代际传递

对可能导致脆弱性的遗传因素保持敏感。例如,患者的父母物质滥用,或是在无效的家庭环境中长大,或是由抑郁症母亲抚养长大的,或是有受害历史的文化群体的成员。

Box5:治疗史

如果患者表示自己接受过治疗,请问以下问题:

“对于这些问题,你接受的治疗是--注明类型、时间、由谁”

“最有效(效果最好的)的是……,正如……所证明的那样。”

“但你完成治疗是有困难的,这一点很明显……”(获取依从史)

Box6:个人、社会和系统的优势与资源的证据

参考提问话术:

“你已经证实的或者能够你为目前的情况带来的一些资源(复原力的迹象)是……”

“此外,您可以寻求(获取)的一些人员(资源)是……”“他们可以通过做一些……提供帮助。”(社会支持)

注意:在列举这些“尽管”行为和资源时要具体

Box7:风险与保护性因素

参考提问话术:

“我有明白你所说的话吗?”(总结风险和保护因素)

“对于这些不同的领域,你认为我们应该从哪里开始?”(与来访者协作并协商治疗方案。不要成为来访者的“替代额叶”)

Box8:结果(目标实现评估程序)

参考提问话术:

“让我们思考一下您对治疗的期望是什么。作为我们共同努力的结果,你想看到怎样的改变?(短期内)”

“我们怎样能从你过去的经验中得到启发呢?”

“还有谁会注意到这些变化呢?”

Box9:个人、社会和系统障碍和治疗障碍的评估

参考提问话术:

“如果可以的话,我还有最后一个问题。你能预见到任何可能阻碍你实现治疗目标的阻碍吗?”(与来访者一起考虑可能的个人、社会和系统障碍,在记录并解决了希望和资源前,不去解决潜在的障碍。)

“如何预测、计划和解决这些潜在的障碍。”

“让我们再回顾一遍……”(回到个案概念化,让来访者用自己的话说出治疗计划。让重要他人参与个案概念化模型和治疗计划。征求他们的意见和反馈。在整个治疗过程中,与来访者一起重新评估治疗计划。

03

不同议题如何利用 9Box 进行个案概念化

除了拥有专家式的条件性知识,常见及复杂精神、心理障碍的个案概念化也是咨询师需要预先准备的工具包。就如对抑郁、焦虑、强迫、PTSD、悲伤、愤怒、物质成瘾等问题的个案概念化。

如何才能在接手具体个案前,就能对常见及复杂心理障碍进行概念化,这成为咨询师高效工作、成长的重点。

针对不同常见及复杂心理问题,也是可以利用9Box进行概念化的,但一定要基于各议题的特殊性及最新进展展开。

以复杂性悲伤为例,复杂的悲伤发生在大约 7% 失去亲人的人身上。他们无法有效应对丧亲之痛,会陷入悲伤之中,陷入无声抗议的徒劳斗争中,试图避免提醒,并无助地被无休止的剧烈痛苦情绪所带走。

复杂性悲伤的诊断

复杂性悲伤不在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中 , 所以没有官方的诊断标准。然而,有相当多的证据表明,复杂性悲伤是一种特殊的综合征,不同于正常的悲伤和其他情绪和焦虑障碍。 临床症状可以理解为由长时间强烈的急性悲伤症状组成,伴随着一系列复杂的思想、感觉和行为。

1、复杂的想法

包括无休止的质疑、担忧,对损失的环境或后果的某些方面的沉思。一个患有复杂性悲伤的人可能会陷入反事实的思考,回顾并坚持“如果只是”的想法,而不是反思死亡的现实和影响。还有可能会对未来产生灾难性的影响,不停地担心一系列可能发生的坏事。

2、复杂的情绪

过程是负效价情绪,如内疚、嫉妒、痛苦或愤怒,它们被无情地激活并过度痛苦,没有积极情绪的喘息期。当积极的情绪出现时,会带有罪恶感。过度消极的情绪会让失去亲人的人的注意力集中在围绕死亡这一痛苦事件上。

3、复杂的行为

包括过度回避失去的提醒,强迫性的接近寻求,或者两者都有。例如,患有复杂性悲伤的人可能会极大地限制他们的生活,以试图避免他们与死者一起去的地方或死者喜欢的情况。他们可能会避免和家人或朋友在一起,因为对死亡感到焦虑。与此同时,一个患有复杂性悲伤的人可能会花很长时间试图通过照片、纪念品、衣服或其他与所爱的人相关的物品来拉近与死者的距离。他们可能想看、听、摸或闻一些能让他们想起已故亲人的东西。

复杂性悲伤症状会导致大量的痛苦,通常会干扰患者的功能和寻找生活意义和目的的能力。许多复杂性悲伤患者有自杀的想法,有时达到令人担忧的程度。

因为症状重叠和共病在复杂性悲伤中是常见的,导致对其的鉴别诊断具有挑战性,所以诊断之前首先要明确不同病症之间的区别,以抑郁症为例,复杂性悲伤的症状和重度抑郁症有一些重叠,但复杂性悲伤症状强烈集中在损失上。例如,负罪感与让死者失望特别相关,而抑郁症中的负罪感是普遍的和多方面的。还体现在患有复杂性悲伤的人认为世界可以通过死者的再现而立即变得正确,而患有抑郁症的人没有这样的幻想。

所以在治疗之前有一个概念化复杂性悲伤的框架是有用的,以便更好地完成鉴别诊断,识别危险因素,理解用于治疗复杂性悲伤的原则。

简单心理联合世界级大师唐纳德·梅肯鲍姆博士,推出个案概念化基础课《跨流派通用 个案概念化30讲》,手把手带你做案例概念化,让梅老师55年的临床经验成为你咨询技能提升的助燃剂!

梅老师有收集问题的癖好,在其55年的临床历程中,他收集了最好的问题让咨询师用来完成各种治疗任务。除了上文第二部分涉及到的问题外,梅老师还有很多”拿来就能用“的干货。

梅肯鲍姆老师不仅是CBT创始人,他本人建构个案的能力甚至影响到后续建构主义心理咨询流派,像短程焦点解决、叙事疗法等解决困难个案,如果你想系统提升,可以通过下面课程跟梅肯鲍姆老师学习

点击阅读原文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