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昔日第一石油城:石油开采成空城,由市降镇,房价不到一千元

2023-11-20     花西亦花心

原标题:中国昔日第一石油城:石油开采成空城,由市降镇,房价不到一千元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古时的“玉门”蕴含游儿思乡报国的深情,饱含张扬青春的色彩;现代的玉门则是国家石油基地的代名词,声名远扬的铁人王进喜就诞生此地。

然而,现在的玉门基础设备老化,人口稀少,稀落的街道只有时不时从紧闭的斑驳铁门中传来几声犬吠。昔日中国石油第一城究竟为何会人去楼空呢?

兴也石油,亡也石油

玉门作为中原的边陲要塞,同时还承担着国家石油供给的重任。20世纪五十年代,玉门孕育了中国第一个石油基地,打破了“中国贫油论”传闻。

在铁人王进喜、李四光的带领下,用自己的头脑和双手给藐视中国的外国专家一个有力的反击。“众人拾柴火焰高”,他们凭借坚韧不拔的毅力和辛勤的汗水在黄沙大漠上建立了一座光芒万丈的石油城。

建城初期,玉门油田承担了中国将近百分之九十的用油量,年均生产石油多达七十五万吨,占当时全国生产总量的百分之八十七,当之无愧中国石油第一城。

曾有人盛赞玉门:苏联有巴库,中国有玉门。凡有石油处,就有玉门人。

当时玉门总面积扩展到一万多平方公里,人口多达十三万余人。随着玉门石油的开采,玉门周边基础设施几近完善,为玉门吸引来大量相关行业。

石油开采业衍生出大量相关行业集聚玉门,玉门繁荣景象盛极一时。地质研究工作、石油加工行业、服务教育事业都出现百年难遇的盛况。

玉门油田在中国石油行业属于领头羊的存在,肩负为国家输送石油人才和提供先进勘探技术的重任。

玉门油田生逢其时,又重任在肩。玉门油田一方面是为中国石油行业发展提供范本,另一方面为是中国建设初期添砖加瓦。

一个国家石油储备是否充足一定程度上影响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石油是工业命脉,事关国家兴亡。

石油作为国家战略基石,是经济发展的强劲动力。石油对国家的重要性决定了玉门对中国的重要性,加上国家政策的扶持,玉门市在发展得很快,一跃成为当时国家重点工业城市。

随着石油开采,诸多对环境问题扑面而来,石油开采总有枯竭的一天,到那时玉门将会何去何从呢?

油尽灯枯变“鬼城”

20世纪初,玉门石油产量已达一亿吨,玉门石油储量几乎为零。石油资源消耗殆尽,人们也开始搬离这座熙熙攘攘的石油基地,从当时十三万余人骤降到如今的两万余人。

房屋早已人去楼空,稀少的人群、杂乱的街道、荒废的屋宇,玉门市变成了一座名副其实的“空城”,曾经繁华的石油大城因石油开采环境恶化变得萧条荒凉,玉门市降级成为玉门镇。

20世纪石油开采人们并未意识石油对环境的危害,随着石油开采力度的逐年增强,对玉门水资源、土壤环境、地质环境、空气质量产生诸多影响。

我认为玉门市之所以人去楼空变“空城”,很大程度上与土壤环境、水资源、地质环境等环境恶化有关

1.水资源

石油在开采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有毒废水,这些废水中存在大量未提取干净的石油和废弃残渣。

20世纪我国的提取技术并不十分成熟加之人们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并不强烈。这些废水未经处理随意排放,会对地表和地下水严重污染。

经过食物链的生态循环,这些有害物质会以食物的形式进入人体,长期会对身体健康造成极大的危害。

石油开采过程中会消耗大量水源,长期地抽取地下水会造成地下水位下降、水资源匮乏、湖泊萎缩。使用受污染的水源灌溉农作物,也会对土壤造成严重污染。

2.土壤环境

已受污染的水源灌溉农田,不仅会影响农作物产量,还会对土壤造成严重污染。在开采过程中,不经意滴落在地的落地油也对土壤造成严重污染。

落地油黏度大、密度小且不易溶于水,能够渗透土壤深度深达十几甚至几十厘米。落地油中的有害成分会破坏土壤的物质结构,降低土壤质量。

有害物质更会影响农作物生长,阻断植物从土壤中吸收营养,从而造成粮食减产。石油中含有的致癌成分在经过动植物吸收后,经过食物残留在人体内,损害健康。其中难以被土壤所吸收的物质下沉渗入地下水污染水源。

石油开采所需要的大型基础设备建造会使以遭到破坏的土壤雪上加霜。土壤主体构造破坏、地表形态的改变和地下岩石松动等使地质环境受到重创。

3.地质环境

石油开采钻井必不可少的一道程序,常见钻井深度为4500米,最深可达8588米,在钻井过程中开挖的土体随意堆放,不可避免会对地质压力造成破坏,地表坡度和形态发生变化。

在没有保护措施的前提下,经过暴雨的冲刷极大可能诱发滑坡、坍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滑坡、坍塌加速地表土壤侵蚀、水土流失严重。

4.空气质量

此外,玉门位于广袤的西北大地,大风天气居多,受风力影响很容易形成风沙天气,造成空气污染。加之水土流失大量沙尘留在地表,两者相加形成风沙天气污染大气环境,影响人们出行。

石油开采过程中石油的有害气体挥发在空气中,在被紫外线照射后,发生化学反应,产生致癌物质破坏臭氧层。

石油开采给玉门人们的生活和出行造成很大的困扰。

落地油对土壤造成污染,粮食减产;石油中有害物质渗入地下水,危害人体健康;钻井挖土破坏地质构造,水土流失严重,风沙天气增多且石油钻井噪声严重,影响居民日常生活。

近年来石油开采临近尾声,加之种种原因人们不得不搬离玉门。人口流失严重,房屋供大于求,房价一跌再跌。

人口流失,房价下跌

近年来,玉门市将政府搬至七十多公里外的玉门镇新区,玉门市也从市降级为镇;房价也是急剧下跌,房价不到一千,一套住宅房屋只需要两万五千元,一些楼房甚至直接荒废或沦为乞讨者的容身之所,早已不见昔日的繁华景象。

玉门落得如此惨烈悲凉的结局,石油资源的枯竭和人口流失的原因为,还有玉门油田的管理方式及对生态保护的忽视。

玉门油田在20世纪开发时,管理方式的落后、产业结构存在缺陷以及对当地环境保护缺乏重视。

早期开放盲目追求产量,忽略生产和生活区的划分,石油开发区和居民住宅区相互交叉生态环境破坏严重。

玉门人口流失房间下跌的局面早已回天乏术,我们只有是是是在不断地摸索和成长中避免像玉门油田这样的遗憾。我们应该学习像德国鲁尔工业区转型成功的经验,保护自然环境,维护生态健康。

石油开发并不是一味只有弊端,石油开发聚集大规模的工程,吸引人才和带来大量的就业机会,很大程度上推动玉门城镇化发展,其对玉门城市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拉动作用。

青海冷湖石油小镇最后的命运同样令人惋惜,冷湖同玉门一样兴于石油,亡于石油。青海冷湖和甘肃玉门的命运催使我们努力向前发展,我们应该从自身做起,保护自然环境,促使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随着经济的发展,对于石油的需求越来越供不应求,在追求产量的同时更要注重对环境的保护,将保护生态环境放在重要地位。

不仅仅是依托石油而兴起的城市,还有依靠自身独特资源而发展起来的其他地区,更要将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长远目标。只有这样才不会在资源消耗殆尽时消失在历史尘埃中。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f92aa2b09b9fa5956e571be48dc933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