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一大学生年少时犯过错,入职时被拒:给家长敲响了警钟

2022-06-01   看见不如不见

原标题:郑州一大学生年少时犯过错,入职时被拒:给家长敲响了警钟

郑州一大学生年少时犯过错,入职时被拒:给某些家长敲响了警钟。

今年我国大学毕业生人数又突破了新高,无形中加剧了大学生们入职的难度,要想找到一份称心如意的工作更是难上加难!因此,一旦找到一家好一点的单位,而且单位愿意录用,那简直是天降甘霖了。但对郑州一名叫小龙的大学生来说,4月份找工作的那一段经历堪称冰火两重天了。

小龙报名招聘某金融机构工作人员,经过一系列的操作,参加了初试、复试,全部通过了,后提交资料,又参加了三四天的入职培训。应该说,这份工作是稳妥妥的了。小龙对未来的工作也充满了信心,只要等培训一结束就可以签约入职了。可惜,小龙等来的却是一个坏消息。

正当小龙准备量尺寸申报工装时,小龙被告知该金融机构不能录用他。原因是单位查到小龙曾经有犯罪记录!按规定,金融行业是不能录用有“案底”的人的。小龙蒙了,左思右想也没想出曾经的犯罪记录,于是回家和父母讲述了自己的遭遇。

父母想了好一会儿才想起,小龙在读高中时确实是犯过一件事。他曾经和其他同学一起“抢”过另一位同学的书包。被抢同学的父母报了案,而且书包里有一副价值几千元的眼镜。于是小龙等人被警方刑事拘留了,当然后来这件事家长赔偿了损失,达成了和解。

当时小龙尚属于未成年人,当时虽没有被起诉,但有关部门认为小龙因涉嫌抢劫罪、无逮捕必要,决定不批准逮捕,并取保候审,由检察院对其进行6个月的监督考察。当时小龙的家长觉得,小龙是未成年人,犯罪记录不会被公开的,而且还特意问了有关部门,不会影响将来上学就业。谁知道,这么多年过去了,报应还是来了。

未成年人犯罪记录按规定是不应当公开的,以便将来他们能够“无痕”进入社会。那小龙的案底怎么会被查到?这是一个谜。不过,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这是亘古不变的老话。还有一句俗话说得更好——出来混总是要还的。

小龙招聘冰火两重天的遭遇,根源肯定是有关部门工作上的失误,没有严格按照规则操作,导致案底被查到。但始作俑者肯定不是“工作失误”,还是自己年少无知,又缺乏严格的家庭教育。父母在教育孩子上存在严重的误区,认为孩子尚小,犯些错误很正常。目前,小龙都不敢轻易出门找工作了,深怕再被人家深挖而嘲笑。

我们不少的父母都有这么一种错误认识,平时对孩子管束不严,一旦犯事了还拼命护犊子,心想反正有《未成年保护法》,至多损失一点钱财。家长从思想上完全不考虑孩子犯错后的后果,只认为自家孩子不会受损失,小龙的教训应该让这一批无所谓的家长惊醒——不是不报时候未到,总有一天不管教的家长要为自己的不作为付出代价;对孩子而言,年长后总有一天要为自己年少轻狂付出代价。

各位,你们如何看待小龙冰火两重天的遭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