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能在乐夏3中找到共鸣的力量

2023-08-19     呆若木一

原标题:每个人都能在乐夏3中找到共鸣的力量

看完《乐队的夏天》第三季的第二期,最大的观感印象是,这一季的乐队无论是风格还是地域都多元了许多。

来自天南地北的文化碰撞

就拿这一期来说,回春丹来自广西,麻园诗人来自云南,散人来自四川,九连真人来自广东,绝对纯洁来自上海,安达组合来自内蒙古……他们有着不同的口音与表达习惯,让舞台呈现出了一种天南海北齐聚一堂的观感。

往往一个人的音乐表达植根于他生长的文化环境,体会到的风土人情自然会对演绎出来的音乐有着深远的影响。

曾在第一季登场的九连真人,用客语摇滚的形式让人眼前一亮,以小镇青年视角结合民族音乐的形式让他们一跃成为了第一季备受瞩目的“黑马”。这一次“回娘家”的他们则以聚焦互联网流量世界的新作《引流》登场,标志性的风格依旧。

来自内蒙古的安达组合,将马头琴、口弦琴、呼麦等与摇滚乐相融合,气势非凡,为舞台带来了澎湃的草原之声。他们的表演是乐夏舞台上难得一见的震撼场景,最后获得了235的全场最高票,直接晋级,可见像安达这样的蒙古音乐在乐夏舞台同样有一席之地。

我个人对此感到很欣慰。包括之前的HAYA,包括我自己很喜欢的杭盖,都是中国乐队音乐里不可或缺的民族之声。希望听众也不要以一种“猎奇”的角度来欣赏他们,他们与听众互通的语言是音乐里那种共通的情绪与想象。

多元曲风的包容与融合

在乐夏舞台上,除了不同地域元素的碰撞,我们同样能听到不同风格的音乐在此登场。

这一期我个人最惊喜的是超级市场。

作为中国第一支真正意义上的电子乐队,超级市场在“摇滚”风格偏多的乐夏上,偏偏贡献了一个气质冰冷、克制、却又对音色精准苛求的演出,如果说其他乐队的演出多少还能感受到那种以能量感染全场的倾向,那么超级市场的音乐则是用一种更加深邃的听感在征服听众,他们带来的东西是美学上的一种多元化感受。

同样我感到惊喜的还有偏个性的绝对纯洁和鬼否,前者的反高潮倾向和后者的数摇都是我认为乐队版图里不可或缺的元素。

来自广西的回春丹,以复古Disco融合摇滚乐的风格,以相对上口的旋律与易于跟随舞动的节奏感在互联网走红后演出巡遍全国。这次登场带来的《梦特别娇》是他们的代表作之一,梦幻浪漫的色彩与复古气味浓郁的萨克斯结合主唱慵懒的演绎口吻,让人宛若在看一场港风电影。

回春丹常常被人冠以“网红乐队”的名号。的确,他们的走红本身就和他们的音乐里相对能够容易被大众捕捉的流行化元素不无关系,我个人认为他们的现场演出还是很扎实的,而且能够在流行之中塑造出自己独特的气质,这本身也是一种能力。好的流行乐永远是90%的旧物和10%的新东西,关键就在于他们找到了那10%。而至于是否能够持续影响走红,就要看他们如何持续经营这10%。这对其他乐队也同样适用。

来自云南的麻园诗人,最让人感到特别的是主唱苦果的唱腔,声如其名,特别“苦”,有种质朴残破的听觉感受,不是传统意义上“完美”的声音,却能带出非常奇特的情感表达。

从这些乐队的创作里,你也很容易捕捉到他们创作中那些真实的生活痕迹。这一点特别典型的是散人乐队的《蚂蚁》,聚焦普通平凡人的生活经验,在其中抛出梦想的议题,有一种朴实的励志色彩。

在风格上,上一期登场的Mr.Miss也是乐夏中的一个“异数”。

重新回到乐夏舞台的他们在坚持自己标志性的爵士风格基础之上,《低语》的歌词与刘恋的舞台表演还透露出强烈的反凝视、反权威倾向,比起之前聚焦生活细节的歌词多了更多的尖锐与批判意味。这也是一个少有的视角。

整体看下来,你依然会感觉到乐夏节目本身的特别——它对曲风的包容性、对地域的包容性、对原创的包容性、对个人气质的包容性在音综里是很靠前的。其他节目可能会追求某种统一标准下的好,而在这个节目里,你不特别、不超越标准本身,反而容易不被看见。

是音乐的力量,是包容的力量

乐夏作为聚焦乐队的综艺,本身其舞台上的音乐并非大众传统意义上的“流行音乐”,为什么这个综艺能够得到那么多人的喜欢,也是在于这个节目给到多元化的乐队舞台、让他们自在呈现后,那种感染力自然而然地会让人走出自身的边界,产生共鸣。

同时,乐夏的投票规则是“你喜欢”,并不涉及过多品味与价值的评判,无论是现场的观众还是坐在台上的“超级乐迷”都能随心依照个人喜好投票,这种宽松的环境让乐队的焦点在于释放音乐本身的共鸣与感染力,而不是迎合某个具体的标准。

而超级乐迷本身的选择也很有意思,流行歌手、音乐制作人、演员、乐队主唱、主持人/电视制作人,不同的职业背景也形成了一种类似观众代表的符号意味,有人从专业角度评价,也有人从个人感官出发,但每个人都是一票,大家都是平等的。

比如高叶,虽然并非音乐相关专业出身,但她看到九连真人登台时那种激动到颤抖的神情,那种自述如同被音乐“电击”的感受,这些表达就会让你相信音乐的神奇,客语摇滚也是能够与那些哪怕听不懂语言本身的人产生共鸣的,因为音乐本身是最直观的语言。

大张伟在这一期的“动情瞬间”特别多。

作为一个曾经的朋克摇滚乐队主唱,他特别羡慕那些至今在台上都可以坚持做自己的人。比如他听到散人的《蚂蚁》的时候,被他们不顺从的劲儿深深打动,让他想到在雨中不断被雨水打湿却依然跌跌撞撞往前飞的蜻蜓,由此联系到生活中的令他流泪的倔强画面。

而面对能够几十年如一日做自己音乐、甚至自己设计VJ、乐队成员都已换了几轮却依然坚持的田鹏,大张伟在舞台上也有多次真情流露。

他甚至说,觉得自己特别“可悲”——“因为田鹏老师的成功在于,他自己做得越好,他越成功,我的演艺行业是我越成功,我离我的梦越远,今天我看见的是一个梦,他们也活在自己的梦里,我们以前是在一个梦里的人……”

这是他在其他节目里很难听到的一些“真心话”,一些透过舞台对自己人生的返照,非常动人。包括他在听到咖喱3000的歌时,他也感慨落泪,“我感觉那个人特别像我”,这就是音乐,带他回到了曾经在酒吧里演出的记忆里。

听完这些你会发现,无论是否是专业出身,在音乐里可以收获相似的感动,它会带你接近某种不寻常的感受,可以带你回到某段记忆,可以让你省思自己的人生……

乐夏创造了一种每个人都可以靠着共鸣彼此吸引、不设边界真心沟通的“幻境”,若真要说是什么的力量,那一定是音乐的力量,是包容的力量。

THE END

作者:木一

编辑:阿舍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f728f9f321c271b90c09f84edfeb00d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