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贸白领返乡干种植 15年打造千亩有机蓝莓基地

2022-06-02   垄上行

原标题:外贸白领返乡干种植 15年打造千亩有机蓝莓基地

乡村振兴离不开人才做支撑!近年来,一大批新农人从城市回到农村发展,其中有不少有才华、有作为、有担当的优秀代表。今天,我们就带您到宜昌当阳,去认识一位拥有千亩蓝莓基地的新农人——叶红林。

眼下,正是采摘蓝莓的好时节!在宜昌当阳市庙前镇的千亩种植基地里,成熟的蓝莓挂在枝头,好似小巧圆润的蓝宝石镶嵌在绿叶之间。

宜昌当阳市庙前镇林桥村 蓝莓种植户 叶红林:今年比往年要适当早一点,5月20日就开园了,今年的价格跟往年相比还是比较稳定的,都维持在原来的状态,来采摘的零售价是48元一斤。

看到眼前这片硕果累累的丰收景象,基地负责人叶大姐的脸上有着藏不住的喜悦,为了这一天,她整整奋斗了15年。2007年,原本在上海做外贸生意的她,在一次偶然中与蓝莓结缘,就萌生了返乡干种植的念头。

在自己行业做得风声水起的叶大姐,满以为搞农业也会很轻松,但现实却给了她当头一棒——等她回到家乡流转了1000亩地、进回蓝莓苗后,信心百倍、准备大干一场的时候,令她没想到的事情发生了。

宜昌当阳市庙前镇林桥村 蓝莓种植户 叶红林:在2008年的时候我们种了三个品种,其中有两个品种不适合,甚至苗都慢慢死亡了。而且当时我们还选择了核桃和蓝莓(套种),就是鲜果和坚果,为了降低风险我们种了蓝莓和核桃,但核桃就不适合(跟蓝莓套种),我们几百亩的种植完全失败,这对我们的打击也是很大的。当时我们种了三百多亩,有五年多的管理时间也花了几百万。

难道就眼睁睁地看着几百万元打水漂吗?叶大姐骨子里不服输的劲头又上来了,她拿出了在上海打拼事业时的拼命架势,天天泡在蓝莓地里找问题,哪怕烈日蒸晒,哪怕蚊虫叮咬。之后,她又遍访各大院校,邀名师做指导,请农技人员现场把脉问诊。

随着筛选出来的品种,在本地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叶大姐又开始不“安分”起来:她想起自己种蓝莓的初衷,是要让家乡人都能吃到这“功能性保健浆果”。所以,她在2014年成立了合作社,采取订单种植、分户管理、统一收购、统一技术、统一品种的产业模式,带动当地乡亲共同发展蓝莓种植。

宜昌当阳市庙前镇沙河村村民 陈绪权:跟着叶总种蓝莓,老板提供种苗,收入也比较可靠,她也包(收购),一亩田大概收入万把块钱。

如今,叶大姐注册的“林桥”牌蓝莓商标,获得有机食品认证。她的蓝莓园先后被授予“宜昌市农业产业重点龙头企业”,“湖北省休闲农业示范点”,“湖北省特色产业科普示范基地”等称号,带动周边1000多户乡亲增收致富。

记者 | 韩敏 袁帅

编辑| 宋嘉诚

编审 | 许蓓

监制 | 杨斌

垄上行视频号

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