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湖区有着武汉市菜篮子之称,在那里,有一家专业合作社流转1000亩土地,通过科学规划、鱼菜共生、产品创新,实现了蔬菜种植高质量发展,不仅叫响了自己的专属蔬菜品牌,还带动周边406户乡亲户平增收近三万元。
在武汉市东西湖区一家合作社园区里,一排排蔬菜大棚很是显眼。大棚里,绿油油的叶菜长势喜人,工人们正忙着采收蔬菜。
这些刚采摘的蔬菜在进入市场前,还要先做一次“体检”,达标的蔬菜才有机会和市民见面。
武汉汇春名优农产品专业合作社质量检测中心 经理 马世敏:我们每一个产品都要抽样检测,检测合格之后才能出库。种植、施肥施药、采收检测合格,上传到追溯系统, 最后形成追溯二维码,扫码就可以看到产品是什么时候种植的,检测是否合格的信息都能看到。
通过稳扎稳打的经营策略,目前,合作社不仅在武汉市建立了150多家生鲜连锁门店,跟大型商超、餐饮店、学校、工厂等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而且还创立了属于自己的蔬菜品牌——“菜夫人”。合作社理事长张罗帅说,蔬菜价格涨涨跌跌,一个蔬菜品牌走过十年并不容易,除了坚持质量为先外,为了叫响品牌,合作社使出了三板斧,第一板斧就是科学规划,错峰种植。
为了提升蔬菜品牌形象,增加附加值,合作社又打出了第二板斧——鱼菜共生。
武汉汇春名优农产品专业合作社 理事长 张罗帅:鱼菜共生是24小时的一种循环体系,我们打造的理念叫养鱼不换水,种菜不施肥。
据张罗帅介绍,鱼菜共生复合耕作体系,就是将养鱼的水经过微生物分解,释放出养分,滋养循环池上种植的蔬菜,蔬菜根系吸收水中的养分后,水体同时被净化,净化过的干净水体,又回流到鱼池,供鱼生长,从而达到一个循环的过程。
鱼菜共生,让大家来到基地既能赏鱼,又能采摘,合作社通过提高体验度,获得了消费者的信任感,增加了消费黏性。在此基础上,张罗帅的合作社又打出了第三板斧——产品创新。
合作社推出的蔬菜盲盒9月初上市,通过线上加线下的销售模式,每天销量都在两千套左右。学生们不仅能够观察蔬菜种子从发芽到生长的整个过程,还能吃到新鲜的“劳动成果”,寓教于乐。
武汉汇春名优农产品专业合作社产品研发部技术总监 宋常明:很受欢迎,小朋友见到都不舍得放手,晚上都拿灯照着看,看苗长多大了。
只有不断的创新才能为品牌注入活力,除了蔬菜盲盒,近年来,合作社应对市场需求还开发了盆栽蔬菜,让市民在即采即吃的同时,还能享受到种植与收获的乐趣。
武汉汇春名优农产品专业合作社产品研发部技术总监 宋常明:蔬菜长成之后送到市民家里去,吃完了把盆再还回来,一般一星期送一次,一次送40到60盆,家庭里实现零距离田间地头采菜到餐桌上。
三板斧的相继推出,合作社的品牌叫响了大武汉。现在,合作社菜品种类超过130种,不仅每天能为武汉市稳定供应80吨蔬菜,还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方式,带动周边406户乡亲,户均增收近三万元。
记者 | 魏伟 黄羽欣
编辑 | 张鋆
编审 | 许蓓
监制 | 杨斌
垄上行视频号
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