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古凌
有些笑容背后是紧咬牙关的灵魂。——柴静
我们只能看到这些人表面的笑容,但是其背后可能有不为人知的心酸。
说到张少华这个名字,可能我们大部分人会感到既陌生又熟悉。但是,当我们看到她的剧照时,一定会浮现出无数个和蔼可亲的老母亲形象的。对,她就是那个饰演老母亲的专业户,与此同时,她也是一个饱经风霜,有故事的老人。
张少华出生于上世纪四五年代的一个普通家庭。在命运的捉弄下,三岁的她,失去了自己的父亲。从小就为感受过父爱的她是在奶奶家长大的。
1950年,张少华进入了中国评剧院,她在这里迷上了唱戏,就在她努力的学习了六年的青衣之后,命运又与她开了一个玩笑。特殊时期的开始,让张少华的梦想暂时搁浅。她因形象问题无法继续演出。然而,阳光总在风雨后。
特殊时期的结束又让张少华看到了希望。特殊时期结束后,张少华开始学习彩旦和老旦。功夫不负有心人,七十年代,作为中国评剧院的演员,在评剧《杨三姐告状》张少华都是以彩旦的身份出现的。正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张少华早年的努力也为她在大荧幕上的演绎之路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而现如今,张少华已俨然成为了表演界的一位老戏骨了,可谓是名利双收。但作为一名人民艺术家,我想张少华是不屑于此的。张少华现今也已经达到了83岁高龄,作为一位老人,这本应是在家颐享天年的大好年纪,但是最近在网上却被曝出了负面消息,使得她光辉的母亲形象一下子土崩瓦解,甚至为此受到了众多网友的谩骂。
究其原因,还得从上世纪七十年代的一桩陈年旧事说起,时间也许会抹去一切,但是有些事永远会有人记得,因为它给人们留下来不可磨灭的印象,又或带来了深重的伤害。特殊时期期间,张少华带队抄了新凤霞的家,不仅剥夺了新凤霞家所有的财产,还将新凤霞迫害致残。时隔多年,新凤霞的儿子,为母亲的遭遇抱不平。
这件事一出,张少华多年来经营的德艺双馨的老艺术家,名声也随着这则消息而轰然崩塌,但是也是有一些网友选择维护她的。人们总是这样,对一件事情知道的越少,越容易形成强烈的判断。当然,这是一个民主,自由的时代,人人都有发表自己观点看法的权利,此事件引发了了社会各界的广泛热议,也勾起了人们对那段黑暗历史的思考。
在新凤霞九十华诞之日,她的儿子吴欢发出了一则指责张少华的微博,老艺术家张少华瞬间被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也在微博做出了回应,从自己的角度解释了当年抄家一事,并且撇清了自己的关系,然而,广大网友对于她的解释,似乎并不买账,因为从已经逝去的新凤霞的回忆录来看,张少华当年确实做的不对。
所以无论她怎么推卸责任,都无法抹掉当年发生的一切,大众一致觉得张少华欠新凤霞一个道歉。
孔子云,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人生在世,总会犯那么几个错误,然而,有的错误能够及时挽回的,有的错误却会让人遗憾终身。失败不可怕,可怕的是无法直视失败,同理,犯错不可怕,可怕的是无法直视自己的过错。正视错误,不仅仅是承认错误而已,还要为其做出回应,做出改变。这不仅仅是对他人的尊重,更是对自己心灵的救赎。
对这一件事,新凤霞老人家曾回应:“苦难都过去了,我也残疾了,怪她们有什么用,原谅他们吧。”不得不说,新凤霞老人家确实有宽广的胸怀,是一位值得我们缅怀的人民艺术家。
虽然吴欢公开表示不追究张少华的责任,但是张少华在荧幕上塑造的好人形象就此崩塌了。虽然事情已经过去了,张少华老师好像没有任何的悔改之意,而且还不承认当年自己犯下的错误,据理力争。受害者已逝去,留下的只有关于是非对错的答案的争议。作为家人,只想得到一个满意的答案,以此慰藉逝者。
我想,一个人真的犯下了什么无法挽回的过错,如果不去面对,那么这将会是永远的一个心结。阿富汗作家胡塞尼在《追风筝的人》中便写了这样的一个故事,这是关于心灵的救赎的故事。12岁的阿富汗富家少爷阿米尔与仆人哈桑情同手足。
然而,在一场风筝比赛后,发生了一件悲惨不堪的事,阿米尔为自己的懦弱感到自责和痛苦,逼走了哈桑,不久,自己也跟随父亲逃往美国。成年后的阿米尔始终无法原谅自己当年对哈桑的背叛。为了赎罪,阿米尔再度踏上暌违二十多年的故乡,希望能为不幸的好友尽一点心力,却发现一个惊天谎言,儿时的噩梦再度重演,这一次,阿米尔选择面对,最终获得了灵魂的救赎。
距离特殊时期的事件也已经过去了很久了,留下的仅仅是远去的历史和模糊的真相。事情的真相到底如何我们无从得知,也有不少的网友表示相信她的为人。斯人已逝,活着的人应该好好活着,目前看来,张少华的精神状态很好,但她也透露最近一年因为受新凤霞事件的影响,过得也并不顺心,没少挨骂,但现在已经想开很多了。
一个对于母亲所遭受的屈辱和伤害念念不忘,但一个却公开表示遭到了栽赃,那么到底谁在说谎?有不少网友对此也很是唏嘘,不少人就表示,毕竟这么多年过去了,很多当事人都已经高龄老人,那是时代的悲剧,与其追讨,不如宽恕,一切向前看。当然,不满的也在不少,但更多人则表示,借此反思反省疯狂的年代,很有必要。
最后引用柴静的《看见》中的一句话,
只有同样经历过黑暗的人,才有资格说,我理解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