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那个为警方找到孙卓,提供关键信息的男孩吗?
他叫符建涛。
去年,在孙卓被找到之前,他先一步和亲生父母认亲。因为要参加高考,他把回家这件事推迟了大半年。
今年高考结束后,如大家所愿,他成功奔赴了!
跟大多数被拐的孩子不同,符建涛带着原生家庭的记忆,在养父母家生活了整整14年。
这么多年,他是怎么度过的?
在最近的一媒体专访视频中,他首次敞开心扉吐露了自己的心声。
他的辛酸经历,让人心疼、泪目;
他的清醒和懂事,善良和高情商,被全网夸赞。
绝境中不断隐忍、抱有希望
被拐14年,符建涛把日子过成了现实版《肖申克的救赎》。
2007年12月28日,深圳蛇口某小区,一个人下楼玩正打算回家的符建涛,被商场保安(人贩子)牵着的一只小黄狗吸引住了,他主动跑到保安身边找小狗玩。
保安骗符建涛说可以带他出去玩,外面还有好多小狗。
天真无邪的孩子就这样被人贩子扛在肩上,翻过小区的栅栏,带离了家。
可能连人贩子都没想到,当时只有4岁的符建涛,对这一切都有记忆。
接下来的经历,让人心疼,也让人不禁对这个孩子竖起大拇指。
当人贩子带着他坐上大巴车离开的那一刻,他就意识到不对劲,但为了避免挨打,他选择不和人贩子进行反驳;
进入“新家庭”,他知道自己弱小,没办法跟大人抗衡,他索性直接“装傻”,对亲生父母和原生家庭只字不提。
周围人说话的口音他听不懂;
妈妈不是原来那个漂亮的妈妈;
楼房也变成破烂的砖头房;
家里不卖东西了;
所有的玩具都没了……
刚开始就连好吃的,都被“养父”裹在军大衣里藏起来,不给他吃。
面对这一切,他说他没有哭过,也没有说过要找自己的爸爸妈妈。
初中,第一次知道血型概念的他,一个人偷偷去测了自己的血型,检验报告再次验证,自己和养父母没有任何血缘关系。
上了高中,符建涛寻亲的念头更加强烈,但那次他还是忍住了。
因为他清楚地记得,自己的亲生母亲之前经常跟他说:“再不听话,我就把你送人了”,导致他不确定自己是被卖还是被拐。
担心没人要,所以他一直隐忍,始终没敢迈出寻亲这一步。
他在等待世时机,等高考结束,有了一定经济收入之后,凭借自己的能力,再去揭开困扰自己多年的谜底。
这期间,符建涛过得小心翼翼,甚至不敢暴露自己的恐慌。
他的生母透露,符建涛刚到养父母家的那段时间肯定特别害怕,因为他在家的时候都是一觉睡到天亮,在那里却经常尿床。
高三的一次手续办理,让警察提前找到了他。
随后,符建涛被通知去公安局采血,他内心忐忑又抑制不住地激动。
14年的隐忍、坚持和等待,终于迎来这一刻。
符建涛的故事,让我联想到了电影《肖申克的救赎》中蒙冤入狱的男主。
他花了19年时间,在监狱用鹰嘴锄一点点给自己凿出一个求生通道。
期间,男主将委屈和不甘存放在心底,平静且坚韧地活着,在密不透风的压抑中,从未放弃希望,还在监狱里活出了精彩人生。
最终,成功“逃出生天”,涅槃重生。
尼采曾说:“当一个人知道自己为什么而活,就可以忍受任何一种生活。”
符建涛的经历充满戏剧性,但仔细一想不禁让人佩服,14年里,如果没有这份隐忍和坚持,结局很可能会不一样。
三观正,懂得感恩
有一个三观正又懂得感恩的孩子,是为人父母这辈子最大的福气。
一些被拐的孩子中,对亲生父母充满了憎恨的不在少数,有些甚至在认亲后又“拉黑”了父母,让他们直接面临第三次失去孩子的残忍事实。
庆幸的是,符建涛对于亲生父母、买家父母这件事上拎得很清。
因为经常尿床,他来到买家后不久,就被安排跟着奶奶一起住。
如他所说,他在买家安全成长了14年,几乎全部得益于奶奶无微不至的照顾。
对于买家奶奶,他的态度是:
“奶奶也是全身心的投入,照顾了我十几年,照顾孙子比照顾自己的亲生儿子都付出得还多,我难道就是说把这边抛弃一切,把这14年通通忘记,那说出来也不是一个常人该干的事。”
言语中,尽是对买家奶奶的理解和感恩。
而对于买家父母,符建涛说,买卖同罪他是认可的,这是犯罪的行为,他并不否定,拐卖者三叔(吴某龙)更是罪有应得。
尽管之前14年一直处于“自己是被卖,还是被拐”的困扰之中,但是,当他得知亲生母亲找了自己14年的时候,符建涛内心同样充满了感恩。
“我并不是被卖掉的,没想到一个母亲的毅力能让她坚持14年不放弃我!”
妈妈对他感到愧疚,而他却更心疼妈妈,还说以后要尽最大努力好好弥补她。
符建涛的懂事,令人泪目。
记得当他得知被拐真相时,还没等警察把这一消息告诉妈妈,符建涛就先在网上找到妈妈留在寻人启事上的联系方式,打给妈妈,还通过微博,给妈妈发了照片。
“妈,上学的时候,我不愿意起床,妈妈你就拿几块糖放在我伸手够不到的地方,那样我就起床了,你还记得吗?”
“妈妈,你还记得吗?小的时候,我和哥哥去动物园玩,把蛇搭在哥哥肩膀上,我抓着蛇的尾巴。”
“妈,我其实一直都记得,我也想你。”
……
他还安慰妈妈,说自己现在生活挺好的,劝妈妈别着急、别担心。
刚和妈妈相认两个月的时候,恰逢妈妈生日,他给妈妈写了一段长长的祝福语。
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是一个孩子对母亲深沉的爱和体谅。
“14年,简单的言语无法形容你的痛苦,感谢你做我的妈妈,这是我此生最大的幸运与福气……愿我们一家人开开心心,快快乐乐。未来,我陪你漫步夕阳。”
被拐14年,他被迫强大,一个人承受所有的孤独、害怕和无助;
寻亲成功后,还不忘体恤亲生父母的不容易,不忘感恩那个拿命照顾他的年迈的奶奶。
这样的孩子,着实让人心疼。
独立又乐观
尽管被迫快速独立,但符建涛对此极为乐观。
跟大多数人想象的一样,符建涛在买家的日子,并没有在自己家那么好过。
生活清贫,以至于买家父母被迫外出远门打工,对符建涛无暇顾及。
因为没家人帮忙,从小到大,凡事他都得自己干。
刚上初一的时候,看到别的同学都有爸爸妈妈帮忙铺床,他心里很难受,会羡慕别人。
但慢慢地,他把整理东西变成了自己擅长的事情。
视频中,符建涛考完试回学校整理床铺,有人说妈妈看到这一幕又该难过了。
他笑着说:“没事没事,让妈妈看到我自己的能力!”
初中放学,回家的路上天都黑了,他借着别人车的光骑夜路。
正如符建涛妈妈所说,但凡有爸爸妈妈爱,就不需要这么独立,就不需要承受这么多。
但庆幸的是,符建涛并没有因为“被拐”或“被卖”的事实所牵绊,也没有因为生活清贫而堕落。
他反而学会了“苦中作乐”的本领,该吃吃、该喝喝、该玩玩,用心感受、珍惜生活中的各种小确幸。
高考结束后,知道妈妈一直担心自己,他第一时间给妈妈打了电话。
言语中无不透露着对妈妈的安慰:
“妈,你不用伤心,毕竟我马上也要回去了嘛!今天我高考完了,你应该快乐一点,毕竟这场胜仗我已经打过去了。”
乐观的心态,让人禁不住感慨:幸好,幸好……
幸好他遇到了那个满怀慈爱的买家奶奶;
幸好他遇到了善良友好的同学和老师;
幸好他在绝望的日子里,对自己不抛弃不放弃;
幸好他在清贫的生活里,练就了一颗知足、富有的心;
……
写在最后:
符建涛的故事,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孩子超同龄人的成熟、理性和坚强。
当然,符建涛有多令人佩服,人贩子和买家就有多可恶。
如果不是命运突然被改变,或许这个孩子就不用提前“长大”。
写符建涛的故事,并不是为了拿他和那些“认贼作父”的孩子相比较,毕竟他们都是受害者。
而是想通过一字一句,把符建涛这样的典型故事在舆论场上进行传播,让更多人看到。
让那些准备动邪念买孩子的人看看:
钱或许买断很多事情,但真正的亲情不会被斩断,强拆别人的美好家庭,终有一天会自食恶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