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到广东揭阳旅游,晚上可以这样玩,就是有个地方很奇怪啊

2022-12-22     开心菜菜慢生活

原标题:第一次到广东揭阳旅游,晚上可以这样玩,就是有个地方很奇怪啊

我第一次到揭阳旅游碰巧遇上了冬至,揭阳人过冬至不吃饺子吃汤圆。

金黄的汤圆里面包的是芝麻糊,味道竟然是咸的,入口后又有些回甘。同桌的小伙伴于是吃出了两种味道,有的说是甜的,有的说是咸的。

吃过了汤圆和揭阳的特色美食,肯定不能错过揭阳的夜景,尤其是在冬至这么重要的时刻。

据说,古代揭阳原来有东、南、西、北四座城门,宋朝时起,揭阳学子们通过科举考试产生过100多位进士,为了让文运长久不衰,明朝时期,在东门和北门之间加建了一座城门,这便是进贤门。

进贤门自建成之后,便给揭阳带来了许多好兆头,明清时期一直人才辈出,文运昌盛。

进贤门在揭阳的地位不亚于学宫,虽然只有近400年历史,但一直对揭阳人影响深刻。古代官员们进城,必从进贤门过。现代人婚庆嫁娶、升学考试、新店开张等也必会先到进贤门转悠一圈,讨个好意头。

夜晚的进贤门张灯结彩,灯火辉煌,是揭阳城市最靓丽的一道风景线。城门前立着两只石狮子,雄壮威武。令人奇怪的是,“进贤门”门匾竟然没有题字人。

一座近400年历史的城楼,门匾笔风潇洒,为什么独独漏了题字人?

相传,唐宋时期,揭阳有过七贤,认定进贤门的位置是片风水宝地,适合建造城门。但他们只是想想,并没有付诸行动,而是埋了块石匾在地下作了记号。明朝时期,揭阳又出了7位贤士,他们选定进贤门的位置准备建造城门,还觉得如此好的位置,为什么古人竟没有发现?大有后浪把前浪拍在沙滩上的傲骄。

就在挖地基的时候,没成想竟然挖出了前七贤埋下的那块题写着“进贤门”的石匾。历史就这样出现了惊人的重合!前七贤和后七贤看中的是同一片位置。“进贤门”三字的题字究竟是谁写就,因为没有题字人,便也成了永远解不开的谜。

进贤门是揭阳5座城门唯一得以保留下来的城门。那么其它4座城门哪儿去了呢?

1937年之前,揭阳东、南、西、北门和进贤门五座城门之间是由城墙连接的,将揭阳围成一座密不透风的城。老百姓听说,侵华的日本人已经到了揭阳马上要攻进榕城,为了防止日本人堵住城门屠城,便提前将城墙拆除了,最终只剩下进贤门一座城门。

时代在发展,历史在倒退,如今的进贤门将揭阳的历史深深地刻印在这片土地上。进贤门坐西朝东,城楼上建有三层楼阁,可从左右两侧台阶上去。台阶一侧窄一侧宽,通常从窄的一侧上去宽的一侧下来,寓意道路越走越宽。

楼阁2层放着一只大鼓,古代时期,更夫报时的鼓声,常常响彻在揭阳城的上空。进贤门的城楼和鼓声曾是揭阳八景之一的“礁楼晓角”。现在,人们有时候可以在进贤门的阁楼上听潮剧。

走过了进贤门,离它不远的地方是揭阳城的古城夜市

这里的摊位五花八门,汇聚了全国各地有名的网红小吃。像北京的糖葫芦、长沙的臭豆腐、武汉的热干面、潮汕的蚝仔烙等等。

夜市摊位的老板们每日天黑出工,12点后收摊,营业习惯似乎成了人们心照不宣的默契。

热闹的时候,食客们将夜市挤得水泄不通,飘荡在城市上空的人间烟火气将揭阳映衬得生机勃勃。

到了揭阳,有一个地方不能不去,那便是青狮景区。

在一条叫做玉滘溪河的岸边可以欣赏到非物质文化遗产:青狮,俗称白目眉。是揭阳地区特有的舞狮文化,自古民间有青狮白目眉和狮王的美誉。

我曾在揭西看过弥勒佛戏青狮,印象十分深刻,揭阳的青狮文化十分浓厚,据说流行十八式,若是有幸能看到这十八式,那可真是会大开眼界。

在青狮景区,不仅可以乘船游览玉滘溪,感受船浆慢摇的醉意,还能体验青狮文化、购买青狮文旅产品,最最重要的是:围炉煮茶欣赏青狮表演。

等逛完了青狮景区,便可以步行至中山路。上世纪20年代初,因拓宽或改造马路,将原来的建筑物改建为前铺后居的骑楼。

中山路的骑楼街景带来一缕复古的民国风,这里小店汇聚,历史文化建筑遍布,集中着雷神庙、城隍庙、学宫等等有名的历史建筑。

特别适合慢慢地逛。

总之,到了揭阳,有吃不完美食,看不完的风景。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f432ad92c2ce90d266f66552de6610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