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农历四月十七日,正是甄嬛316岁的生日。
在此祝福甄嬛生日快乐,也希望看到此文的你,能像甄嬛一样金手指全开。
甄嬛的生日,也在暗示她复杂的感情线。
四指的是四郎,十七指的是果郡王。
甄嬛入宫后,一直装病,不肯见皇帝。
然而,两人还是还是相见了。而雍正穿的是果郡王的马甲。
“那年杏花微雨,你说你是果郡王,也许一开始 ,都是错的。”
甄嬛的生日就点出了甄嬛、雍正和果郡王的三角恋关系。
用人物生日,展现人物关系,我们也能在《红楼梦》中找到类似设定。
第六十二回,探春就谈到家人的生日。
探春笑道:“倒有些意思,一年十二个月,月月有几个生日。人多了,便这等巧,也有三个一日,两个一日的。大年初一日也不白过,大姐姐占了去。怨不得她福大,生日比别人就占先。又是太祖太爷的生日。过了灯节,就是老太太和宝姐姐,她们娘儿两个遇的巧。三月初一日是太太。初九日是琏二哥哥。二月没人。
众人都知道,林黛玉的生日是二月十二,探春却说“二月没人”。
究竟是真的不知道,还是揣着明白装糊涂?
我倾向于后者。
对古人来说,生日是非常重要的日子,贾府有生日宴的习惯。第十二回,贾琏就提到,“往年怎么给林妹妹过的,如今也照样给薛妹妹过就是了。”
林黛玉从小就和贾府三春生活在一起,以贾探春的聪慧,她肯定是知道黛玉生日的。
贾探春不提林黛玉,这说明她从来没有把林黛玉当家人。
林黛玉带着家产生活在贾府,始终有寄人篱下的感觉,这并非她想得太多,而是很多人一直把她当客人,而非家人。
如果说生日梗只是巧合,我们也能从其他地方论证,《甄嬛传》深受《红楼梦》的影响。
《红楼梦》有晴雯贴字的片段。
宝玉忽然想起早起的事来,因笑道:“我写的那三个字在那里呢?
晴雯笑道:“这个人可醉了。你头里过那府里去,嘱咐贴在这门斗上,这会子又这么问。我生怕别人贴坏了,我亲自爬高上梯的贴上,这会子还冻的手僵冷的呢。”
宝玉听了,笑道:“我忘了。你的手冷,我替你渥着。”说着便伸手携了晴雯的手,同仰首看门斗上新书的三个字。
宝玉体会到晴雯的辛苦,会为她暖手。
《甄嬛传》里,皇帝给甄嬛写了一幅字,甄嬛让流朱挂在床头。
挂好后,流朱还说,“阿弥陀佛,皇上写一回也就罢了,这要多写几回,难为我这歪脖子了”。
甄嬛听到后,笑着给流朱揉肩。
你们发现了没?
《甄嬛传》甚至复制了《红楼梦》里的人物关系。
甄嬛的生日是4月17日,贾宝玉的生日,《红楼梦》没有明说,大家有个共识,贾宝玉的生日也是四月份。
红学家周汝昌考证,贾宝玉的生日是四月二十六日(《周汝昌校订批点本石头记》)。也有很多网友推测,贾宝玉的生日应该在四月十八日上下(个人比较认同这一观点)。
除了生日有相似处,贾宝玉和甄嬛都喜欢海棠花。流朱像极了宝玉身边的晴雯,浣碧则像极了袭人。
先说流朱。
甄嬛和流朱的主仆情分,非常打动我。甄嬛入选后出宫,浣碧和流朱给甄嬛穿披风。
给皇帝当嫔妃,并非甄嬛想要的人生,此时的甄嬛魂不守舍,特意看了看嬷嬷回宫的背影。
在嬷嬷的背影中,甄嬛感受到一种人生的悲凉。
请注意,同样是甄嬛的贴身丫鬟,浣碧一直面露喜色,而流朱却能觉察到甄嬛的失落。她会巡着甄嬛的眼光看了看嬷嬷。
我曾写过长文,从服装的角度发现流朱和甄嬛的相似处,她俩经常撞衫。
《红楼梦》里,晴雯病补雀金裘,对宝玉忠心耿耿。晴雯的逝去,也意味着贾宝玉的纯真再也不见了。
《甄嬛传》中,流朱的死代表甄嬛纯真的逝去。
在流朱死后,甄嬛没有提到过流朱的名字,然而,她依旧记得流朱。
甄嬛成为熹贵妃后,永寿宫的人一起跪拜领旨,小允子旁边的位置是空的。
大家都知道,这是流朱的位子。它拍出了甄嬛对流朱的情谊。
再谈浣碧。
我说浣碧像袭人,也能找到确切证据。
袭人有明显的忠奸人色彩。
写过《红楼梦论赞》的徐瀛就这样评价过袭人。
苏老泉辨王安石奸,全在不近人情。嗟乎,奸而不近人情,此不难辨也,所难辨者近人情耳!袭人者,奸之近人情者也。以近人情者制人,人忘其制。以近人情者谗人,人忘其谗。约计平生,死黛玉,死晴雯,逐芳官、蕙香,间秋纹、麝月,其虐肆矣。
浣碧和袭人一样,也是心比天高,很懂得为自己争取利益。
《甄嬛传》的厉害是,它也学到了《红楼梦》的精气神,用妥帖自然的小细节塑造人物。
崔槿汐也应该明白浣碧的忠诚度非常一般。
在滴血验亲局上,安陵容疯狂带节奏,建议严刑拷打崔槿汐和浣碧,就能让她们说出真相。
崔槿汐连忙将浣碧摘出去,说要罚就罚她自己。崔槿汐能经得起考验,然而,浣碧并不能。
当然,上面这些和《红楼梦》相似的例子,只不过是《甄嬛传》的一小部分。
脂砚斋评《红楼梦》的情节安排,是“草蛇灰线,伏脉千里”。《甄嬛传》也有这样的特点。限于篇幅, 仅举一例。
比如雍正和太后谈话,说“我不孝,只有三个儿子”。
太后安慰她,“先帝嫔妃多,自然子嗣多。你后宫才那么几个人,皇后,端妃、齐妃,他们年纪都不小了,想要绵延子嗣也难。”
乍一看,这个话平平无奇。
同样是妃位,太后为何不提华妃?
后面我们才能明白,太后故意没有提正值青春年华的华妃,因为华妃用了他们赐予的欢宜香,已经不能生育了。
《甄嬛传》是一部能让人常刷常新的好剧。
《甄嬛传》能火十一年,是《甄嬛传》的厉害,因为它值得。
它能一直火,也是国产剧的不幸。十一年了,国产剧却没有出来第二部可以比肩《甄嬛传》的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