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7、80年代,武装直升机已经通过实战证明了自己的价值,各航空大国都在发展自己的科技线,并且出现了一些非常专业的武装直升机,例如美军的AH-64“阿帕奇”,当时罗马尼亚通过引进直升机累积了一定的技术基础,也决定发展一款技术门槛更低的轻型武装直升机,这就是IAR 317“飞狐”。
70年代初,罗马尼亚生产了一种名为IAR 316的轻型直升机,它其实是获得法国授权生产的SA 316B“云雀”III直升机,这是一种比较成功的法国轻型直升机,建造超过2000架,目前仍有不少在服役。
当时各国都喜欢给军用直升机安装武器挂架,让普通的运输机具备一定的攻击能力,IAR 316也进行了类似的尝试,获得了火箭弹发射巢等武器,这些成功为“飞狐”的出现打下了一定基础。
“飞狐”虽然在外形上与“云雀”III有较大差异,实际上两者的内部基本结构没啥变化,动力为一台透博梅卡“Artouste”IIB燃气涡轮发动机,发动机裸露没有保护,额定功率640kW,驱动顶部一副全金属三桨叶螺旋桨,细长的尾梁末端安装一副3桨叶尾桨,直径1.912米,机内油箱容量454千克,。
“云雀”III原本在机头采用并排两人驾驶室,“飞狐”改为武装直升机常用的阶梯式结构,减小了正面投影面积,驾驶舱有一定的防护装甲,应该也安装了防弹玻璃,直升机空重只有1150千克,最大起飞重量2200千克,如此轻量的体格相信用于防护的装甲重量不会很大,防护水平比较低。
“飞狐”虽小武器配置还比较丰富,机头下方安装2挺7.62毫米机枪,备弹1000发,机身两侧各有一个武器挂架,可以挂载悬挂式的机枪/机炮吊舱、55毫米火箭弹发射巢以及AT-3反坦克导弹,还能挂载50或100千克的炸弹,抑或是200千克的外挂油箱,“飞狐”最大战斗载荷750千克,以上武器可以根据战斗需要进行组合安装。
罗马尼亚建造了“飞狐”原型机,它在测试中表现出很好的性能,并且具备改进升级的潜力,罗马尼亚在1985年用“飞狐”参加了巴黎航展,据称引起了阿联酋的关注。
从性能上来讲“飞狐”确实是一款适合一般中小国家装备的轻型攻击直升机,它本身建立在“云雀”III的成熟结构之上,零配件供应等有保障,而且它结构相对简单,购买和使用成本都要比专业的重型武装直升机要便宜。遗憾的是由于90年代初的局势变化,“飞狐”最终夭折。
IAR 317“飞狐”轻型攻击直升机空重1150千克,最大起飞重量2200千克,机长12.64米,高2.99米,主旋翼直径11.02米,机组2人,最大飞行速度220千米/小时,巡航速度190千米/小时,最大升限320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