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之一,长江向来不缺话题。
奔涌的长江,携着唐古拉山的云,一路横冲直撞,冲夔门、穿瞿塘、踏巫峡、破西陵......留下了许多故事,书写着无数传奇。
图/西陵峡
其中,192公里长的三峡,是万里长江最为声名远扬、最有文化底蕴的一段。
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大诗人们(屈原、宋玉、陈子昂、王维、李白、杜甫、高适、岑参、白居易、刘禹锡、苏轼、陆游、黄庭坚)都先后往来三峡,喟叹自然和命运,成就无数伟大诗篇。
图/巫峡彩林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提起三峡,就不得不提这句千古绝句,而我们今天的“主角”亦跟这句诗文有着莫大的干系。
图/三峡日出
她就是湖北宜昌,这首《早发白帝城》描写的便是这里。
图/宜昌夷陵长江大桥
Chapter1
三峡,宜昌
宜昌,一座拥有“三峡”的城市。
图/三峡人家
因为三峡,它是最美江城。
宜昌以长江的惊涛为浓墨,洋洋洒洒写下巴风楚韵的奇绝,夷陵大地的灵动。
因为三峡,它差点成为一省之会。
1985年时,为了三峡工程的建设我国曾有一个“三峡省”的设想,省会设在宜昌市。后来重庆成为了直辖市,其功能与定位与“三峡省”重合,故计划破产。
因为三峡,它是中国现代水利水电工程的绝对王者。
葛洲坝、隔河岩、高坝洲等468座水电站的巍峨屹立,宜昌以全国0.2%的土地占据了全国7%的水电装机容量。
图/葛洲坝船闸
所谓,“三峡捧起宜昌市,世界崛起水电城。”
Chapter2
夷陵,宜昌
宜昌,古称夷陵,属鄂西山区向江汉平原过渡地带,地势东高西低。它得名于“水至此而夷,山至此而陵”,大意是水到了这里就化险为夷,山到了这里就变成小丘陵。
宜昌,这块风水宝地,“上控巴夔,下引荆襄”,素以“三峡门户,川鄂咽喉”著称,自古时起就是兵家必争之地。
图/宜昌镇江阁
刘备兵败夷陵、诸葛亮黄陵庙撰碑、关羽宜昌城点兵、陆逊宜昌破蜀兵、张飞三游洞擂鼓督战、赵子龙大战长坂坡....宜昌的城墙史与战祸兵乱难舍难分。
图/宜昌当阳关陵
抗日战争时期,宜昌亦肩负起了重要使命。
卢沟桥事变后,上海、南京、武汉接连沦陷,国民政府决定西迁重庆,此时“入川门户”的宜昌就成为了此次大撤退的集结地。
图/宜昌大撤退
时任民生公司总经理、交通部次长的卢作孚,亲率众人征调各类船只2000余艘,冒着日军飞机的轰炸和炮火,短短40余天内,在宜昌渔民的帮助下,抢运了150万吨物资、361万人次以及250家工业企业,保住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命脉和大批人才,史称“宜昌大撤退”。
图/实业家卢作孚
爱国、牺牲的基因刻在宜昌人的血脉里,一如自投于汨罗江的屈原、自请远嫁匈奴的王昭君。
Chapter3
风光,宜昌
宜昌,桥在江中,江在城中,城在山中,相映生辉,交错出一幅幅壮阔瑰丽的山水画卷。
有空,不妨去这座最美江城走上一遭,细细感受它的激荡壮怀的过往和风光无限的今天。
图/青滩古民居
长江三峡中最为险峻、最为壮美的一个峡谷。
欧阳修就留有诗曰,“西陵山水天下佳,寄人堪画图夸”。
宜昌的骄傲,中国的奇迹。
坛子岭是俯瞰大坝最佳的观赏地。
神秘的巴蜀文化在此渊源流长,自然风光秀美。
灯影石、月亮湾、吊脚楼、土家人.....令人流连。
“八百里清江美如画,三百里画廊在长阳。”
峡谷之壮美、江水之清澈、风光之秀气,不抵达难以名状。
可远看、可近观,气势上丝毫不输著名的黄果树瀑布。
主瀑布高102米,宽80米,水幕天降,层层跌落,如万马奔腾咆哮。
山门、碑廊、乐舞楼、屈原墓等建筑组成的屈原祠,让世人多了一处地方感受“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的坚贞。
建于元末明初的古街已走过几百个岁月。
如今古街虽不再古,但历史永存,过往的痕迹仍有迹可循。
图/小红书@ 双木林的田
登高赏景,看长江奔流不息,看夷陵大桥无声耸立。
作为《山楂树之恋》的拍摄地,这里有不少人慕名前来,不过大多是在葱茏的夏日。于是,便少有人知,这里还是一处隐秘的赏雪胜地。
两坝指三峡大坝和葛洲坝,峡指西陵峡。
约3小时的船上行程,让你纵享长约37公里的风光无限。
这是体会宜昌现代都市风光的最佳方式。
坐着船,吹着夜风,看两岸霓虹闪烁,江面水波摇晃。
小红书@ Jun-
Chapter4
美味,宜昌
除了耀眼的山水,宜昌还有许多能比肩武汉的美食和小吃。
一个瓷碗,扁形的碱水面,一把黄豆,几块牛肉,一勺肥肠,一勺卤水红油汤就是一碗红油小面。酥麻飘香,慰藉着宜昌人每一个早起的清晨。
图/小红书@ withdrawn
宜昌特有的小吃,秋冬时节,大街小巷随处可见。
红皮萝卜剁成丝,放入葱花、辣椒面后,放入油锅里翻拌。刚炸好的萝卜饺子,外壳嘎弸脆,内里带着萝卜的清甜。
小红书@ 壁花小姐
顾名思义,就是馅料放了红油的包子。
红油渗出面皮,诱人食欲大发,咬一口,裹着红油汤汁的肉馅鲜香麻辣。
图/小红书@略略略
宜昌人的苦夏大作。凉虾由大米浆制成,呈半透明的琥珀色,口感细腻爽滑,红糖水是它的最佳搭档。
小红书@ 挺表妹
宜昌常见的街头小吃,原料为大米粉和红糖。在特制的小格子蒸好后,用一根小木顶顶出糕块即成,吃起来软糯弹牙。
小红书@ 小糖仔
也称江团,其肉质厚实,细嫩无刺,煲汤最佳。配上山泉水炖至奶白,能把眉毛都鲜掉。
小红书@ 叫我平安喜乐
宜昌特色美食,节节根晾干后,佐以米醋、麻油、辣椒、盐和少许的糖,就能食用。由于口味奇特,褒贬参半。
图/小红书@zz的一趟吃货之旅
是的,鼎鼎大名的秭归脐橙就是宜昌的。
优良的气候让让秭归脐橙一年四季品种不同,春伦晚、夏夏橙、秋九月红、冬纽荷尔。
山水塑造了宜昌,宜昌又把山水还给了我们,以诗文、以电力、以风光。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