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神偷洞子口

2022-03-13     成都同城会

原标题:岁月神偷洞子口

“洞子口嘛我晓得,有家凉粉很出名”

提起成都任何一个地标,大家都可以滔滔不绝的说出一堆形容词。而对于洞子口的记忆,似乎只有那家开在河边上的洞子口凉粉。

低矮的河水从这里穿过,两旁的麻将馆因为久违的太阳,已经从棚内延伸到了人行道,原本萧条的枝桠也在春日里冒出了新芽。

没有市中心里打堆的咖啡馆和潮流男女,这里只是父辈眼里的桃花源,喝下一口沙河水泡的茶,让时间暂时回到十年前。

关于洞子口的起源,一直是个谜。

在洞子口的入口碑上,记载了洞子口场建于1766年,因修杨思堰引岷江水灌溉农田,而发展起了小场镇,于是有了洞子口。

在老成都人的口中,这里以前是木材交易市场,作为沙河源头的洞子口,是运输木材的必经之路,打捞木材的人把这里称之为洞子口。

走到洞子口,看到两旁的商户沿着河边生长,这条不足1000米的老街,围成了一个圆圈,在圈里时间被困住了,人们自在的打转。

比起身后高大的楼房,眼前的洞子口大多是低矮的瓦房。

它是陈旧、市井、斑驳的也是热闹、鲜活、有趣的,它是北门人的时间胶囊,留住了百年时光。

曾经因为斗鸟繁极一时的洞子口,现在只有街边上的曾氏鸽粮店在运营,门口两只鸽子,是它的活招牌,熟悉的客户还是会来光顾。

再往里走,就越有儿时住在乡下的感觉。

用塑胶材料当门帘的麻将馆、古老的木门排排坐、在簸箕里被太阳晒得暖烘烘的咸菜,每一帧画面都在和记忆重叠。

穿着粉色秋衣的奶奶将板凳儿搬到了室外,手中的蒲扇晃晃悠悠,偶尔间遇到熟人,拉几句家常,就是一天。

理发店里,技术过硬的师傅,正在用推子和剪刀,为这位男士利落的修剪鬓角。

没有大城市的车水马龙,这里只有小场镇的氤氲时光。

在洞子口,生活是沙河水泡的半杯茶。

3月的成都额外被太阳偏爱,两旁的麻将馆长满了搓麻将和喝茶的人,他们抖掉了身上的阴霾和懒散,劲儿的往阳光里钻。

平时只在店内运营的麻将馆,此刻被阳光追赶着延伸到了人行道上,河边的梧桐树投射下斑斑点点的光影,也送来了片刻的清凉。

河两岸的茶铺,生意也是一家比一家好,花个10块钱,来杯沙河水泡的茶,才是父辈眼里真资格的享受生活。

烫着卷卷头的嬢嬢些,更是把这里当成了绝佳的姐妹聚会地,瓜子花生水果样样不落。

从家长里短聊到成都又有哪些花花开了,嘴巴干了就喝上一口茶接着聊,快乐在她们的眼里、嘴巴里清晰明了。

坐在河边上喝茶间隙,最欢喜的就是有风光临,春日里的河风和太阳是亲密搭档,一晒一吹让舒服从脚尖蔓延到头顶。

没有急急忙忙,没有紧赶慢赶,这里的生活如同眼前的沙河水,缓慢流淌。

除了茶馆,这里也是老饕们的私藏美食聚集地。下午4点半,这里的餐馆挨着上线,饭菜的香味从店里飘向了鼻尖,是的,该干饭了。

-陈凉粉-

有一部分人是靠着陈凉粉记住洞子口的,开在这里很多年的老店了,主打就是凉粉和家常菜。

味道发挥稳定,一碗凉粉不要葱不要香菜,多加醋是标配。

凉粉有黄白之分,黄凉粉口感更糯,白凉粉口感清爽,配上它家的秘制调料,嗦起来有点过瘾。

-九香源川菜馆-

四十四中的师生,偏爱巷子口的九香源川菜馆。一道脆皮豆花是经典,外皮焦脆,里面又嫩气的很。

还有茄饼也是每次必点,内馅有淡淡清香味,回口又有肉香,沾上灵魂椒盐,有吃油炸食品的快乐了。

-土桥牛肉馆-

从簇桥到洞子口,这家店的人气只增不减,很多出租车司机都成群结队的来这里。

店内有粉蒸、凉拌、红烧几种做法,油水儿给的很足,配上白米饭,吃的可起劲儿了。

-特色藿香大鲫鱼-

桥头上的藿香大鲫鱼,一到饭点门口的桌子都不够坐,鱼肉很鲜嫩,连打底的配菜都别有几分滋味。

下午五点,太阳投射的光线也变得温柔,依稀还能看见当年的模样。

夏日里,清澈的沙河水里,光着脚丫卷起裤脚,和小伙伴一起捕鱼捉虾。

和平幼儿园、沙河源幼儿园,为了多玩一次梭梭板,放学了也不肯回家。

四十四中门口的麻辣烫和油炸,成为了读书最大的动力,土豆和凤尾裹上辣椒面,一口下去那滋味简直不摆了。

沙河公园里,见证了无数人的初恋,初次牵手的脸红与心跳,都献给了这个地方。

红极一时的木材厂,没有当年的辉煌,破破旧旧的模样,倒有点所谓的颓废风了。

西金厂、唐坨子、储木厂、老茶铺、付家抄手、147赶场,洞子口像一个“小偷“,”偷“走了我们的年少与快乐,自己一个人悄悄留下。

太阳缓缓沉降,洞子口的身影在慢慢拉长,茶馆老板在收拾客人们留下的“残局”,嘈嘈切切的交谈声越来越远,眼前的洞子口褪去喧嚣,又变得静谧悠长。

x

你对于洞子口有哪些回忆

欢迎在下方留言和会长分享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f1623ab630340ac07641eb914fdd6cc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