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绍兴市工商联在企业自行申报的基础上,以2021年营业收入总额为标准,排序出“2022绍兴市民营企业100强名单”。
百强企业,是绍兴产业的领头力量,是绍兴拉动经济的主引擎。
百强企业数量多少、营收总额高低,某种意义上,也象征着当地“造富能力”。
绍兴最强大的产业力量到底在哪?
1.柯桥——百强企业数量第一区
柯桥区是绍兴百强企业最多的区(市),多达26家,占全绍兴约25%,总营收约2291亿。
单拎出来,柯桥哪个街道,百强企业营收最高?
杨汛桥。
杨汛桥单街道营收额高达605.87亿,位居全柯桥TOP1。
从行业类型角度,建筑业和房地产业,是柯桥龙头行业。
柯桥百强企业,房屋建筑业+房地产共10家,占据半壁江山。
宝业、勤业、天工、元垄等,一大批我们耳熟能详的房企,包括天圣等以实业为主,同时涉足地产的柯桥企业,撑起了柯桥经济的半边天。
房地产外,作为国际纺织外贸之都,批发业依旧是柯桥重要经济力量,共6家企业上榜,且大多聚集在钱清、杨汛桥。
而且钱杨新城已在打造下一个产业高地——杭绍临空经济产业示范区。
依托航空设备制造、新能源汽车等高新产业,钱杨新城极有可能诞生新一批百强企业,也可能诞生一大批富豪。
有产业,有人才,有钱,柯桥未来真正的产业中心,毫无疑问是钱杨新城。
2.诸暨——绍兴真正“富城”
柯桥上榜企业多,但总营收金额最高的,是诸暨。
诸暨百强企业总营收3865.13亿,比柯桥,都要高出1500多亿!
是上虞近2倍!越城近3倍!嵊州约25倍!
从这个角度看,诸暨才是绍兴真正藏富于民的“富城”。
百强企业榜单上,第一名海亮集团,营收约2002.74亿,比第二名高出整整3倍,一骑绝尘!
2000亿,相当于乌克兰2021年全年全国GDP。
与柯桥、新昌等区(市),主要专注于几个重点产业不同,诸暨产业类型丰富,各行各业都做得非常出色。
诸暨百强上榜公司涉及行业多达16个,包括有色金属、电气、化学、批发、汽车、房地产、土木工程、零售等多个大类。
多形态的产业类型构成,完整的经济产业链生态,让诸暨经济具有很强的“反脆弱性”,在这两年的疫情冲击下,去年诸暨GDP依旧维持9.8%的高速增长。
诸暨百强企业最多的街道(镇),是店口。
海亮集团,就是从店口镇走出来的企业。
店口共有百强企业6家,营收总额高达2345.32亿,占全诸暨百强营收超60%!
店口崛起,是大势所趋——店口是诸暨“融杭桥头堡”,地理上无缝连接萧山。
“杭诸城际线”未来也经过店口,还直连越城城南,店口是诸暨未来融杭、融绍的交通枢纽。
且诸暨近年大力发展“产业融杭”,鼓励企业把研发团队放在杭州,生产基地放在诸暨,而店口是承载杭州外溢企业最佳选择。
依托“融杭发展”时代新风口,店口必然成为诸暨下一个价值高地。
3.上虞——聚焦发展,拥江发展
作为绍兴经济第三城,上虞百强整体营收总额2042.38亿,略逊于诸暨、柯桥。
且上虞的头部集团实力弱于柯桥、诸暨——
营收百亿以上巨头,柯桥有8家,上虞只有4家。
诸暨仅4家,但诸暨有千亿集团海亮,而上虞最强的卧龙控股,也仅400亿级。
这透露出上虞经济发展目前面临的困境——缺乏领头产业力量。
上虞采取的战略是:聚焦发展。
通过数据我们可以看到:上虞7家百强企业,聚集于杭州湾上虞经济技术开发区,且主要聚焦于新材料。
杭州湾上虞经开区是首批三大“万亩千亿”平台之一,目前集聚上市企业43家,高新技术企业195家,去年规上工业产值达1364亿。
上虞向北,拥江发展,是下阶段的发展重点方向。
4.越城-新昌-嵊州
越城区的主要产业力量,依旧在袍江。
袍江(斗门+马山街道)百强企业共有5家,总营业额高达753.87亿,占整个越城约54%!
而且袍江还在持续发力——“中国新能源汽车巨头”比亚迪落户,半导体产业马海新城官宣……预示着袍江产业还将进一步升级迭代。
相对其他产业新城,袍江在宜居性上具有更多优势,拥有绍兴六大湖区——两湖,地铁在建,大型商业中心已开业,又有超强产业力量加持,袍江绝对是越城最有前景的板块。
新昌和嵊州一直是绍兴产业相对薄弱的区市。
新昌相对越城上榜企业数少,但总营收更高,且头部企业主要集中在通用设备和医药行业。
其中七星街道是新昌毫无疑问的产业中心,单街道有8家百强企业。
作为原先的“中国领带之都”嵊州,百强企业仅4家,总营收仅151.66亿,与绍兴其他区(市)已拉开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