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往的生活》:慢综艺的有效“出走”

2023-07-15     影视前哨

原标题:《向往的生活》:慢综艺的有效“出走”

导读:奔赴一场沙漠之旅,领略乌兰布和的别样风光,《向往的生活》进入“暂停下来”最后的倒计时,但“向往的生活”不会就此停止。正如黄磊所说,“向往的生活”一定会继续,不在节目里,在生活中也要继续。

文|三木

从星空露营基地继续向乌兰布和沙漠东北部驱车半小时,烟波浩渺、翠苇摆荡的纳林湖边聚集着的几人正在为捕鱼还是观光分组。乘船前往捕鱼区的过程中,何炅看着纳林湖的万亩水域感慨道,“像做梦一样,因为昨天刚刚从沙漠里开出来,现在却在这么大一片水域”。

沙漠里也能打鱼?没错。这不是想象中的画面,而是《向往的生活》第七季最新一期中的场景。郑钧、苏见信、云飞、马頔、谭松韵加入“向往的乌兰布和”之旅,彭昱畅回归,与何炅、黄磊、玲花、曾毅一起,在沙漠里露营、在夜幕下唱歌、在星空下畅聊,让观众看到一个完全不同于以往的“向往的生活”。

蘑菇屋外的新朋老友相聚

“黄老师吗?我是今天来的嘉宾。”彭昱畅刚说一句话,就被黄磊无情拆穿,“第一句喂我就听出来是你了,还嘉宾?”随着“老服务员”彭昱畅越来越靠近露营基地,音乐人郑钧、苏见信、马頔骑着骆驼帅气登场。意料之外却又情理之中地,继玲花、曾毅、谭松韵、云飞加入后,在何炅与黄磊的“向往的乌兰布和”之旅第二天,队伍更加庞大了。

相比观众所熟知的《向往的生活》,这两期的“风格”显然不太一样。一方面,从“一言不合就去乌兰布和”到回访第一季蘑菇屋,再到品蒙古族美食、追草原落日,黄磊、何炅走出蘑菇屋这一固定场域,并以“去看老朋友苏苏”为契机,用沿途的所见所闻为观众带来不同的感动。而沙漠越野、滑沙等花式解锁沙漠游玩的全新体验,让“向往的生活”不仅实现地理空间上的延展,也进一步打开了全新的叙事空间。

最新一期节目中,相聚于乌兰布和沙漠的星空露营基地,新朋老友以天为幕、以地为席,在“沙漠包间”KTV开唱。玲花、云飞的蒙汉双语版《敖包相会》正式拉开“星空音乐会”的大幕,郑钧弹唱一首《私奔》将气氛不断推向高潮,苏见信、马頔“专业伴舞”成为气氛组担当,曾毅即便不会蒙语版的《送亲歌》也努力全程参与……更自然的场景不仅让观众心生向往,也给嘉宾们带来更多感慨。但正如何炅所说,“现在对我们来讲,就是一定要享受此刻的快乐,温度刚刚好,有朋友、有美食、有音乐。”

另一方面,嘉宾们在全新的场景中交流、碰撞,让节目的整体氛围更安逸、从容。当嘉宾放下任务感和焦虑感,完全投入到这次出行及生活本身,《向往的生活》第七季由此也呈现出了更多值得“向往”的美好,更好地回归当下,回归到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其说我们向往的是世外桃源、幽静小院、山水田园,不如说是喜欢这样的自在从容。也正因如此,让新朋老友在蘑菇外相聚的《向往的生活》,让观众在节目中找到沉浸其中理由,随之带来的便是自然、真实、有趣和感动。

所以,即便离开了蘑菇屋,打破几季以来的固定模式,《向往的生活》第七季给观众带来的仍旧是“熟悉的味道”:既有休闲唠嗑叙旧谈人生,也有悠长恬淡从容享生活的同时,更实现了对“向往的生活”这一议题的多元呈现。

沙漠绿洲的辽阔依然治愈

“这档节目真的一直在治愈观众,到了要结束的时候,也是真的伤感、不舍。我喜欢它这种慢慢的感觉,这种带给人平静的、慢下来的力量。”最新两期播出后,有网友这样评价道。“治愈”始终是《向往的生活》基调,而这场奔赴约定的“向往的乌兰布和”之旅更是满足了当前人们看祖国大好河山、寻求心灵抚慰的共同追求。

以乌兰布和沙漠绿洲为终点,《向往的生活》第七季在告别之际,通过一场草原沙漠之旅铺展开前一天还一碧千里、后一天便苍茫无际的绮丽风光画卷,让观众感受属于内蒙古独特的浪漫。

出发第一天,我们跟随他们的行程在草原上奔跑,“幼稚”地比赛追逐太阳,在闲聊中等待落日晚霞;行程期间,我们又“云品尝”内蒙特色美食,打卡沙漠露营,体验沙漠越野的感官冲击,置身美轮美奂的“大漠明珠”纳林湖……在“随意一截都是壁纸”的自然风光中,沙海驼影、大漠落日以及田园风光共同构成的大西北的粗犷与恢弘。

《向往的生活》第七季通过打造一份“向往版”沙漠游玩指南,切中不少观众心目中对于大漠风光、“诗和远方”的想象。于节目中的嘉宾而言,尝试滑沙,体验沙漠中的“速度与激情”,他们见了天高云淡、见了久违朋友、也见到自己;而对观众来说,“向往的乌兰布和”之旅构成了有关平凡人说走就走、享受自然的美好隐喻,激励着每一个观众在生活都能有“随时出发”的勇气。

不只如此,回顾《向往的生活》第七季已播的十一期节目,无论是弱化为了劳动而劳动的任务感,还是减少一日三餐食材获取难度的焦虑,享受生活本身让不少观众“感觉又回到了第一季悠长而又生活的里面去了”。

可以说,《向往的生活》这一季身体力行地诠释了“向往的生活”可能有的多种样态,也是对回答“如今的我们到底向往什么样的生活”做出的探索性尝试。或许是像第一期两位“留守老人”平淡地在镜头前聊天、做饭、吃饭,或许是在迎来送往间与多年老友嬉嬉闹闹,又或许是像外出的这两期一样,“出去玩”也是向往的生活。

有观众表示,“和一群志同道合的小伙伴幼稚玩耍,晚上一起烧烤喝酒随意唱歌,这期节目就是我向往的生活啊”,也有观众感慨,“抑郁的时候就想看《向往的生活》治愈一下”。但正如节目总导演王征宇曾说的,“‘向往’的核心观众,永远是希望从里面感受到治愈和美好的人”,让观众相信更好的力量,也更积极地去探索美好生活。

社会价值的自然流淌

“短暂地告别一下”“这是最后一季了”“我们不要预支悲伤”……尽管每一期都在清清楚楚地告诉所有嘉宾和观众,节目要暂停了,但《向往的生活》第七季一直在想的是,在有限的体量内,还能做些什么?

在《向往的生活》第七季最新两期,嘉宾们一路欢乐的沙漠绿洲之旅中,节目其实就包裹了一个生态环境保护的大公益主题。以此次旅途中的纳林湖为例,观众如今之所以能够看到翠苇摆荡、欧鸟盘旋,离不开当地人们对纳林湖持之以恒的保护。从每年进行生态补水,保持水位;到改良盐碱地,种植耐盐碱植物,防治水土流失;以及对鱼类、鸟类等加以保护,禁止非法捕猎、捕捞等,节目在潜移默化的影响中,让观众对昔日荒漠变绿洲产生更多触动。

而此次旅行的目的地,乌兰布和沙漠绿洲更是在十余年防沙治沙的努力下,才从原来人迹罕至的沙漠,变成了一座“绿色花园”,林地、草地、耕地、水域湿地植被面积大幅增加,并且实现了路通、电通、水通、网通,基础设施逐渐完善。昔日黄沙漫天变为如今绿野田畴,现在的乌兰布和沙漠焕发出全新的生机和活力,进一步呼吁大家增强环保意识、守护自然生态。

更进一步地,节目也在为内蒙古的文旅产业发展赋能,提高了地方文旅品牌知名度。节目播出后,网友纷纷留言“看完这两期《向往的生活》,成功种草了内蒙古”,“很喜欢这种平静又治愈的自然景色,好想去打卡”,“去草原吹吹风吧”……嘉宾们的旅行路线充分调动观众的“看世界”的积极性,也吸引更多人关注内蒙古,将内蒙古列入“旅游清单”。

可以看到,《向往的生活》这次离开蘑菇屋的“出走”不仅是一趟穿越草原沙漠奇遇之旅,更是一次社会价值的深度挖掘,在节目收官之际,更好地引领和塑造一代年轻人,展现主流媒体浓郁的人文关怀与责任担当。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f13085a35c256601d1217c5c52cb44b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