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师列传·唐宋八大家》何以成为无数观众的“第二课堂”?

2023-12-09     影视前哨

原标题:《宗师列传·唐宋八大家》何以成为无数观众的“第二课堂”?

导读:汇聚文化传播的洪流,刮起文化传承的风尚。

文|三木

很难想象,这届观众,已经不仅开始跟着电视节目学习,还认真做起了笔记。重要事件串联人物生平,成长轨迹一目了然,韩愈的传世之作与后世影响更是详略得当,要点清晰。而笔记的对象,正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综合频道最近播出的一档全新文化综艺节目《宗师列传·唐宋八大家》。

12月8日,第四期《宗师列传·唐宋八大家》在总台央视综合频道(CCTV-1)播出,继韩愈、柳宗元的故事后,节目将镜头继续聚焦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导者欧阳修,把兼容并包的浩荡胸襟和文以载道的使命担当讲出了沁人心脾的热血与感动。而一口气追平四期依旧欲罢不能之后,不禁想问总台文化节目为什么总能一次次刮起“文化新风”?

拓展文化版图新势力,

讲的是“那些你不知道的事”

作为语文课本里的常驻嘉宾,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他们和他们的诗作、文章我们再熟悉不过。就拿“唐宋八大家”之首韩愈来说,《马说》里“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等许多名句至今仍是不少人印在血脉里的“肌肉记忆”,更别说还有《师说》《祭十二郎文》等千古名篇,其影响力直达其他几位宗师。

但这些经典名句从何有感而发,这些传世之作又是如何而来?如今几期《宗师列传·唐宋八大家》看下来,一一有了解答。

韩愈三登宰相府未得志,历经磨砺不改“君子居其位,则思死其官”的初心;柳宗元理想受挫被贬蛮荒,仍心系百姓针砭时弊写下“苛政猛于虎”;欧阳修仕途受挫,却能以山中四时之景和游人之乐排解心中烦闷“与民同乐”……《宗师列传·唐宋八大家》从观众耳熟能详的经典词句入手,既溯源每部旷世名篇的诞生时期,又以此为突破点,深入探寻大儒先贤的生平遭际、千古文章和深仁厚泽,让观众认识并了解课本之外的“唐宋八大家”。

文能写诗、武能退敌的韩愈其实也是个“美食家”,曾自创“万能海鲜蘸汁”;一个内敛多思、一个乐观旷达,性格迥异的柳宗元、刘禹锡却成为彼此一生的知己……不得不承认,《宗师列传·唐宋八大家》不仅视角独特,细节也尤为丰满而鲜活,让本以为会枯燥的传记式讲述一下子拥有了夺人眼球的吸引力。

与此同时,在溯源的过程中,观众也逐渐明白,这不仅是对宗师们一生的回望,更是对一个时代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百姓日常生活的“神还原”,细致描绘出文人大家笔下的唐风宋韵,让节目的文化内核更深厚多元。例如最新一期节目中,看到北宋时期的人们将冰块存在木质箱子改良而成的冰鉴中,制作特色消夏饮品“香引子”,就有不少观众感慨“涨知识了”“古代人的智慧就是牛”。

正如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蒙曼所说,“唐宋八大家”虽然是散文八大家,但是他们的贡献并不止于散文。因此,《宗师列传·唐宋八大家》作为全新切口、创新讲述的又一灵感迸发的文化产物,不仅仅走进他们跌宕起伏的人生,更不断拓展文化版图的“内容可供性”,从而为人们提供文化接触的多种可能。

可以说,让越来越多人爱上中国传统文化的总台文化综艺,不出手则已,一出手就一鸣惊人,不断扩充主流话语文化内容生态池逐渐成为央视文化节目创新的标配,为文化节目内容创新树立最新样板。

树立创新表达新标杆,

打造多重交融的“媒介奇观”

某种程度上,对于文化节目来说,内容创造力往往决定其文化空间,内容表现力则凸显了节目的文学质感。无论是置身店肆林立、人流如织的“大唐东西市”,还是畅行于灯火通明、人声鼎沸的北宋街市,亦或是在XR技术营造的拟真画面中品味“万千孤独”,《宗师列传·唐宋八大家》的表达与呈现极尽创新。节目播出后,不少观众由衷赞叹节目赏心悦目,不仅“以新颖巧妙的方式,带领观众了解宗师的一生及其文学成就,娱乐中有普及”,更直言“不愧是央视,节目质感拍的比一些古装正剧还好。”

极富知识点的内容,让《宗师列传·唐宋八大家》一开播就获得广泛的关注与热议,而“沉浸式实景演绎+电影化拍摄+XR创新呈现”,使得“思想+艺术+技术”再度展现出更强烈的艺术表现张力同时,也强调一种了文化节目的大众化路径,将观众从“旁观者”变成“见证者”、甚至是“参与者”。

通过交流式、探访式的设计,《宗师列传·唐宋八大家》带领观众走进八位宗师重要人生节点,并在此过程中建构起一个个文化场域,一个个让历史得到充分理解、让思想精神不断彰显的场域。由此,观众与节目产生了多个层面的“相交相融”。

一方面,在主持人撒贝宁与多位专家学者组成探访团,完成古装实景穿越的过程中,节目打破时空桎梏,实现了历史与现代的文化融通。当探访团逐步走进欧阳修的生活圈,节目对汴京的呈现大气恢宏,身临其境感受当时的社会氛围和文化风貌的撒贝宁也感叹“仿佛置身一幅夜市版《清明上河图》”。另一方面,当屏幕前的观众也跟着探访团进行一趟穿越之旅,看到千古名篇的背后的动人故事,一代宗师的信念与理想便从个人追求成为共同的文化记忆,古今情感就此实现互通交融。

如最新一期节目中探访团与欧阳修一起投壶、对诗、共饮,见证“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的诞生瞬间后,观众很难不被“与民同乐”的酣畅淋漓所感染。这个富有想象力的画面背后,也暗藏了节目组的用心:《宗师列传·唐宋八大家》致力于拉近节目内容与观众间的距离,打造一个多重交融的“媒介奇观”。而“沉浸”作为节目的核心表达,它瞄准的正是传统文化传播与传承从“入眼”到“入心”的难点,这也是总台文化节目一次又一次征服观众的关键所在,以“浸润式传播”让观众对知识产生兴趣,对故事产生共鸣。

刮起文化传承新风尚,

以源头活水激活“一池春水”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当韩愈跟随撒贝宁“穿越”千年之后,来到现代潮州,见证当世之河清海晏、国泰民安,除了尽显其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和成就,更展现了韩愈的家国情怀和精神血脉对一代又一代华夏儿女的滋养。正如网友说的,“教育终于在这个时候完成了闭环!”

在观众对文化节目的“审判”日益苛刻的今天,《宗师列传·唐宋八大家》依然没有辜负观众的期待。截至日前,《宗师列传·唐宋八大家》四期节目首重播累计触达观众22亿人次。首播观众规模在全天各频道综艺节目中排名第一。与此同时,节目在新媒体端的传播持续发酵,四期节目均持续24小时霸榜微博综艺影响力热播榜文化类综艺周榜、日榜、小时榜三榜TOP1,全网累计斩获热搜热榜182个,全网相关视频总播放量累计破10亿,#宗师列传唐宋八大家#主话题及相关话题总阅读量破6亿。

众多网友点赞节目内容用心,制作精良,“真希望我高中的时候能看到它,强推这个一家人可以一起看的节目,每一个流传千古的文章背后诞生的背景,作者当时的心境,都展现得淋漓尽致,让屏幕前的人也跟着来了趟实实在在的穿越之旅,更能感受作品力透纸背的生命力。”凭借着精良的品质,《宗师列传·唐宋八大家》经受住了来自于观众的多维考验。

在北大电视研究中心副主任吕帆看来,“《宗师列传·唐宋八大家》以古人之思解今人之惑,用创新与发展的理念搭建连接与共鸣的桥梁,让千年前的故事与当下社会心理激荡共鸣。”而这其实也是《宗师列传·唐宋八大家》兼具力度与温度的关键所在——让那些年少囫囵吞枣、匆匆背过的诗篇,直击灵魂深处,汇聚文化传播的洪流,刮起文化传承的风尚。

作为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新支点,《宗师列传·唐宋八大家》赋予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了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新视角、新表达和新内涵,让文化认知的过程变得更加生动,进而勾起观众的文化认同和民族自信,为全社会共同继承、弘扬和发展传统文化的注入新的动力。

毋庸置疑的是,此次“总台+文化”这一经典搭配,再次站在了文化节目创新的最前沿。而节目也透过一个个有温度的大儒故事向业界传递出呼唤,传统文化的主体性是在中国大地上建立起来的,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寻找源头活水,才能搅动文化富矿的“一池春水”,推动中华文脉延绵繁盛——这是节目的高级质感,也是中华文明的现代力量。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7d1ab973b96aa2f1ee4ee93c6315b7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