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四五天甚至十天不拉大便,掌握2个方法,濡养脾胃、补充津液

2019-12-04     羊爸爸育儿

文 | 郭莎拉

小豆子10个月了,添加辅食以后大便频率开始降低,入冬以后,大便的频率就越来越低,越来越低,有时候四五天,最长的时候有10天。

现代医学对于攒肚子和便秘有一定的区分,对于攒肚子现代医学要强调的特点是:

1.大便是软的,没有结块的。

2.量不是很多,这个量就是平常一次拉的量。

3.拉的时候不难受,不费劲。

4.攒肚子那些天里面肉长的很快。

5.经常发生在未添加辅食之前纯母乳喂养时期。

现代医学对攒肚子的定义是一种发育过程中的生理现象,原因是消化能力提高,能够对母乳充分消化吸收,产生的残渣变少,不足以形成排便。也就是说,是因为母乳消化吸收的太好,就没有大便产生

来具体看小豆子的消化情况。

1.看他的舌苔有厚腻。有积滞。

2.拉大便的时候费劲,不怎么放屁。

3.粑粑是软的成型的黄色的。

4.睡眠没有受到影响。

5.手心略有湿热。

6.开始添加辅食了,包括一些好消化的米面制品等等。

7.入冬以来开始大便频率下降。

按照标准来说,这个不是攒肚子。

他大便拉的比较费劲,没有屁,说明他的胃肠道的推动力是不足的,大便是靠气血推动代谢的, 就像一艘船在河道中形式,如果没有人划桨,这个船就不会前进。气足够的时候,正常的大便会拉的很爽快,而且每个孩子每天都应该有一些屁,有屁说明了这个孩子的身体是在正常运行的。

苔厚腻,手心湿热,这是有湿的表现,也就是身体里是有垃圾的。如果是攒肚子,那不会有舌苔腻,和手心湿热的问题。

有朋友会问,如果是积食的话,那为什么大便不是干硬的?嘴巴不臭?每个孩子积食的时候,表现出来的形式是不一样的,小豆子的大便不臭不硬,睡觉可以,说明的是肚子里有垃圾,但是垃圾还没有特别多的程度。

有一个关键词是,入冬以后,大便频率降低,在感到寒冷的时候,我们的气血运动也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尤其是在小月龄的宝宝身上,由于胃肠道本身还在发育之中,所以,可能就会有消化和排便的问题。就好像是一艘在河道行驶的船只,当水面结冰的时候,就会行驶的速度慢下来。

这样的便秘不算是病,但也可以帮助处理的。小豆子的情况,寒的部分更多,那么既然是寒,我们可以做的就是两个方向,一是帮助提高胃肠道的动力,一是用食疗的方式增加津液濡养脾胃。

推拿可以做的是:

1.运八卦,一岁以下的宝宝每次100-150下。

2.揉肚子:顺时针,用手掌根部带动腹部的皮肉按摩,不要再皮肤上面摩擦,那个是没有用的。

3.清大肠:一岁以下的宝宝每次100-150下。

4.补脾:一岁以下的宝宝每次100-150下。

热敷肚子

不会推拿的妈妈还可以给孩子热敷肚子,增加孩子的胃肠动能。可以用热水袋,或者红豆包,粗盐包。把粗盐或者红豆缝进一个布袋里面,要装的满一点饱和一点,放在微波炉里加热一两分钟,热了以后放在孩子的肚子上热敷,要注意温度,不要太烫。

很小的宝宝在添加辅食初期都多多少少会出现大便频率降低的情况,这是孩子的消化系统在适应食物时候的正常的表现,我们可以给孩子一些机会去锻炼对食物的消化能力,但是有时候也需要稍微帮助一下。如果是很多天不拉,也可能会影响到整体的发育,便秘的时候,免疫力低,也容易生病。

经常喝米油通便很好,又濡养脾胃,又补充津液

说来,米油还是一个中药的药名米油为煮米粥时,浮于锅面上的浓稠液体,具有补肾健脾,利水通淋之功效,主治脾虚羸瘦,肾亏不育,小便淋浊。初添加辅食的时候,如果遇到大便多天不拉,就可以熬米油喝。大宝宝们有常年的便秘问题的,湿疹问题的也可以喝。

选米:用大米或者小米都可以,或者大米和小米混合。大米可以买东北的米,东北地区的大米蛋白质含量较高,出油比较好,小米可以考虑山西或陕北的小米,蛋白质含量较高,出油好。南方的大米小米也可以。

比例如何?如果是用北方的大米小米,米和水的比例可以是1:8,如果是用南方的大米小米,水和米的比例可以是1:6或1:5。

怎么熬?最好的熬米油的方法是用明火,铁锅熬煮,大火烧开,转小火后不断的搅拌,直到上面的汁浓稠为止。当然也有懒人的方法是,用电压力锅,把米浸泡在水中两个小时以上,煲40分钟出锅。除了上面的那些米油之外,如果还需要,还可以用漏网把粥里面的油过滤出来。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f0ph124BMH2_cNUgRrJ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