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库要览丨解码银发经济发展趋势

2024-06-04     中国经济时报

ZHIKUYAOLAN

编者按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均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银发经济。今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也提出“加快银发经济规模化、标准化、集群化、品牌化发展,培育高精尖产品和高品质服务模式”。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2023年末,我国60周岁及以上人口超2.96亿。可以说,发展银发经济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客观要求,与此同时,银发经济涉及面广、产业链长、业态多元,孕育着巨大的新机遇。未来,要坚持问题导向,统筹供需协同发力,持续推动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

发展银发经济需多措并举

阅读提示:发展银发经济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客观要求,也是实施扩大内需战略的重要举措,既利当前又惠长远。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发布的《银发电商发展报告》揭示了银发电商为老年人融入数字社会提供便捷切口的重要性。中国宏观经济论坛发布的《中国银发经济的阶段性特征与发展路径优化》指出,我国老龄化发展速度快,需要培育壮大银发经济,以应对全球老龄化问题。《中国银发经济的阶段性特征与发展路径优化》还强调了银发经济在不同地区市场的差异性,并提出了因地制宜发展地方特色银发产业的建议。中国移动研究院发布的《中国银发群体大数据洞察报告》则探讨了如何让银发群体更好地融入数字社会,强调了提高安全风险防范意识、增强传统服务触点支持等重要方面。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银发电商是老年人融入数字社会的便捷切口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日前发布的《银发电商发展报告》提出,银发电商指的是顺应老龄化社会的发展需求,以银发人群为目标用户,以电商平台为载体和渠道,牵引上游制造厂商及服务商,链接医院、养老机构、社区等多方资源,向银发群体提供或推动开发、设计、制造更丰富多元的适老化产品和服务,以及老年人参与电商经济活动的全部电商产业生态。

关于银发电商,《银发电商发展报告》提出了六大观点,即银发电商不能被简单地认为是垂类电商;银发电商多元业态迸发新活力;银发电商以数字技术和数据要素赋能上游生产商、服务商及多方参与者;银发电商是老年人融入数字社会的最便捷切口;在电商“助老”的同时也为“坑老”打开了方便之门;银发电商为应对全球老龄化问题输出中国解决方案。

《银发电商发展报告》还从银发直播电商、银发农村电商、银发跨境电商、银发生活服务电商、银发即时零售等层面分析了我国银发电商发展业态,并对银发电商未来发展趋势作了展望。而对于推动银发电商行业发展,《银发电商发展报告》也提出了相关建议,包括构建银发电商标准体系;鼓励银发电商与多业态融合;深入推进文旅等生活领域的适老化改造;强化科技创新能力推动智慧养老服务;积极培育壮大智慧健康养老产业;探索创新家政服务新模式;营造创新包容的营商环境。

中国宏观经济论坛:发展地方银发产业要因地制宜

中国宏观经济论坛日前发布题为《中国银发经济的阶段性特征与发展路径优化》的专题报告指出,我国老龄化发展速度快于全球整体水平,也快于高收入国家和中等收入国家的水平,因此,要同时布局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赢得全球银发国际分工的主动地位。

银发经济在我国不同地区的市场还有着显著的差异性。从数据看,除西藏外已有19个省份进入老龄化社会,其中12个省份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并且分散于东北、华北和长江流域。《中国银发经济的阶段性特征与发展路径优化》还认为,地区经济发展和老龄化的交互类型可以通过以人均GDP水平和老龄化程度作为两个维度,从而划分成四种类型,其中,双重压力型指的是老龄化程度高且经济欠发达,比如辽宁省、黑龙江省;双重优势型指老龄化程度低且经济发展水平高,比如广东省。这四种类型在需求侧(经济发展水平、支付能力等)和供给侧(产业基础、技术支撑、资源条件等)差异化明显。

针对于此,《中国银发经济的阶段性特征与发展路径优化》认为,要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坚持发展地方特色银发产业。中等程度地区要顺应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发展老年友好宜居环境建设产业、老年综合服务。而双重压力地区,则应顺应乡村振兴带来的需求升级,发展“银发+休闲农业/文旅/特色食品/康养”等产业。此外,双重优势地区,要充分利用制造业和数字领域的基础优势,发展“银发+宜居部品制造”“银发+康复辅具制造”“银发+智慧医养服务”等产业。

中国移动研究院:让银发群体融入数字社会

中国移动研究院发布的《中国银发群体大数据洞察报告》(以下简称《洞察报告》)指出,在信息服务日益普及与适老化建设积极推进下,我国银发群体已初步跨越基础使用门槛。

《洞察报告》分析了我国50岁及以上银发群体在数字社会融入过程中,呈现的新特征、新需要、新问题,进一步探索如何让银发群体充分、平等、便捷、安全地融入数字社会。《洞察报告》预测,未来我国城乡65岁以上老年人在进阶型数字服务使用方面,仍存在数字能力提升与社会支持补足的需要。其中,提高安全风险防范意识、增强传统服务触点支持、提升数字出行及数字就医能力等,是65岁以上老年人需要补足的重要方面。而以一二线城市50—65岁人群为代表的“新银发”群体,对于“老化的态度”开始呈现打破年龄边界的特征,互联网逐渐成为其了解新鲜事、新科技的重要窗口。

而在“智慧用老”方面,《洞察报告》也揭示了目前老年人主动参与社会的三种主要方式。一是成为银发网红。许多老年人在短视频平台上创作内容,满足了自我表达和实现的需求,积极传播正能量。二是参与志愿服务活动。许多低龄老年人(60至69岁的老年人)在退休后参与志愿服务活动,为高龄老年人提供陪伴、照顾和帮助等服务。三是再就业。许多单位和企业开始针对有技能、有意愿的老年人开设定向招聘计划,一些机构还建立了专门的老年人才信息平台,提供求职、招聘信息与专业咨询服务。

银发经济巨大潜力待挖掘

阅读提示:银发经济迅速崛起,逐渐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河南省社会科学院课题组和沙利文均指出,银发经济对推动我国经济发展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关于河南省“银发经济”发展的调研报告》则显示,河南老年人消费领域日益多元化,对享受型消费有需求,但存在着消费能力不匹配和市场供需不相适应等问题。为此,建议打造适老的居家养老服务模式,提供爱老的文化旅游服务内容,建立护老的市场环境。沙利文的报告则展示了中国银发经济快速发展的趋势,其认为老年人的需求推动了银发产业的多元化发展,并逐渐形成了成熟化、标准化、品牌化的产业链。携程研究院的报告则指出,老年女性旅行消费持续增长,银发族群体消费也呈现“品质化”升级趋势。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课题组:银发经济成为未来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课题组日前发布的《关于河南省“银发经济”发展的调研报告》指出,老龄化问题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诸多领域,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长治久安。滚滚而来的“银发浪潮”,既给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挑战和冲击,也为老年消费市场和老龄产业创造了新的需求,形成了新的经济增长点,成为未来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关于河南省“银发经济”发展的调研报告》显示,当前河南老年人消费领域趋于广泛化,除对食品烟酒、生活用品及服务等传统消费项目有较多需求外,对养老居住、医疗保健、旅游休闲等品质型、享受型消费领域也有更多需求。

当前需重点关注的问题在于,一是消费能力不匹配,部分老年人收入水平不高制约了享受型消费支出增长,消费理念仍偏保守。二是市场供需不相适应。网购商品良莠不齐、医疗保健领域满意度低、医疗服务体验影响消费预期。三是文旅市场监管不到位。

而对于建议方面,《关于河南省“银发经济”发展的调研报告》建议,第一,要打造更“适老”的居家养老服务模式。居家养老符合多数老年人的传统观念,老年人居住在熟悉的环境可以享受到家庭温暖,更加有利于身心健康。第二,提供更“爱老”的文化旅游服务内容。老年人丰富的文化旅游活动能够促进社交互动,缔造情感支持,促进身心健康。第三,建立更“护老”的市场环境。进一步激活老年人康养、保健消费市场,推动“银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破除目前存在的针对老年消费者的不法乱象是重要一环。此外,还可以在主要商业体合理布局老年人商店,同时,在大超市内开辟老年人用品专柜,满足老年消费者购置吃穿用等生活必需品的需要,缓解老年人购物不便等难题。

沙利文:银发经济已经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沙利文日前发布《中国银发经济发展报告》介绍了中国银发经济发展的趋势和市场动态。《中国银发经济发展报告》显示,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银发经济已经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当前,中国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已经占据了总人口的五分之一,逼近中度老龄化社会的标准,这一庞大的人口基数必将带动银发经济的发展。

《中国银发经济发展报告》认为,中国银发经济有以下几个特征,一是人口基数大,老龄化速度快;二是养老需求逐步扩大化,而且多元化;三是未富先老,推动政策扶持产业的发展;四是空巢化导致家庭养老承担压力大。

而随着老年人的需求越来越旺盛,衣、食、学、乐等各个方面,都促进了银发产业的发展,这对服装、保健、教育、旅游等产业也产生了多元化的推动作用。而从产业链角度看,从上游的原材料、技术支持、能源支持,到中游的鞋服、食品、教育、娱乐、康养,再到下游的老年人自身需求以及老年人子女的需求等,整个产业链都在逐渐成熟,而且朝着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健康化的方向发展。

沙利文大中华区执行总监刘章川表示,在全球主要国家人口老龄化的进程中,欧美国家走在前列。日本、中国、新加坡、韩国走在亚太国家的前列。沙利文基于对整个银发经济数据的市场规模统计,过去五年(2019年到2023年)银发经济实现了13.2%的年复合增长率,2023年银发经济规模达到了7.1万亿元,未来五年,其将按照11.8%的年复合增长率持续增长。

携程研究院:银发族消费“品质化”升级

携程研究院日前发布的《2024女性旅行消费洞察报告》指出,女性全年人均旅行消费支出高出男性近8%。其中,以“70后”“80后”为代表的中年女性占比62.2%,其成为了旅行消费人群的“绝对主力”,消费力遥遥领先;以“90后”“00后”为代表的青年女性占比28.5%,紧随其后,消费潜力初现;“50后”“60后”银发族群体占比9.3%,但随着这一群体消费的“品质化”升级,其旅行消费金额不输年轻人。

《2024女性旅行消费洞察报告》显示,2023年以来,老年女性群体的旅行消费潜力正悄然释放,50岁以上老年女性出行订单增速最快,高达205.6%。越来越多的“银发游民在路上”,她们或自驾,或邮轮,或旅居,出游方式丰富多彩。穿越热带雨林、体验登山和滑雪、自驾走遍全国几十个城市,越来越多的老年人更愿意融入目的地生活。此外,还有很多低龄老人也愿意参与徒步、骑行、露营等轻体育项目。部分银发奶奶们还喜欢旅居,体验“生活在别处”。《2024女性旅行消费洞察报告》还指出,女性喜欢“握紧方向盘,徜徉在路上”,“有本一族”的女性更愿以自驾方式享受穿越山海的自由。2023年以来,女性租车订单同比增长133%;年龄最小的18岁,最大的92岁。

总 监制丨王 辉车海刚

监制丨李丕光王彧 刘卫民

主 编丨毛晶慧 编 辑丨蒋 帅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f074835bac7dc9599f343e89d245b9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