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穆宗朱载坖在位期间为什么会废除海禁?

2022-07-05     历史新视角

原标题:明穆宗朱载坖在位期间为什么会废除海禁?

明代初期海禁政策严厉,“太祖定制,片板不许下海”。虽然大明也曾有过郑和七下南洋的壮举,但整体而言,尤其是从朱棣之后,大明还是施行的这样的海禁政策。而这样的政策一直到明穆宗朱载坖在位期间才正式解除,不过明穆宗已经是明朝第十二位皇帝了,可见时间已经过去了一百多年了。

关于明穆宗为何会突然改变太祖朱元璋制定的国策,其实道理很简单。

早在嘉靖年间,明朝就爆发了一场禁海问题的争论。其中一个关键问题就是要不要废除海禁政策,虽然最后并没有实施,但可见当时很多有识之士已经意识到了开海禁的好处。当然了,当时有个前提那就是倭患严重,很多人也觉得开海禁对于根除倭患非常有利。很多南方的官员就建议应该开海,还得到了很多朝中大员的认可。

明世宗死,明穆宗继位,明朝进入了隆庆时代。刚刚登基,明穆宗就诏告群臣说:“先朝政令有不便者,可奏言予以修改。”这是一个非常积极的信号,可以看出,皇帝并非一个墨守成规的人,他是希望做出一些改变的。

同时,明穆宗开海禁的主要原因还是因为倭患。抗击倭寇搞了几十年,倭寇不仅屡禁不绝反而越剿越多,这让当政者不得不换一个角度思考,到底是因为什么。

考虑来考虑去,明穆宗认为福建巡抚许孚远在奏疏中说的“市通则寇转而为商,市禁则商转而为寇”的问题,还是很有见地的。

隆庆元年(1567年),福建巡抚都御史涂泽民上书明穆宗,请开海禁。明穆宗当即批准了这一奏请。

明穆宗宣布解除海禁,调整海外贸易政策,允许民间私人远贩东西二洋,史称“隆庆开关”。虽然仍有着诸多管理和限制,开放的月港也只是一处小港口,但民间私人海外贸易至此毕竟得到了朝廷的认可,只要遵守政府的管理限制,民间私人海外贸易就被视为合法经营。

客观说,隆庆开关利弊还是十分明显的。

从积极方面看,打开了阻碍社会发展的枷锁,使明朝经济焕发活力。突破了朝贡贸易的局限,促进了民间 私人贸易的繁盛。

但是弊端也非常明显,隆庆开关并非全面开放海禁,而是只有福建海澄的月港被作为唯一的开放“特区”。并且严禁海商前往日本。虽然相比之前已经是个重大突破了,但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f017fcd527f5f61fc20bd0c1c8b1e3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