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 情 感 有 情 调 有 情 况
做江都人最爱关注的微信公众平台心存善举,情同手足感谢您捐赠现金一万元体育用品价值四千元……
秋学期开学前夕
陕西子洲县马塔留守儿童学校
向我区中学生虞子恒、徐沁蕊、徐浩天
颁发捐赠证书
感谢他们无私资助该校贫困留守儿童
情系子洲!一次讲述点燃爱心火苗
爱心之举源于一次走心讲述。讲述人是虞子恒的父亲于健,江都人民医院骨科医生,现在子洲县支医。一次返乡探亲,于健向友人讲述了在子洲的见闻。
左五为张彤书记,左六为于健医师
“有些孩子家里穷,甚至一年吃不上一块红烧肉。”交谈中,于健讲到了当地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时,并举了马塔留守儿童学校贫困学生的例子。
马塔留守儿童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这次讲述,深深触动了现场三名少年——虞子恒、徐沁蕊、徐浩天的心灵。
没有洋娃娃,没有合体衣服,没有iPad,甚至连爸爸妈妈的陪伴都没有……对比马塔贫困留守儿童的艰苦境遇,三位少年深感自己的生活条件是多么的富足,学习环境是多么的优越,不约而同地萌发了尽已所能帮助对方的念头。
传送温暖!三人携手捐赠万元钱物
“同在蓝天下,我们能为他们做些什么?”随后的几天,虞子恒与徐沁蕊、徐浩天就此进行了讨论,一致决定不向大人伸手,用自己的零花钱去办这件有意义的事。
孩子们的想法,得到了家长支持。于健立即与马塔留守儿童学校对接,了解学校最新情况,以及孩子们的需求。
马塔留守儿童学校位于子州县城西40公里的大山深处,是一所当地农民创办的乡村留守儿童寄宿制学校。目前,学校有300多名学生,绝大部分是留守儿童,最小只有3岁,一年到头很少见到父母。除了条件艰苦,学校还缺少体育器材,导致学生缺乏足够运动。
根据这些情况,三名少年一商量,决定向这所学校捐赠一万元现金,用于改善学生生活;捐赠价值四千元的乒乓球拍等体育器材,丰富孩子们的课余生活,增强他们的体质。
前不久,于健代表孩子们将这批钱物捐给了马塔留守儿童学校。66岁的“中国好人”、马塔留守儿童学校创办人马维帅感动不已,号召全校学生向这三名江都好少年学习,刻苦读书,将来有能力了,也要感恩社会,帮助他人。
品学兼优!生活简朴求上进有爱心
这次捐赠所用的14000元,都是虞子恒、徐沁蕊、徐浩天的零花钱。据了解,这三名少年都来自普通家庭,平时生活简朴。穿着不讲究品牌,只要舒适就行。有时在外口渴,他们连瓶矿泉水都舍不得买,坚持回到家中喝水。
左一徐沁蕊、左二徐浩天 、右一虞子恒
“去年虞子恒读初三,我们担心学校伙食不好,每天给他20元,用于加餐和买牛奶蛋糕。哪知他把这钱都省了下来,这次又捐了出去。”于健感慨。
于健介绍,这三名少年平时学习认真,成绩都很优异,虞子恒今年还考入了扬州中学,正在参加高一新生军训。徐沁蕊、徐浩天也就读于很好的高中学校。
令人感动的是,三名少年都有一颗善心,公交车上遇到老人都会主动让座,在校也会帮助同学学习。在家会帮父母干些家务活,学习不让家人操心。
对于这次的捐赠,虞子恒、徐沁蕊、徐浩天都认为很有意义。他们还有个心愿,明年能去马塔留守儿童学校看一看,体验当地留守儿童的生活,倾听他们的心声,和他们交朋友。
来源:今日江都
作者:江都日报记者 陈阳
编辑:阿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