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林马拉松|嵩山少林国际马拉松

2019-07-30     少数民族马拉松

嵩山(五岳之一),位于河南省西部,地处登封市西北部,西邻古都洛阳,东临古都郑州。嵩山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也是中国名胜风景区,为五岳中的中岳。

嵩山总面积约为450平方公里,由太室山与少室山组成,共72峰,海拔最低为350米,最高处为1512米。主峰峻极峰位于太室山,高1491.7米;最高峰连天峰位于少室山,高1512米。嵩山北瞰黄河、洛水,南临颍水、箕山,东通郑汴,西连十三朝古都洛阳,是古京师洛阳东方的重要屏障,素为京畿之地,具有深厚文化底蕴,是中国佛教禅宗的发源地和道教圣地,功夫之源。

创办于2014年嵩山少林国际马拉松,历时五年发展,第六届嵩山少林国际马拉松赛将于2019年10月20日在河南省登封市举行。嵩山少林国际马拉松赛是全球首创"体育与禅宗文化相携、旅游与健康养生相融"禅心共武宗的国际化马拉松赛事。赛事根植于嵩山圣地,吸引来自全球的马拉松爱好者置身天地之中的奇峰美景间,领略儒释道三教融一的文化精髓,在挑战自身极限的同时,完成心灵的洗礼和精神的升华。

从2014年首届至2019年第六届马拉松赛,每届赛事都设置全程马拉松(42.195公里),半程马拉松(21.0975公里),迷你马拉松(5公里)三个项目。赛事规模也从2014年首届近千人参赛到2018年第五届的两万多人参赛。

秀峰、奇观、武场、禅室、晨钟、佛音,是嵩山少林马拉松的独有特色,丰富的历史文化、天文文化、地质文化以及宗教文化是嵩山少林马拉松的诱人元素。借参赛的机会来嵩山旅游,观少林武术、闻暮鼓晨钟,在奔跑中欣赏嵩山秋色、醉人红叶,不失为参赛选手一次难得的身心"修行"。


赛事信息

报名时间

2019年4月29日9:00至9月20日24:00

(报名额满提前截止)

比赛起跑时间

2019年10月20日8:30鸣枪开赛

比赛地点

中国郑州·登封市

竞赛项目及参赛人数

全程马拉松(42.195公里):8000人

半程马拉松(21.0975公里):7000人

迷你马拉松(5公里):10000人

关门时间

比赛线路图

(1)全程马拉松路线:均美体育馆前南环一路(起、终点)——学前路——南环二路——嵩阳南路——嵩阳大桥南第二个调头口(折返点1)——嵩阳南路——颍河路——颍河路与少林大道交叉口(折返点2)——颍河路——阳城路——登告线——嵩颖路西侧道路——天中大道——禹都路——告城大道——观星台广场中轴线(折返点3)——禹都路——天中大道——嵩颖路西侧道路——登告线——阳城路——颍河路——嵩阳路——南二环路——学前路——均美体育馆前南环一路(起、终点)

(2)半程马拉松路线:均美体育馆前南环一路(起、终点)——学前路——南环二路——嵩阳南路——嵩阳大桥南第二个调头口(折返点1)——嵩阳南路——颍河路——颍河路与少林大道交叉口(折返点2)——颍河路——嵩阳路——南二环路——学前路——均美体育馆前南环一路(起、终点)

(3)迷你马路线:均美体育馆前南环一路(起、终点)——学前路——南环二路——嵩阳南路——嵩阳大桥南第二个调头口(折返点1)——嵩阳南路——南环二路——学前路——均美体育馆前南环一路(起、终点)

参赛年龄要求

1、马拉松项目年龄限20岁以上(1999年当年出生);

2、半程马拉松项目年龄限16岁以上(2003年当年出生);

3、迷你马拉松参赛者年龄不限。13岁以下儿童持户口簿必须与父母(或至少一位家长)共同报名参加。家长须持身份证(护照、军官证)等有效证件报名。

注: 18岁以下未成年人参赛,组委会要求其监护人或法定代理人签署参赛免责声明。

历届赛事奖牌

2014年首届中国嵩山少林国际马拉松完赛奖牌

2015年第二届中国嵩山少林国际马拉松完赛奖牌

2016年第三届中国嵩山少林国际马拉松完赛奖牌

2017年第四届中国嵩山少林国际马拉松完赛奖牌

2018年第五届中国嵩山少林国际马拉松完赛奖牌


嵩山文化篇

嵩山是三教的策源地,对三教的形成和传播都起到了极大的作用。

佛教文化

嵩山是佛教名山,佛教文化丰富而灿烂。法王寺,创建于东汉,是中国最早的佛教寺院之一,比洛阳白马寺仅晚三年,比少林寺早四百二十年,据《说嵩》记载,白马寺原为招待四夷宾客之所,因此可以说法王寺是中国佛寺创建之始。

道教文化

嵩山也是道教名山。中岳庙始建于秦,原名太室祠,曾有"飞薨映日,杰阁联云"之美称。中岳庙是道教圣地之一,有"道教第六小洞天"之称,中轴线建筑共十一进,全长1.3华里,面积十万多平方米,是五岳中现存规模宏大,保存较完整的古建筑群。中岳庙的四岳殿台在五岳中独树一帜,渗透着"五岳共存,五行俱全"的宗教观念。

儒学文化

嵩山是儒家文化影响很大的地方,在中国国内名山中这种情况比较少见。儒家文化在漫长的岁月里,经历了四个阶段,即先秦原始儒学、西汉神化儒学、宋明理学、现代新儒学。嵩阳书院,位于嵩山南麓,它与当今河南商丘"睢阳书院"、湖南"岳麓书院",江西庐山的"白鹿洞书院",并称为宋初四大书院。嵩阳书院是宋明理学教育中心之一,在中国文化史中占有重要地位,其旁不远处的崇福宫,是宋代安排不合时务的名儒的宫观,范仲淹、司马光、程颐、程颢、李纲的等均在此授过"管勾、提举"之职。

嵩山景色篇

金秋十月,嵩山秋色渐浓,枫叶渐红,行走在高耸的山里,感受万物的变化,感受不一样的景色。这里有世界著名的旅游胜地,世界文化遗产、国家首批5A级旅游景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世界禅学中心,也是中国功夫发源地——少林景区。也有世界文化遗产、国家4A级旅游景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嵩阳景区和中岳景区。

少林寺

少林寺位于河南省郑州市嵩山五乳峰下,因坐落于嵩山腹地少室山茂密丛林之中,故名"少林寺"。始建于北魏太和十九年(495年),是孝文帝为了安置他所敬仰的印度高僧跋陀尊者,在与都城洛阳相望的嵩山少室山北麓敕建而成。少林寺常住院中轴线现有七进院落,占地面积约36000平方米,保存宋、明、清建筑多座,是一处禅、武结合的文化圣地。

塔林

我国现存规模最大、数量最多的古塔建筑群。现存有唐、五代、宋、金、元、明、清7个朝代的砖石墓塔241座。因塔累繁多,大小参差、高低不同,粗细不一,形状各异,排列散乱,看似茂林,故被称为"塔林",少林寺塔林集古代砖石建筑、雕刻、书法、绘画艺术之大成,被专家学者誉为是"古塔艺术博物馆"

嵩阳书院

始建于北魏太和八年(公元484年),是宋代四大书院之首,中国古代最高学府,也是程朱理学的策源地和传播中心。

嵩岳寺塔

始建于北魏正光四年(公元523年),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十二边形砖砌佛塔,是全国古塔中的孤例,也是世界最早的筒体建筑,被称为"华夏第一塔"。

中岳庙

始建于秦,是我国道教的策源地和第六小洞天,也是我国建筑历史最久,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道教庙宇之一,被称为"中州祠宇之冠"。

观星台

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天文建筑,观星台内的周公测景台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天文遗存之一。

嵩山素食篇

自古以来,修生养性都离不开饮食。而素食更是我国汉传佛教的基本特色,是佛教饮食文化的核心部分。如今吃素食,一是出于健康养生的角度考虑,二是宗教信仰。"菩萨大慈大悲,不忍食一切众生肉"不杀生,出于慈悲心,也有利于静心入定修行。

嵩山的素食文化源远流长。自古以来,嵩山寺院林立,名刹众多,在民间素有"七十二峰、七十二寺"的说法。寺庙的鼎盛促进了素食的发展,留下了深厚的素食文化记载,历史上先后曾有唐太宗、元世宗、清真宗等20多位帝王到嵩山慕名品尝素斋。素斋在传统继承的基础上,充分吸收现代素食技术,弃旧扬新,博采众长,以豆制品、食用菌和天然菜蔬作为主要原料,推出了一系列健康营养、味美可口、用料讲究、造型逼真,为僧、俗共赏的素食佳肴,具有"鲜、嫩、烫、脆、香"的特点。

槐米茶

以槐花的花蕾做茶,性微寒,味苦,有凉血止血,清肝泻火的功效。

素斋之泡椒凤爪

泡椒凤爪,用魔芋制作加工的凤爪配上翠绿的泡椒,口感是非常的劲道爽滑,酸辣可口十分开胃。

素斋之糖醋脆鳝

将新鲜香菇过面过油,无论外形还是口感,都有几分相似,口感焦脆,唇齿留香。

山楂酒

中岳嵩山,果酒之源;天地之中,轩辕相传。三种优质山楂为原料,接受三个不同时间段的光照、热量、水分,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功能独特,滴滴玉液。既有国酒之香,又有洋酒之韵。

素斋之焖子

焖子是流行于登封东部的一道特色菜肴。相传清代时登封名人景东扬幼时家贫,过年时因无钱买肉,其母亲在煮好的骨头汤秫入粉芡,并加入肉末、粉条、五料,遂熬制而成了焖子。

登封芥丝

"登封芥丝"是选自中岳嵩山特殊气候下的优质圆叶芥菜(芥疙瘩),经独特的腌制方法和传统工艺,芥末味道,氽鼻浓香,清爽可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和图片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ewIPWWwBUcHTFCnfwRG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