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书这门大学问!用上这5个选书方法,轻松读出思考力

2019-11-22   书语人间

书语人间:每天10分钟,陪你读懂1本好书,点击文章右边的“关注”,一起成长

大家好呀~

今天,灵遥将继续为你带来《高分读书法:成绩大幅度提高的秘诀》一书的共读。

上一篇文章里,我们聊到了如何通过假设阅读、整体阅读、推测阅读,和平行/交叉阅读的方法,来把一本书读厚。

现在,我们先来简要复习一下,这五种把书读厚,提高思考能力的阅读方法,都分别是什么:

  1. 假设阅读:在读书前,先结合书的标题、腰封、序言和目录,来推测一本书的内容,初步判断这本书是否适合自己;
  2. 整体阅读:每读完一段,和一个章节时,便尝试用自己的一句话来概括读过的内容,来确保自己没有因为文章的篇幅过长,丢了整体;
  3. 推测阅读:在读完一个章节后,结合这个章节的内容,试图推测出作者写在下个章节里的内容;
  4. 平行/交叉阅读:同时阅读2本或多本书,找出书里的不同之处,尝试分析这些不同都从何而来。

读到这里,你也许会问了,每一本书都有这样深入阅读的必要吗?

其实呀,虽说每一本书里,都有着作者对某个问题的不同见解,但是,从阅读这件事情本身来说,书也是有好坏之分的,除非是兴趣使然,或是工作需要,是没有必要一本本阅读的。

那么,都有哪些书可以在阅读后提高你的思考力呢?来和灵遥一起看看作者在书里提到的5个选书方法,找到那些让你收获满满的书吧!

01.

阅读畅销书

第一招便是选择“多数人都会读的书”“卖得最好的书”,比如,豆瓣上评分在7.5,甚至在8.0以上的书。

你可能会怀疑,“就这么简单?未必也太简单粗暴了吧……”,但是,不得不说,群众的眼光是雪亮的,大家读后交口称赞的,往往都是会对你有帮助的书。

一方面,畅销书之所以会畅销,往往是因为它说到了人们的心坎上,让不少人都觉得,“嗯,你说的是我”。因此,你如果能够把它畅销的秘密给找出来,那么对你的阅读和写作都是有帮助的。

另外,这本书里的内容即便在你验证后发现不对,你也能弄明白了大部分人出错的地方,然后对照自己,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对你的成长也是有帮助的。

另一方面,畅销书一般都是一个学科里,语言最通俗易懂的书,能够用最简单的话语,帮你快速入门一个学科,做出“这个学科的内容,我是否感兴趣的判断”。

比如,你在读完了这本《睡眠革命》后,便会明白何为昼夜节律,以及昼夜节律是如何影响你的生活的。这样,你在阅读其它类似的习惯养成书时,也能够很快地做出对错的判断。

另外,畅销书畅销的另一个原因,往往是它能够把很复杂的语言,用最简单的方式给讲出来。

比如,《思考,快与慢》便是一本行为经济学里的畅销书,虽说讲的都是经济学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作者因此拿了诺贝尔经济学奖,但是,它的内容整体来说都较为简单,举的也是会发生在你身边的事情,非常好懂。

这样,你也能够根据一本畅销书书来明白,自己对某个领域是“真的喜欢”,还是“叶公好龙”,进而做出是否要深入学习下去的决定了。

因此,你若是不知道该读哪些书,不妨从畅销书开始你的阅读吧。

02.

相信那些靠谱的推荐

随着印刷术的高度发达,出书的门槛也是越来越低了,你只要有钱,有自己的作品,便能够联系出版商,买到一个书号,然后出版它。

但是,这便会有一个问题,市面上“鱼目混珠”的烂书实在是太多了,有时连续读上个好几十本,都找不到一本把话说到自己心坎里的书。

因此,想要找到好书,你便要学会去向专业人士求助。

我举个例子,灵遥因为读了《为什么精英这样用脑不会累》以后,便对脑科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但是,市面上讲脑科学的书有太多太多,既有讲基础知识的神经生物学,又有讲病理和治疗方法的神经病学,还有一些与其它领域,如,运动、饮食相互结合的书,到底哪一本才适合我入门呢?

这时,我便会去网上看一些神经学专家推荐的书单,或是大家都在推的神经学好书,一个作者的多本书,一个系列的书,或是考研必读。

这样,我能够确保我的学习不偏离方向,先夯实基础,再活学活用了。

当然,灵遥也会陆陆续续在书语人间这个公众号里,给大家列书单,推荐我读过的书,大家可以酌情参考一下。

总而言之,选书的过程不一定要自己的独立完成,也可以找值得信赖的家人、朋友、老师、同学、荐书达人寻求帮助哟。

03.

超越时代的经典

通过阅读畅销书,我们能够弄明白哪些书才是当下最热门的话题,但是,唯有那些超越时代的经典,才是会影响你一生的作品,值得你反复阅读。

比如,曹雪芹先生的《红楼梦》,海明威先生的《老人与海》、诸子百家、《黄帝内经》《曾国藩家书》等等,都是超越时代的经典,书里的内容都能够在现代这个社会中得到印证。

我这里给大家举个例子,你去对照一下《定位》,这本被誉为“营销学圣经”的经典。

你会发现,里面的“要么在某个领域里做到第一,要么开创一个能够让自己成为第一的领域”的理念,便是不少企业、斜杠青年和网红背后的经营法则。甚至,在知识付费时代,有不少大咖还靠着这句话赚得个盆满钵满哟~

因此,请反反复复阅读这些有着传世价值的经典作品,与智者对话,让他们做你成长路上的启明星吧。

04.

设立年度阅读主题

书的分类琳琅满目,包罗万象,随便去到一家书店,两性关系、亲子教育、投资理财、生活常识等等,你都能够找到一大堆书。

如果不限制分类或是领域,那么,你多半会和灵遥一样,被各种各样的书吸引走,以至于被今日头条怒批“不够垂直”。

因此,你不妨结合自己当下的一个状态,然后给自己设定一个年度阅读主题,在一段时间里,只读一种类型的书,把书读精,读透。

那么,如何设定年度主题呢?

你通过书店里的,心理学、经济学、文学、哲学等这样的分类是可以的,也可以结合你当下的状态来,比如,一个刚刚怀孕的准妈妈,便可以在孩子出生前,读些与孕期、分娩、早教有关的书籍,在孩子出生后,不手忙脚乱。

接着,是每一个主题持续多久。

这个同样是因人而异的,你如果是一个时间充裕的人,那么,不妨以3个月,到半年为一个阶段,然后,给自己设定10-12本书的阅读目标,1-2周一本,吃透即可。

这样,你一年便能够深入阅读20-60本书,也是不小的收获了。

当然,你若是工作忙碌,家里也有一堆事情等着你去做,那么,你不妨一个月读1本,一年读12本,把一个主题彻底地吃透,成为这个领域的专家。

最后,为了提高你的阅读效率,每读完了10-12本书后,你一定不要忘了写下你的阅读心得,或是替打算入门这个领域的小伙伴准备一份书单哟~

05.

直面让你的犯难的书

读书有时候和吃饭很像,难免会遇上几本自己不想要读的书。比如,我在遇到文学类书时,往往会觉得很蒙圈。

之所以会发生这样的情况,有两个原因:

一个是内因,在你,也就是你没有到达该读这本书的时候,比如,一个对物理没有多少兴趣的人,非要去强读一本霍金《果壳里的宇宙》,那么,我只能说,读书是自己的事情,别装逼。

另一个是外因,也就是,咳咳,那本书已经超过了你能够接受的程度,也就是说,书对你来说,太难了。

比如,我想要了解某种神经病学,如,心脑梗,的成因,但是一点儿都不知道人体是如何构成的,神经系统是如何运作的,那么自然是看不懂的。

这时候,我便只能够降低书的难度,从基础开始补起。

因此,你若是觉得一本书暂时有难度,也不要怕,先弄清楚是主观的“讨厌”,还是客观的困难,解决即可。

以上,便是全书的内容。

上一篇文章里,我们讨论了如何通过读书来提高你的思考能力,来把一本书读透。

在掌握了好的阅读方法的同时,选择合适的好书来深入阅读,则能够让你的阅读效果的如虎添翼。

也希望在日后的阅读中,你能够用好这两篇文章里讲到的内容,让每一本书成为你成长路上进步的阶梯。

祝好!

注: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文 | 武灵遥,一位践行着“日读书一本,日更文一篇”的职业读书人,本文首发于个人公众号:书语人间(syrjj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