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君墓坐落于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南郊,始建于西汉时期,夯土而筑,整个墓体高30多米,像一座小山似的,距今已有2000余年的悠久历史,是中国最大的汉墓之一。
早先在阅读资料的时候,就看到有记载民间传说,每到深秋,四周万物枯败,唯有望见昭君墓还是一片墨绿,散发着生机。由此人们更增加了对这位充满神奇色彩的墓主人的虔诚与敬仰。在游览的时候,也发现了后人在昭君墓的一侧挖土建了一座简易的小庙,设立了“昭君菩萨”的牌位,看出来也是香火不断的。
昭君墓现在叫昭君博物馆,门票50元,小朋友和年满60周岁的老人是可以免费入内的。进入博物馆院内,有一条长长的神道,神道两侧排列着十二对石像,它们是由出土的匈奴动物金丝牌,按比例放大雕刻而成的。神道两边分别建有对称的四个标志性建筑,东侧从南到北建有汉式建筑:和亲园和昭君故里纪念馆,反映了王昭君出塞所代表的汉文化。
西侧从南到北建有:匈奴文化博物馆和单于大帐,都是北方少数民族典型的穹庐式建筑,体现了匈奴民族的草原文化特色。博物馆内,展示着众多汉朝时期的青铜器,陶器等文物,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博物馆内分好几个区域,是一定要参观的。我在登上昭君墓的时候发现整个小山似的墓地被各种各样的树木所覆盖,而且很多都是松柏类的冬青树,而博物馆院墙之外大都是农田,怪不得秋季周边都枯黄一片而昭君墓依然墨绿呢!昭君墓后面有一大片花田,这几天应该已经衰败了,9月份的时候还是非常美丽的,既能了解历史又能登高赏花,而且游客特别的少,非常清净,不失为一处好去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