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床睡后,6岁娃娃总说房间有人,是故意找茬还是确有其事?

2019-10-15     话梅的妈妈

文|话梅的妈妈(专注优质原创文章,拥有本文章版权,欢迎转发分享)

为了更好的照顾孩子,在孩子出生以后,父母多半都会选择和孩子一起睡,但是到一定年龄后,家长就应该让孩子分床睡了,这样有利于培养孩子的独立性,让孩子树立性别意识,推动孩子身心的健康发展。但是家长要注意,分床睡可千万不能着急,孩子心理必须要有适应的过程,如果家长太着急,孩子就可能出现心理不适,家长必须要先消除孩子的恐惧心,才能够和孩子分床睡。

杨女士的女儿6岁,即将上小学,为了让孩子更加独立,杨女士决定让孩子和自己分床睡,但是当知道要和妈妈分床睡以后,孩子哭得特别厉害,杨女士无奈只能又陪了孩子一晚上,第二天她非常强硬的告诉女儿要自己睡,女儿知道改变不了,就没有说话。但是自从分床睡后,孩子就总说房间里有人,因为杨女士家住三楼,她担心真的人进了家里,就和老公把房间里里外外检查了一遍,结果并没有发现有人入侵的痕迹。本来以为确有其事,检查后,杨女士觉得孩子是故意找茬,把孩子训斥了一顿,孩子却没有改掉撒谎的习惯,经常骗妈妈说房间里有各种东西。

孩子出现这种表现正是说明了孩子内心存在恐惧感,他们无法接受和父母分床睡的事实。父母是孩子安全感的来源,骤然远离父母,他们肯定会觉得害怕,心理会特别不适应。所以想要分床睡,家长绝对不能着急,强迫不但达不到效果,反而会促使孩子出现心理问题,保护孩子的心理安全非常必要。

要提前给孩子做好心理铺垫。

在决定要跟孩子分床睡以后,家长应该把这个决定告诉孩子,并跟孩子说清楚分床睡的原因,告诉孩子不是父母不要他或者不喜欢他了,只是希望他能够更好的成长,家长也要和孩子商讨,如果孩子表现出强烈的抗拒情绪,那么家长也不能强迫孩子,确保孩子从心理上接受这个事实以后才能分床。

分床也要循序渐进。

分床也要循序渐进,父母不可以直接把孩子单独放在房间里,孩子的胆子本来就小,昏暗的房间更容易激发他们的想象力,他们可能会想象出不存在的东西,导致自己身心受伤。所以家长一定要注意循序渐进,刚开始可以在孩子睡着以后离开,之后再让孩子单独睡。

睡前多陪伴孩子一段时间。

即使是分床睡,家长在睡前也要多陪伴孩子一段时间,可以跟孩子谈谈心,或者陪着孩子尤其看书、学习,这种陪伴能够弥补孩子内心的缺失,提高孩子的安全感。

家长要注意维护孩子的心理安全,心理安全不足,孩子容易变得胆小、懦弱、自卑,在分床睡这件事上,家长必须要保护好孩子的心理安全。

您会注意孩子的心理安全问题吗?您会如何帮助孩子消除恐惧心呢?

------------------------------

关注、转发、分享【话梅的妈妈】文章,话梅擅长婴幼儿成长知识、儿童教育注意事项、幼儿成长过程中棘手问题等所有的育儿问题都会在这里为您解答,给您最专业的建议!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eo52zW0BMH2_cNUgQmx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