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孩子逐渐长大,想法也会越来越多,父母教育不调整很难得到反馈

2019-11-07     话梅的妈妈

文|话梅的妈妈(专注优质原创文章,拥有本文章版权,欢迎转发分享)

孩子们也有爱美之心,对于新鲜事物也会有一定的好奇心理,所以在这种好奇心的驱使下,孩子们常常有一些父母们所不能理解的行为。比如说夸张的妆容,父母们看起来觉得很搞笑,但是孩子们却一本正经的觉得很美。其实这不仅是审美心理的发展,也是孩子自我意识的显现。面对孩子越来越明显的自我意识发展,父母们应该怎样应对呢?

前段时间看到一则家庭录像,录像中五岁的女儿表示自己想要纹身。当爸爸询问是否确定后女儿的态度很肯定,于是爸爸耐心地和女儿解释,“纹身是不能够轻易洗去的,如果不喜欢再想要去除的话就会很疼,比打针还疼。而且纹身的时候也是用针一点一点画上去的,过程也很痛苦。”孩子听后有点儿动摇了。父亲接着说,他可以给孩子买来贴的纹身贴,这样也可以达到纹身的效果还不疼,最重要的是不喜欢了还可以更换。孩子听后很高兴的同意了。

后来爸爸当真给孩子买来了纹身贴,并且按照说明耐心的给孩子贴了一个纹身,孩子看到文身出现的那一刻开心极了,大声地说“我爱爸爸!”

网友评价视频中的父亲真的是好有耐心,对于孩子的教导也是有理有据,确实值得学习。当孩子的自我意识开始发展,父母在教育引导的时候常常会碰钉子,孩子变得不那么听话,那么这时家长们要怎样和孩子沟通呢?

从孩子的角度考虑问题。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常会站在自己的角度来看待问题,这就导致了父母们无法理解孩子的想法,不能够从孩子愿意接受的角度进行方法的选择,所以还是常常会表示拒绝。站在孩子的角度考虑问题,更加能够找到教育的切入点。

适当的让孩子做决定。很多家长愿意为孩子代劳,即便是需要做决定的时候,也会做好选择让孩子去执行,但是其实如果家长转换一个思路让孩子去做决定,那么得到的效果反而会更好。当然这不是说父母要顺着孩子的想法,父母们可以采用选择式的提问让孩子做出最终的决定。

耐心的讲道理比批评斥责更重要。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常会表现出缺乏耐心,更加愿意指责或者是说教而不愿意对孩子讲道理,但是其实懂得和孩子讲道理的父母更加能够收获更为长期的教育成效。

当孩子逐渐长大,想法也越来越多,父母们的教育方式没有随之调整的话,很容易得不到孩子的回馈和反应,所以掌握必要的和孩子沟通的方法很重要。

大家对于孩子想要纹身的视频有怎样的看法呢?对于爸爸的做法是否支持呢?

------------------------------

关注、转发、分享【话梅的妈妈】文章,话梅擅长婴幼儿成长知识、儿童教育注意事项、幼儿成长过程中棘手问题等所有的育儿问题都会在这里为您解答,给您最专业的建议!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LXzpUW4BMH2_cNUgxEU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