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天“种”出1克拉钻石,这么便宜的“人工钻石”人们却不愿意买?

2019-11-04     观儿谈科技

都说种瓜的瓜,种豆得豆。中科院向我们证明了种钻石,真的可以得钻石!

据悉,近日中科院在“科技·创新·创业汇报会”上发布了“一周可以培育出1克拉钻石”的研究成果。

专家介绍:培育钻石的过程就像种粮食,需要种子和养料,首先要有一个天然钻石的籽芯片,还需要用到的是甲烷气体,甲烷在能量的作用下,形成了一个碳的等离子体,这个等离子体就像灰尘一样,在空气中慢慢地沉积到金刚石的籽芯片,一点一滴地沉积上去。从甲烷气体中,分裂出的碳原子沉积在种子钻石上,以每小时0.007毫米的速度增长。

“一星期可以培育一颗1克拉的钻石,其硬度和纯净度都可以媲美天然钻石,价格却只有天然钻石的六分之一!”这一新科研技术问世,引发了全网对“人工钻石”的关注和热议......

有网友对“人工钻石”质疑:

也有的欢呼雀跃,表示支持:

更有某某网友觉得细思极恐......

......

关于“人工钻石”的争议由来已久。从1954人工钻石首次成功合成,后来人造钻石技术越来越成熟,如今更是可以简单高效的“种”出钻石。其钻石的质感、色泽也已经达到可以和天然钻石媲美的程度,价格却仅为天然钻石的30~40%。

即便如此,大众对于人工钻石的接受度始终不高,人工钻石仅占全球钻石市场的1%。这是为什么呢?

纠其原因就得先来看看“钻石”是怎么进入大众婚恋市场的。

提到“钻石”,很多人自然而然想到一句经典的广告语“钻石恒永久,一颗永流传”,大众心里对钻石的既定印象就是神圣的,珍贵的,是爱情持久的象征物。

电影“Sweet Home Alabama”,男主用钻戒求婚

常言道“物以稀为贵”,然而钻石的昂贵造价却是个悖论。追溯到天然钻石的产出,钻石在地球上的储备可以说是非常非常大的。这么说吧,1克拉的钻石,很多人都买不起。但是如果把地球上已知的钻石都挖出来,足够地球上60亿人,每人都分20克拉!

“钻石”的昂贵全是资源垄断和营销的影响。在钻石被大量开采初期,全球的几大钻石商为了避免钻石因量大而贬值,联合成立了戴比尔斯公司,垄断了几乎全世界所有的钻石。

之后戴比尔斯展开了一系列营销广告,成功将钻石和爱情绑在了一起,向世人传达“钻石”的稀有、珍贵、不可估量的价值,一颗钻石就是婚姻永恒的见证。历经百年,这种观念也深入人心,所以我们常看到,深情的男子手捧钻石单膝下跪,女子感动的稀里哗啦......

人们买钻石其实不是买钻石本身,而是为了买钻石赋予的神圣意义。对于男生来说,即便再不富裕,对妻子也愿意花几万块买钻石,是为了证明对婚姻忠诚、对妻子珍爱,是一份承诺。而对于女孩来说,钻石本身就是一个感情的“保证”,你都愿意花费这么多钱给我买个无用的“石头”,我才相信你是真的把我放在心上的......

而试想一下,如果换成“人工钻石”,总给人感觉是变了“味道”的爱情誓言~

所以到底是花钱买个安心,还是摒弃传统思想,接受新科技?你觉得呢。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eledOm4BMH2_cNUgfAb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