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里的乡村记忆!李锋非遗影像展开幕

2020-06-13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

原标题:非遗里的乡村记忆!李锋非遗影像展开幕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6月13日讯(全媒体记者 黄能)青山四合,白云堪卧。今日是“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长沙市文联中青年艺术家项目暨浏阳市非遗宣传月展览活动——“田小狗的乡村记忆”李锋非遗影像展在美丽的浏阳市张坊镇上洪村道官冲组拉开序幕。

本次展览展出影像记录者、文化志愿者李锋14年来拍下的近40个国家级项目及传承人的影像作品。从2006年开始,李锋翻山越岭,跑遍了湖南的边远村落,找寻、记录了200多个非遗项目、70余位非遗传承人,为保护传承民俗文化积累了丰富的影像数据,参与了《湖南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湖南非物质文化遗产分布图》的编撰工作。

展览分为“浏水文明”和“潇湘密码”两个部分,在“浏水文明”部分,参观者可以看到被影像定格的引水源造竹纸的人家、取菊花石雕刻的艺人、“风乎舞雩,咏而归”的文庙祭孔古乐……“潇湘密码”部分则呈现了长沙铜官窑陶瓷烧制技艺、钢火烧龙、花瑶挑花、大布江拼布绣等湖南其他地区的非遗之美。

李锋介绍,每一个非遗项目背后都是一个活生生的传承人,而他记录过的这70多个人中有三分之二已经离开。摄影作为一种媒介,在表现非遗这一实物时是有短板的,非遗是很生动、华丽和连贯的,而摄影往往只能定格一瞬间的美好。在他看来,今天谈到非遗的传承和保护,更多人可能是在吆喝、鼓劲和宣传,但是对于非遗老艺人来说,对非遗是本能的爱,非遗就是他们生活中的一部分。

李锋为展览取名“田小狗的记忆”,他心里一直有一个“田小狗”,象征着那个最简单、最真实的自己,也是记忆里生活最初的模样。他希望借由这样一个朴素、乡野的名字,带大家回到一个纯粹、自然的村庄,在原生态的地方看一场活态展览。让更多人认识非遗、保护非遗、传承非遗。

展览开幕现场,参观者还欣赏了“送春牛”民俗表演、地道的皮影戏和浏阳烟花古村焰火秀。本次展览由长沙市文联、浏阳市委宣传部主办,展览免费开放持续至6月底。